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属钠可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 B .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C . 可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盐溶液的酸碱性 D . 小苏打与食醋混合使用,发面效果更好
  • 2. 已知新冠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以气体为分散剂形成的胶体。下列不属于气溶胶的是(   )
    A . 烟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烟气 B . 面粉加工车间飘荡的粉尘 C . 打喷嚏后扩散在空气中的飞沫 D . 储存液氯的钢瓶泄漏后形成的黄绿色气体
  • 3.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水溶液中,氢原子个数为 B . 标准状况下,溶于水生成的分子数目为 C . 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氧气分子个数为 D . 将含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到沸水中充分反应,得到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 4.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B .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C .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 .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 5. 用绿矾配制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称取绿矾溶解在水中 B . 绿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然后溶于水中 C . 称取绿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 D . 将绿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溶解于少量水,然后加水配成溶液
  • 6. 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一定有

    B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

    一定有

    C

    加入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一定有

    D

    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一定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X和Y所属种类的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Y

    碱性氧化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在甲、乙两个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等6种离子。已知甲烧杯的溶液显黄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 B . C . D .
  • 9. 证据推理是化学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推断不是电解质

    的水溶液能导电,推断是电解质

    ③铜是优良的导体,但铜不是电解质

    ④碳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但碳酸氢钠属于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钙中滴加稀盐酸: B . 铁片与稀盐酸反应: C . 氯气与反应: D .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
  • 11. 实验室需要配置稀硫酸,操作步骤如下:量取质量分数为(密度为)的浓硫酸 ,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将已冷却的浓硫酸沿容量瓶内壁缓缓注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重复操作次,继续用烧杯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后摇匀,装入试剂瓶中。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A . B . C . D .
  • 12. 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以下方法检验中杂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水反应过程中有生成 B . 是催化剂 C . 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含有 D . 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也可证明含有
二、多选题
  • 13. 碳捕集技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途径,某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 , 通过捕集剂进行碳捕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再生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吸收结晶过程,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只有 C . 捕集剂可以循环利用 D . 热稳定性:
  • 14.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的反应,用铁丝插上一小块钠后,插入集气瓶b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铁丝插入溶液和拔出溶液,可以控制反应的快慢 B . 水槽中肥皂泡均匀产生后,关闭弹簧夹,集气瓶b中可以收集到 C . 每消耗钠,产生氢气 D . 生成物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15. 已知实验室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胶体)某同学取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粉末,有大量气体产生,固体溶解,液体颜色加深。过滤后用激光笔照射滤液,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需要继续不断加热 B . 化学小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为 C .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D . 用过量粉末代替粉末,胶体会发生聚沉
三、填空题
  • 16.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雾霾中含有多种物质,其中属于盐类是(填写名称);图中的电解质有种。
    2. (2)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把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4. (4) 某白色固体中含有 , 若只取用一次样品,在同一个容器中检验出3种阴离子,所用的试剂及顺序是
  • 17. 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问题:
    1. (1) 碳酸氢钠是常用膨松剂,受热分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把一定量过氧化钠和未知量碳酸氢钠混合物放置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产生气体,固体残留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 (2) 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某实验需要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实验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②根据计算需要称量固体g。

      ③在配制过程中,若其他操作都是规范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大的是(填标号)。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3. (3) 汽车安全气囊中含有叠氮化钠(),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产生(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g。
    4. (4) 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取5.05g钠-钾(与钠化学性质相似)合金溶于水生成0.075mol氢气。该钠-钾合金的化学组成(用的形式表示)为
    5. (5) 计算金属钠表面的氧化钠有多少摩尔转化为过氧化钠
  • 18. 某化工厂利用卤水(含有等离子)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 , 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
    2. (2) 试剂X可以选择____(填标号)。
      A . 稀盐酸 B . 稀硫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3. (3) 已知:


      开始沉淀时单位

      完全沉淀时单位

      反应Ⅱ加石灰乳,调节溶液的数值的范围是;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4. (4) 时氯气溶于水能形成氯气-氯水体系,其中部分微粒的百分含量α与的关系(见下图):

      在1-7之间,该体系中存在的含氯微粒有

      ②已知的杀菌能力比强,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常保持之间的原因是

    5. (5) 流程中剩余的用石灰乳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较高温度时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久置后,该溶液中(填“>”、“<”或“=”)。
  • 19.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密封不好的过氧化钠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只有 猜想2:只有 猜想3:的混合物

    【定性研究】请你设计方案并实施实验。

    1. (1) 证明存在的简单实验方案:,证明样品中含有存在。
    2. (2) 证明存在。

      ①取少量样品装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氯化钙溶液,有现象,证明样品中含

      【结论】猜想3正确,样品中含有

      ②某同学认为该方案①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

      ③请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存在中存在

    3. (3) 【定量研究】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成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开始前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装置E的作用是

    4. (4) 证明完全反应的操作和现象:
    5. (5)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中称量样品ag加入U型管中(U型管质量为mg),充分反应后称量U型管总质量为bg,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