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罗南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2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 语文知识与积累(15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xī)        驱(dú)         教(huì)        倚(tú) B . (hào)      沿(shù)         诘问(jié)        名(nì) C . 然(yān)      红(fēi)          素(tuān)      深痛疾(wù) D . 形(jī)     飞(sù)          萋(qī)         无消息(yăo)
  • 2.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朝 B . 《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 C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D . 《藤野先生》——鲁迅——近代
  • 3. 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 B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 清/荣/峻/茂 D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4. 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②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③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⑤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⑥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 . ①句用了夸张,又用了比喻。 B . ②③句都用了比喻。 C . ④⑦句都用了反语。 D . ⑤⑥句也用了比喻。
  •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C .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 .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 6. 默写
    1. (1) ,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 (4)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5) 《答谢中书书》中“”描绘了晨昏变化之美,也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7.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解释词语

      楚国游

    2. (2)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 . 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 . 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 . 颈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3. (3) 尾联中一个“”字表达巧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含蓄表达之情。
  • 8. 阅读课内文言文《三峡》文段,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
    2. (2)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 .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 . 每至晴初霜      辞爷娘去 C . 哀转久            巘多生怪柏 D . 倒影          荣峻茂
    4. (4) 翻译句子: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 (5)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 . 第3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 . 第4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 .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9. 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田登为郡守

    田登为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1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1: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田登郡守

      上元放灯

    2. (2) 结尾“本此”的意思是(    )
      A . 本没这事 B . 本来就是这含义 C . 从来就是这样 D . 源于此
    3. (3) 翻译句子: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4. (4) 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 10.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各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1)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散文。 B . 全文线索分明线与暗线,明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暗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C . 文章写了不少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情,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 D .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 (2)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那时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见指的是,发生变化指的是,表现了鲁迅的精神。
    3. (3) 请简要概括使我意见发生变化的两件事。
    4. (4)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5)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 .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 .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 .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 .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 1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永不受伤的飞翔》

    ①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②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③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那只鸟在风中瑟缩着,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④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拦住摩托车,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⑤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近乎哀求地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放了它吧。”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

    ⑥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这时,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

    ⑦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车开走了。

    ⑧鸟半躺在地上,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⑨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听说他的父亲早亡,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总是黑沉沉的。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⑩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⑪我骑车离开,街边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

    ⑫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⑬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1. (1) 请根据文意,在下列表格里填上恰当的内容。

      情节内容

      人物形象(小男孩)

      劝男人放开小鸟

      善良

      叙男孩过去经历

    2. (2) 文章第⑨段是插叙的作用有(     )
      A . 介绍了男孩悲悯的身世、处境。 B . 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让人物的遭遇与他的现实表现形成对比。 C . 彰显了人物精神的可贵,突出了主题。 D . 说明了家庭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3. (3) 文章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有什么含义?
    4. (4) 文章结尾一段中,作者写道“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这句话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哪种?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根据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四、综合运用(8分)
  • 12. 综合运用
    1. (1) 八1班某同学想阅读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长征》,请你从阅读纪实作品的基本要求出发,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请分条罗列)。
    2. (2) 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可以使你成为拥有信念的人。以上是小光分享的读书笔记,请你从将表格中的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

      摘录

      (一)

      埃德加·斯诺说,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着。从中我们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变得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信念,那种力量,那种热情。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牺牲。

      出处

      关键词

      那种信念

      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