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观点来源 |
锐旅怀忠节,群胡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撰《北征回銮诗》 |
不为长久计,而用最下策 | 苏轼《东坡应诏集》卷一策略二,作者为北宋中期文学家、高级官员 |
以屈辱换取苟安 |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1941年 |
对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 | 历史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 |
材料一: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留学僧人,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张学良
材料四: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一: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勤于政事)。加之姚崇、宋璟、苏颈、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孜孜不倦的献计纳策),故致治平。
——《旧唐书宪宗下》
材料二:历代引进新作物简表(部分)
引进新作物 | 核桃、葡萄、石榴 | ① | 玉米、甘薯、马铃薯 |
引进时期 | 汉朝 | 宋朝 | ② |
原产地 | 西域 | 越南 | 南美洲 |
材料三:清初统治者……规定“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二十顷以上,试其文义通者,以知县用;不能通晓者,以守备用”;地方官“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等等。这些政策对安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作用。
——选编自王澈《雍正元年垦荒史料选》
宋朝的粮食作物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
【创立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示例: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