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2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模拟评估卷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综观我国各朝文学成就,“和(yuè)而作”似乎一直都是骚客们欣然乐见的形式。古人喜欢浅斟低唱,今人钟爱酣畅淋漓。而说唱便是当代青年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态度的音乐方式。 B . 他的创作风格极具辨识度:与环境(bō)离的单独个体,被强行拉长的火柴棒身形,薄如刀刃的窄小头颅,崎岖班驳的皮肤表面,以及几乎难以被观者辨认的眼神,空洞却坚韧。 C . 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gēn)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D . 2016年,电视剧《小别离》热播,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小孩子出国留学问题;2019年,《小欢喜》火热,把人们的情感聚焦到万众(zhǔ)目的高考升学;今年,《小舍得》火暴,又把人们的焦虑倾注到“教育内卷”问题。
  • 2.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日渐式微。(甲)我国正在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即明确各种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形成了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

    近年来,海派音乐人林宝用上海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 , (乙)改编自陆游的《钗头风》通过方言独特的韵律平仄再现了宋词的细腻唯美,在新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

    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方言梗”频上热搜,这是方言仍然活跃于语言生活的表现,有用总比无用强,无须过分担心。然而,(丙)面对这种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应注意避免盲目追求流量而裹胁着方言与低级趣味挂钩,要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

    1. (1) 文段中的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并行不悖 B . 娓娓道来 C . 无须 D . 裹胁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时代在不断发展,月饼想搭上时代快车、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忘了本心,“跨界月饼”若只是一味卖弄噱头,难免不会饮鸩止渴。 B .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新时代领路人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C . 前段时间, Tik Tok事件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不只是一堂意义深刻的“大课”,更是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这堂公开课的主题就是:看清美国,坚定自己。 D . 在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呼吁下,2021年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完成了升级和扩容,从采用单一的钢琴比赛为主扩展到弦乐、管乐等各类乐器的综合比赛。
  • 4.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面各项表达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和朋友电话交谈:没想到你是舍弟的初中同学,真是太巧了。 B . 编辑给作者回信:来稿收悉,已通过一审,拟用于本刊第8期。 C . 邀请赴宴的请柬:明晚6点于春江大酒店略备薄酒,恭请光临。 D . 社团招新宣传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读书社欢迎你。
  • 5.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三季日前播出,本季的拍摄遍及10个省份,是目前体量最大的一季,地域跨度大,地貌变化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航拍中国》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它们如拼图般构建起中华文化的绚丽图景,为今日中国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动力。它以鸟瞰影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一个精彩的索引,壮阔的航拍被赋予了人文内涵,影像之中饱含着文化自信的表达,吸引观众潜入其中细心品味。从这个意义上说,《航拍中国》第三季既是斑斓的自然之旅、视觉之旅,亦是深沉的文化之旅、心灵之旅。而这也是《航拍中国》广受欢迎的原因。

    1. (1) 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
    2. (2) 什么才是好的航拍?根据上文,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 6.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常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或隐或显地体现着一系列关乎其行为、个性及历史的价值、判断与假定。这个概念最早由李普曼从印刷术语引入社会学科,李普曼认为:“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这些先入为主的见解在人的理性来临之前就已经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我们所意识到的信息尚未经过我们思考之前就把某种性质强加给这些信息……”,而这种“印象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和条理化,进而将其纳入一般化、标签化的类型之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就简化记者和作家对观察对象的报道描述。但是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的认知结构,具有过度简化、僵化的弊端,往往会阻碍另类事物、思想的理解和接受。

    (摘编自徐沛、王炎《从“陌生人”的视角消解刻板印象-兼论彼得·海斯勒非虚构报道中的人物塑造》)

    材料二:

    杜威在一篇文章中举例说明哪怕是经验最为丰富的外行人,在对“金属”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的时候,也会与化学家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外行人的定义中,“光滑、坚硬、有光泽、闪亮、密度大……可锻造、可延展、遇冷变硬、加热变软、记忆性、抗压性、耐腐蚀,这些都可能被提及”。而在化学家的眼中,上述外观或实用性角度的特性根本无关紧要,他们会将“金属”定义为“能够与氧化合并形成盐基的化学元素”。

    试想,战争结束后,世界上的大人物齐聚巴黎,就全人类的共同事务展开磋商,但他们中究竟有多少人对脚下的欧洲有深入的了解?他们了解的只不过是自己对于欧洲的种种关切而已。若能到克里孟梭头脑中的世界去一探究竟,我们便可以看到,他所理解的欧洲究竟是1919年时那个真实的欧洲,还是在战乱频仍的岁月里日积月累并愈加根深蒂固的一个刻板印象。他所理解的德国人究竟是1919年时的真实的德国人,还是自1871年以来在法德两国的宿怨中形成的关于德国人这个群体的某种典型印象。显然,答案都是后者。当克里孟梭翻阅从德国发来的报道时,他会仔细去读,但最终只会接受符合其脑中刻板印象的那部分报道内容。譬如,口出狂言的德国荣克贵族,在他眼中就是一个真正的德国人;而那些坦诚痛思德意志帝国犯下的累累罪行的劳工领袖,在他眼中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德国人。

    (摘编自沃尔特·李普曼《舆论》)

    材料三:

    下表是对某幼儿园135本绘本中的两性角色所做的分析。

    表1两性职业角色分布

    男性职业角色

    女性职业角色

    牙医、教练、园丁、理发师、国王、裁缝、王子、冒险家、流浪艺人、厨师、镇长、农民、作家、水手、教师、大臣、总管、随从、读书人、杂货店老板、商人、状元、渔父、外交官、修理工、总统、评论家、指挥家等

    家庭主妇、助手、舞蹈老师、护士、主持人、皇后、公主、女巫、幼儿园教师、妖精、女仆、红娘、老板娘、店主、裁缝、闺阁女子、女作家、服务员等

    表2两性角色行为分析

    男性角色行为

    女性角色行为

    爬树、骑自行车、上班、搭积木、玩沙子、看电视、看报纸、出差、骑马、射箭、捉虫子、种花、大哭、踢足球、拔牙、除草、打架、中举、修理汽车、理发、喜欢恐龙、养恐龙、救公主、迎娶公主、喜欢穿新衣服、不爱理发、欺骗别人、不喜欢洗澡等

    做饭、照顾孩子、逛街、买菜、弹琴、种花、做手工、织布、照镜子、玩娃娃、掉眼泪、等待真爱、施展魔法、复习功课、上兴趣班、打扫厨房、邀请别人做客、过生日、配合丈夫、与恐龙战斗、有好多漂亮衣服、装饰房间等

    (摘编自季燕、张景《儿童绘本故事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以135本儿童绘本为例》)

    1. (1) 下列对材料中“刻板印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刻板印象是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隐藏着关乎特殊群体与人群的价值、判断与假定。 B . 刻板印象学最早由李普曼提出,它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影响人的理性判断,使人忽略某些事实。 C . 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但过度简化、僵化,阻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弊大于利。 D . 刻板印象很难避免,经验丰富者、大人物或是作家、记者都有可能会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化学家将“金属”定义为“能够与氧化合并形成盐基的化学元素”,而外行人很少能触及这样本质性的理解。 B . 因为刻板印象对思想造成的影响,当克里孟梭翻阅从德国发来的报道时,他无法全面阅读其内容。 C . 绘本中,男性通常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而女性从事的大多是辅助性工作。 D . 从两性角色行为中的游戏种类可看出,虽有个别相同,但总体来说,男性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女性。
    3. (3) 材料三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可能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析。
  • 7.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焰火(节选)

    周晓枫

    一年的最后一天,我遭遇的第一件事是流了鼻血。

    窗户上铺满冰凌,像厥类植物交叠着。冬天有一根透明的魔术手指,趁着所有人都在入睡,它绘制图画。我喜欢把掌心紧贴那些冰凉的枝叶,细细水流从手的边缘流下来……用体温化开的地方,残留下来薄薄的冰片,可以被手指摁着在玻璃上滑动。当继续这个游戏,我发现,旧年留下了最后的礼物——雪。

    流鼻血的沮丧一扫而光,我尖叫着跑上阳台,满心欢喜。我对过年时候的雪保持格外的热情和期待,它就像好老师写下的期终评语,允许你用橡皮擦掉过去,重怀希望,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开始。雪在继续。地上积了厚厚一层,说明从昨夜就开始了——雪悄悄绕过梦境,使梦境中,叶脉般纤细又交错的小径能够通往黎明,天使搭建的火柴天堂不在临近时陷落。非常缓慢,非常轻,雪不增加光线的重量,剔除阴影使它具有失重的轻盈。在雪天,我们全是幸福的聋孩子,只要闭上眼睛,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包括悄无声息的寒冷……微乎其微的残疾让我们聪颖。冬天适合讲述童话,因为雪和童话相仿,都透明,晶莹,钻石一样闪亮,开花一样短暂又无声。

    日历上,年庆以红色标记出来,那些弯曲的数字像钨丝一样被接通了电流。无论元旦还是春节,其实不过某个平庸的日子因为集体的认同而生发喜悦和繁荣,如同凡人被拥戴为王,王冠闪熠的光彩使他的面孔突然与众不同,甚至显出几分神迹。节日是人类为自己编造的神话。人们平时忙忙碌碌,各怀心事,而节日这天,他们的情感汇聚并沟通。这是一种由于相互靠近而产生的暖意,也会因彼此的远离而消失,所以备受珍惜。节日承载着欢乐,并保持着欢乐的本质:易逝。踩在凳子上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撕去旧历,无名的喜悦扩大在他无邪的眼睛里……孩子不知道要面对怎样伏笔深藏的一年,也没有兴趣推测它留给记忆的遗产会有多少,他只是比大人更热烈地欢迎着节日气氛——无拘无束,肚皮丰收。

    每到过年,我就被提醒了一个重要的词:时间。尽管我在作文里遵从老师的指导,千篇一律地强调着“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时间总是空气一样在弥漫中消失,为我所忽略。滴答,滴答。每个生日妈妈让我靠在门边,为新的身高在白粉墙留下一个刻度:平行线逐步抬升,叫做成长。岁月被压缩,有一天我可以凭借记忆捞取坠入水中的那把剑,却取不出曾经围绕着剑鞘的细腻波纹。滴答,滴答。时间代替上帝的手,代替匿名的命运,安排万事万物行走的路线——病入膏育的人流露久违的苍白笑容,因为他刚才听清了窃窃私语的时间俯在他耳边说出的那句话。滴答,滴答,输液瓶不能缓解血管中的干涸;滴答,滴答,世界在通过一只漏水管道时被缩小。事实上我们缺乏对待一切的耐心,包括时间,所以需要为之划分段落,叫年月日;时间也将我们划分,叫生死——它只切出整齐的一刀。有人迷惘,蜻蜓点水一样从日子上浮掠而过;有人不断沉溺,在疾病、激情、忏悔的循环之中……生活节奏需要适当的缓冲和停顿,于是节日出现,一个必要的休止符,让全体合唱队员能在同一个地方偷偷换气。节日有如孩子手中鲜艳的气球,它被鼓吹,虽然内部空空如也,却能升到被仰望的高处。

    大人们说“纸包不住火”,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忽略灯笼的存在。过年的时候,大人允许孩子破例接触一些危险的事物,比如火。大多数时候,火居住在灯笼里非常安全,连一只莽撞的蛾子都不会被伤害;但奔跑和风会使火苗改变方向,然后燃着了的灯笼就像魔鬼的黑舌头舔进嘴里的桔子糖,消失得一点儿不留痕迹。节日比平时更集中了危险的可能。小孩子喜欢亲手点燃咝咝作响的引线,胆大的男人则坚持用手捏着药力猛烈的二踢脚,尽管每年都发生崩伤手指和眼睛的事故。一个小孩在放“彩明珠”的时候由于紧张改变了花炮的方向,燃烧的彩珠落在对面楼层的阳台上,烧着了长年积存的旧物。高举到空中的火焰的舞台,那上面开放着一朵硕大的娇艳夺目的昙花,它真美啊。直到它渐渐收拢怒放的花瓣,我们还在欢呼。

    灯笼、炮仗和礼花,让我觉得节日就是一场盛大的纵火仪式。每个节日下面都埋藏着暖人的火堆,人人添捡着柴枝,持续上升的温度使一切变得轻盈、透明而光亮,即使有所忧伤,有些孤苦,也可以忍耐的。篝火映衬,时间的脸生动起来。在节日的火边烤暖了手,我们能否抵御寒冷,然后在漫无际涯的放逐中且歌且舞,并生生不息?

    我们再次看到只能发生在节日的挥霍。它美得惊心动魄,美到可以让最任性的孩子一声不吭地听从。焰火在靛蓝的夜空绽放,过于壮阔的美让我虚弱。施放焰火的夜晚,大人和孩子站满楼顶,看那高大的植物瞬间生长到天庭,果实缀满枝头,又一齐被摇落。我感到内心仿佛经历一场风暴——只有头顶的丰收被神采摘,风暴才能被我承受。从万花筒的这端张望,每一次轻轻地旋转,天空就展现璀璨的新图案——沉迷在似乎是无限的变幻里,感恩的泪水慢慢压弯我的睫毛。神会不会轻视人类的赞美?那些构成焰火的,是否不过是上帝眼睛中的彩色纸屑,轻飘,琐碎,暂时被保留,仅仅被儿童宠爱?但无数和我一样的孩子,多爱万花筒的伟大魔法,它用简单材质筑造辉煌的宫殿,用微小的种粒,铺开朗阔的春天。凝望焰火……无边的飨宴啊,却让我对美保持了永久的饥饿。节日到处是无边的焰火。爆竹的纸屑,就像落了最热烈的花瓣,碎了的点点红色映现在雪地,像小型的焰火。那些举着灯笼兴奋地跑来跑去的儿童,不知道桔色的焰火正因他们的走动在黑色衬底中变化了图形。灯盏不眠,人间的礼花终夜不败……谁会坐在剧场最后尊贵的包厢里,缄无一语地观看。星星,那些瞬间冻硬的礼花,使黑暗闪闪发光。那么,来吧,我要那满天的星光,像突然定格的大雪天——而雪天,施放着一场盛大的洁白焰火,我站在雪地之间,就是站在焰火的中心位置,不知不觉,被抬升到天堂的高度。

    是焰火深处不熄的火焰,赐福我一双白痴般永远置身幻觉的眼睛。

    1. (1) 请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滴答,滴答,输液瓶不能缓解血管中的干涸;滴答,滴答,世界在通过一只漏水管道时被缩小。

      ②是焰火深处不熄的火焰,赐福我一双白痴般永远置身幻觉的眼睛。

    2. (2) 文章标题为“焰火”,为什么开篇要用大量笔墨写“雪”?
    3. (3) 本文在谋篇布局和语言特色上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请结合文本分别进行赏析。
    4. (4) 周晓枫曾说:“但愿我能获得能量和勇气,越过自恋、唯美和抒情的重重障碍,迫近生存真相。”请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迫近”了哪些“生存真相”。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 8.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唐)柳宗元

    奉书,辱示以政理之说及刘梦得书,往复甚善。类非今之长人者之志,不唯充赋税养禄秩足己而已,独以富庶且教为大任。甚盛甚盛!

    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然则蒙者固难晓,必劳申谕,得悦服。用是尚有一疑焉。兄所言免贫病者,不益富者税,此诚当也。乘理政之后,固非若此不可;不幸乘弊政之后,其可尔耶?夫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苟然,则贫者无赀以求于吏,所谓有贫之实而不得贫之名;富者操其赢以于吏,则无富之名而有富之实。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 , 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兄若所遇如是,则将信其故乎?是不可惧挠人而终不问也,固必问其实。问其实,则贫者固免而富者固增赋矣,安得持一定之论哉?若曰止免贫者而富者不问,则侥幸者众,皆挟重利以邀,贫者犹若不免焉。若曰富者惧不得实,而不可增焉,则贫者亦不得实,不可免矣。若皆得实,而故纵以为不均,何哉?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富者税益少,贫者不免于捃拾以输县官,其为不均大矣。然非唯此而已,必将服役而奴使之,多与之田而取其半,或乃出其一而收其二三。主上思人之劳苦,或减除其税,则富者以户独免,而贫者以受役,卒输其二三与半焉。是泽不下流,而人无所告诉 , 其为不安亦大矣。夫如是,不一定经界、核名实,而姑重改作,其可理乎?

    夫富室,贫之母也,诚不可破坏。然使其大幸而役于下,则又不可。兄云惧富人流为工商浮窳盖甚急而不均则有此尔若富者虽益赋而其实输当其十一犹足安其堵虽驱之不肯易也。检之逾精,则下逾巧。诚如兄之言。管子亦不欲以民产为征,故有“杀畜伐木”之说。今若非市井之征,则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问,推以诚质,示以恩惠,严责吏以法,如所陈一社一村之制,递以信相考,安有不得其实?不得其实,则一社一村之制亦不可行矣。是故乘弊政必须一定制,而后兄之说乃得行焉。蒙之所见,及此而已。永州僻隅,少知人事。兄之所代者谁耶?理欤?弊欤?理,则其说行矣;若其弊也,蒙之说其在可用之数乎?

    因南人来,重晓之。其他皆善,愚不足以议,愿同梦得之云者。兄通《春秋》,取圣人大中之法以为理。饶之理,小也,不足费其虑。无所论刺,故独举均赋之事,以求往复而除其惑焉。不习吏职而强言之,宜为长者所笑弄。然不如是,则无以来至当之言。盖明而教之,君子所以开后学也。

    又闻兄莅政三日,举韩宣英以代己。宣英达识多闻而习于事,宜当贤者类举。今负罪屏弃,凡人不敢称道其善,况又闻之于大君以二千石荐之哉!是乃希世拔俗,果于直道,斯古人之所难,而兄行之。宗元与宣英同罪,皆世所背驰者也,兄一举而德皆及焉。祁大夫不见叔向,今而预知斯举,下走之大过矣。书虽多,言不足导意,故止于此。不宣。宗元再拜。

    选自《柳宗元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①这是一封给饶州刺史元藇的回信。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富者操其赢以于吏                 市:收买 B . 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             省:反省 C . 若曰富者惧不得实                 检:查看 D . 而人无所告诉                       告诉:报告申诉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必劳申谕,得悦服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 . 兄所言免贫病者,不益富者税       弃甲曳兵 C . 永州僻隅,少知人事               教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D . 又闻兄莅政三日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信的开头,柳宗元明确表明,有利于民生是“政理”之本。他赞赏元藇与其他“长人者”不同,来信所谈的是“以富庶且教为大任”,而不仅仅是为了多收赋税保住俸禄以满足自己,可见,他对当时统治者搜刮赋税、盘剥掠夺的现象,表示不满。 B . 柳宗元在信里除了揭露当时贪官污吏“贿赂行而征赋乱”的弊政以外,更积极提出“均赋税”的主张,即通过彻底清查户口、核实田产、严格法制、推举贤者等措施,革除弊政,以利发展生产。 C . 柳宗元认为,关心民众,一定要有良好的信息渠道,不能“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泽不下流”。而文中所说的“夫富室,贫之母也,诚不可破坏”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则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D . 这封给饶州刺史元藇的回信,主要是同他讨论怎样改革赋税制度。信中对“征赋乱”痛加批判,更对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寄予同情。全信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有诸多启示。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

      兄 云 惧 富 人 流 为 工 商 浮 窳 盖 甚 急 而 不 均 则 有 此 尔 若 富 者 虽 益 赋 而 其 实 输 当 其 十 一 犹 足 安 其 堵 虽 驱 之 不 肯 易 也

    5. (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如是,不一定经界、核名实,而姑重改作,其可理乎?

      ②不习吏职而强言之,宜为长者所笑弄。然不如是,则无以来至当之言。

  • 9.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南柯子

    (清)钱维乔

    绿树千村合,清溪百道连。故乡风景最鲜妍,负了一筇双桨又三年。

    有梦迷蝴蝶,无情忆杜鹃。雁来时候燕归前,赢得一灯豆伴孤眠。

    1. (1) “燕归前”指(季节),“赢得”意为
    2. (2) 全词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 10.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②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1. (1) 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2. (2) 请结合现实生活事例,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看法。
  • 11.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
    2. (2)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3)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4. (4)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 (5)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四、作文(60分)
  • 12.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交往中,人们往往因某方面的共同点相互吸引而走得比较近,同时疏远、排斥与自己存在较大差异的人。

    面对这样的交往,有人觉得趋同会给人带来快乐、和谐;也有人觉得这意味着多样性的缺乏,还可能会影响到认知。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