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6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集权制 C . 宗法制 D . 王位世袭制
  • 2.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国为履行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与典故中诸侯率兵勤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禅让制
  • 3.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宗法制
  • 4. (2022高一上·长春月考) 《左传》曰:“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材料反映的制度解读合理的是(    )
    A . 推行分封制使周不再有外侮 B . 周天子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 体现了周人浓郁的宗法观念 D . 鲁、燕、宋是以亲屏周的典型代表
  • 5.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为壮大实力而不断开疆拓土,秦征巴蜀以开发西南,燕击东胡以开辟辽东和辽西,赵“胡服骑射”到达阴山。材料所述历史事件(    )
    A . 践行了尊王攘夷意图 B . 巩固了东周王朝统治 C . 使它们赢得霸主地位 D . 拓展了华夏文明空间
  • 6.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春秋时期,天子正妻称为后,庶妻被称为次妃、嫔、世妇等。诸侯之正妻称夫人、元妃,庶妻为如夫人、次妃或二妃、下妃等。这一规定(    )
    A . 反映出周天子大宗地位逐渐丧失 B . 有利于家国内外的宗法化管理 C . 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已名存实亡 D . 说明权力继承世袭化开始形成
  • 7.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现象出现,其破坏的是(    )
    A . 世装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礼乐制
  • 8.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记载:周初的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其目的主要在于作为王室的助手,以监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我们知道,周王当时所能直接统治的只有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诸侯国,诸侯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济畿内的灾患而已。材料中不能反映的是(    )
    A . 周王可以对诸侯进行直接干涉 B . 周初对诸侯进行分封 C . 分封制稳定了政治秩序 D . 诸侯需要尽到自己的义务
  • 9.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 . 设立丞相 B . 设立御史大夫 C . 实行禅让制 D . 实行郡县制
  • 10.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 . 唯朕独尊,天子喜好 B .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 .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11. (2024高二下·常德期末) 据记载,秦始皇将许多重大问题交给群臣讨论,争议很激烈,最后由皇帝裁断。这一做法(    )
    A . 减少了决策失误 B . 剥夺了群臣权力 C . 巩固了国家统一 D . 强化了中央权力
  • 12.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秦朝规定,担任官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一定的家资;二、要会书写,懂法律;三、年龄在17岁(秦规定的壮年年龄)以上。这一规定(    )
    A . 迎合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 表明奴隶制度日益没落 C . 反映出知识分子地位的上升 D . 折射出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 13.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从商鞅到李斯,秦国(朝)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对秦国(朝)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将相位世袭于子孙。由此可见,此时(    )
    A . 相权独大严重威胁皇权 B . 贵族集团失去政治影响 C . 丞相辅政职能逐步丧失 D . 丞相制度适合统治需要
  • 14.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楚武王(公元前740年一公元前690年在位)灭掉了商朝后裔建立的权国,将其改为县,史书称这是,设县之始”。《国语》中记载,晋惠公元年(公元前650年)惠公与秦国使者谈话时,提到“君实有郡县”。据此可推知( )
    A . 战国时普遍推行郡县制 B . 春秋时对行政区划进行探索 C . 郡县均由诸侯封地转化 D . 郡与县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致
  • 15.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秦朝国内形势基本稳定后,秦军继续向周边的匈奴、越族地区用兵,并迁徙了大量华夏族平民到新占领地,许多移民在当地扎根落户。这一举措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
    A . 推动了边疆开发和民族交融 B . 导致了秦朝社会矛盾的严重激化 C . 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D . 促进了秦朝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
  • 16. (2024高二下·湛江月考) 先秦统治者不仅建立了国家政务机关,还建立了宫廷事务官属。宫廷事务官属多由国君的亲信贵族担任,位列君侧,权倾内外,如商朝的冢宰、西周的内宰、东周的太宰、郎中令等,对政务决策具有很大影响。这种体制(   )
    A . 体现出家国一体化的特点 B . 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区域 C .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D . 受到儒家治国思想影响
  • 17.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当时刺史是(    )
    A . 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B . 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 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 D . 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
  • 18.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由此可知唐朝三省制(    )
    A .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 避免了决策失误 C . 分割了宰相权力 D . 制约了皇权专制
  • 19.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命诸王在本国内再封众弟子为侯,于是王国被肢解,达到“不削而弱”、“藩国自析”的目的。汉武帝颁行的“推恩令”是为了解决西汉初年哪一制度导致的不利局面(    )
    A . 郡国并行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中外朝制度 D . 节度使制度
  • 20.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此材料所述的唐代政治制度是指(    )
    A . 三公九卿制 B . 察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科举制
  • 21.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收回郡国铸钱权,并在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的属官,包括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这一举措(    )
    A . 加强了中央权威 B . 控制了地方命脉 C . 统一了铸币范式 D . 消除了地方割据
  • 22.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保障君主在选官问题上的最终决定权以及官位的开放性,避免因官僚变相世袭、自我生成而危及集权统治,这一治理目标的达成,最终是经由(    )
    A . 军功爵制度的推广 B . 中外朝制度的创设 C . 察举制的成功实践 D . 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 23.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到:“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下列项中能体现“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的是(    )
    A . 同平章事 B . 参知政事 C . 提点刑狱司 D . 三司使
  • 24.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中国古代某机构原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主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 削弱宰相权力 B . 缓解君相矛盾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完善中枢机构
  • 25.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
    A . 汉代 B . 唐代 C . 宋代 D . 明代
  • 26.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
    A . 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 . 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 .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 . 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 27. (2023高三上·渭南月考)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

    A .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 28.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
    A . 中书省 B . 中书门下 C . 内阁 D . 军机处
  • 29. (2023高一下·大庆月考)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 . 皇权受到制约 B . 君主专制强化 C . 世袭制度消亡 D . 地方权力削弱
  • 30.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 .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 . 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 . 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 . 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二、填空题(每问2分,共10分)
三、材料题(30分)
  • 36.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2. (2) 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 37.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