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 部落 | 语言方言 |
黄帝 | 万国 | 万语 |
夏代 | 诸侯三千 | 地域性方言 |
西周 | 诸侯八百 |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
春秋战国 | 列国几十 | 秦代“书同文” |
类型 | 地区 | 概述 |
独立型藩镇 | 河朔地区 | 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 |
防遏型藩镇 | 中原地区 | 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有制约作用 |
防御型藩镇 | 西北边地 | 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辱之需 |
财源型藩镇 | 江淮流域 | 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 |
宰相总人数 | 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 | 机构变化 | |
唐肃宗 | 16 | 14 | 翰林学士开始参政 |
唐代宗 | 12 | 10 | 置内枢密使 |
唐德宗 | 35 | 33 | |
唐宪宗 | 29 | 27 | 翰林学士草诏权 |
上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时期 | 太祖朝 | 太宗朝 |
曲宴记载 |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 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 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喜于后苑” | |
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股” | 淳化三年,太宗申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 |
图1 | 图2 |
材料一:人类学家发现,“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山海经·海内经》中有“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
材料二: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王国维以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顾颉刚先生认为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禹”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禹”的定义是“禹,虫也”,因此,“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
遂公盨【xǔ2002年在海外文物市场上被偶然发现】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10行98字。首句的“天命禹敷土,随山壑川(天命禹平治水土,凿山以疏流)”是目前所知关于大禹治水的最早记录。
材料三:北宋沈括言“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光秃秃)矣”。“除河北备边之外,民力可用者惟东至登、莱(山东地区)西至秦、凤(陕西地区),南抵淮泗(淮河流域)而已。此数十州者,中土之根本,不可不惜也”。两宋时期的北方局面,使无论是北宋的“引黄北流”的治河方案还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以水代兵”的军事防御方案,都未取得有利民生的结果。
——摘引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四:自至元元年(1264年)起的近20年间,黄河以北的各路府州都有大水记载。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河北河南廉访司报告说“大抵黄河卧槽之时水势似缓,观之不足为害。一遇霖潦,湍浪迅猛。自孟津以东,土性疏薄,兼带沙卤,又失导泄之方,崩溃决溢可翘足而待”。元代运河走向与黄河夺淮正好是互相交叉,如何使黄河泛滥不影响到运河,这非常重要。
——摘引自韩茂莉《一条河贯穿了一个文明的进程——黄河历史上的六次改道》
材料:曹操形象演变的过程
时期 | 内容 | 出处 |
西晋 |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 陈寿《三国志》 |
南朝 | 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 | 《世说新语》 |
唐朝 | 君不见魏武(曹操)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 张说《邺都引》 |
北宋 | 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 司马光《资治通鉴》 |
宋朝 | 阿瞒(曹操)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棰。英雄只数大耳儿(刘备),仿佛芒砀赤龙子。 | 程俱《北圃怀古》 |
金、蒙古 | 阿瞒(曹操)狐媚无多罪,谁作桓文得到头。 | 刘昂《读三国志二首》 |
元朝 | 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好雄载歌舞。销尽曹瞒(曹操)万古魂,落日漳河咽。 | 吴师道《铜雀台》 |
明朝 | 刻意强调曹操装病谄叔、杀吕伯奢全家、屠徐州、哭袁绍、梦中杀人等一些情节。 | 罗贯中《三国演义》 |
——摘编自曹龙《曹操形象演变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曹操形象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要求:明确观点,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
——摘编自刘焕曾、张文喜《新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只有到董仲舒完成儒学改造,使儒学从思想领域走向政治领域以后,儒学才更加具备自上而下地向全国广泛传播的条件与可能。也就是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而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大一统”的民族观才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信奉的政治理念。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