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事件 |
1616年 |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
1636年 |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
1644年 | 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
年份 | 人口(百万) | 耕地(万顷) | 人均耕地(亩) |
1661年 | 76.55 | 485.22 | 6.34 |
1685年 | 81.37 | 560.19 | 6.88 |
1706年 | 81.65 | 551.95 | 6.76 |
1722年 | 103.05 | 784.37 | 7.6 |
1734年 | 109.42 | 820.3 | 7.50 |
1753年 | 183.68 | 677.58 | 3.69 |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 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一:灌溉工程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唐中期至五代时期,江南水网圩田技术发展很快…于是“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摘编自张芳《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宋代随着商业需求增长,宵禁和固定市场交易地点被取消,各种店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有些店铺“通晓不绝”…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店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繁荣的商业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商业税成为宋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来源。
——摘编自杭侃《中华文明传真》
材料三:千百年来的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自唐以降,陕北黄土高原上水、旱、风、雹横行肆掠…而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适度开发得到了优厚的回报。
——据《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讨》
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四: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徽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材料三: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