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4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吉林期末) 黑藻是一种分布广泛且适合室内水体绿化的水生植物。因其易于取材、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因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海藻糖、蛋白质等,全草可作猪饲料或绿肥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黑藻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 B . 可将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运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C . 质壁分离的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大 D . 用斐林试剂直接检测海藻糖时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海藻糖不是还原糖
  • 2.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学说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 .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C . 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中含有几个肽键就称为几肽 D . 差速离心分离细胞器时起始的离心速率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
  • 3. (2022高二上·吉首月考)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膜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 B . 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可导致细胞膜成分的自我更新 C .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磷脂分子决定 D . 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4. (2023高一上·绍兴月考) 科学家设计了仅1纳米宽的分子转子,该转子由紫外光驱动,能以每秒200~300万的转速进行旋转,从而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当分子转子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后,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图为分子转子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治疗试剂运送到细胞中,分子转子需要钻开两层磷脂分子层 B . 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 该过程体现出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分子无流动性 D . 一个细胞是否能成为靶细胞,很可能与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 5.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核纤层蛋白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的 B . 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 C .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以通过核孔进人细胞核 D . 细胞核中的RNA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 6.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下图所示为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所示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 B . 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 . 图中细胞的胞外pH高于胞内pH D . 图中载体蛋白有的具有催化剂的功能
  • 7.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Pα~Pβ~Pγ)的结构均与核苷三磷酸(NTP)类似,仅是所含五碳糖的羟基(一OH)数目不同,ATP就是一种核苷三磷酸(NTP)。在DNA复制时,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从而终止DNA片段延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dNTP做PCR的原料时也可为DNA复制提供能量 B . 组成dNTP的元素有C、H、O、N、P C . ddNTP与dNTP竞争的延长位点是脱氧核苷酸链的5'末端 D . 组成DNA片段的核苷酸中,Pα、Pβ和Pγ只有Pα保留
  • 8.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如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B . 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K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变小 C . 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a到b的变化 D . 若图乙表示图甲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 9. (2022高二上·吉首月考) 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B时间段内,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B . BC时间段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 C . 若在D点时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则曲线的走势不会发生改变 D . 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则B点会向右上方移动
  • 10.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由两条分别含109个和119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能清除氧自由基,其催化活性受如图模型甲、乙所示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酶抑制剂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抑制剂作用过程中抑制剂与底物特异性结合 B . SOD能为清除自由基的反应提供活化能从而发挥催化活性 C . 若提高底物浓度后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则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模型乙所示 D . 高温处理后SOD结构发生改变,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11.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2021年,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下图所示的人造淀粉合成代谢路线(ASAP),在高密度氢能的作用下,成功将CO2和H2转化为淀粉。ASAP由11个核心反应组成,依赖许多不同生物来源的工程重组酶。科学家表示,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在不考虑能量输入的情况下,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的年淀粉产量,理论上相当于种植1/3公顷玉米的淀粉年产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器的能量输入需要人工提供高能氢和ATP B . ASAP代谢路线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C . 人工合成淀粉同样需要CO2的固定和C5的再生,最终将C6合成淀粉 D . 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积累量高于植物
  • 12.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酸碱等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正确的有(    )
    A .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NaOH溶液用于营造碱性环境 B . 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仅加入盐酸,就可调节pH C .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 D .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浓盐酸创造重铬酸钾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性条件
二、多选题
  • 13.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 . 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 . 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D . 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 14.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霉变食物中的椰酵假单胞杆菌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该物质即使120℃加热1小时也不能破坏其毒性。米酵菌酸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的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的活性,导致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间无法完成ATP/ADP交换,进而引发人体中毒。细胞接收凋亡信号时,ANT还参与将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从而引起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米酵菌酸是一种分泌蛋白 B . ANT只可将线粒体中的ATP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 C . 米酵菌酸中毒后,会引起细胞供能不足 D . 细胞色素c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 15.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请判断下列广告语中在科学性上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 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B . 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C . 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21种必需氨基酸 D . 这种口服液含有人体所需的铁、锌等微量元素
  • 16.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位置也会发生相应改变,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能与叶绿体移动有关的肌动蛋白(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相结合,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观察到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并将吸收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 . 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到细胞的两侧,有利于叶肉细胞更充分地吸收光能 C . 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推测微丝蛋白可能与叶绿体的运动有关 D . 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其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
三、综合题
  • 17.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中起着重要枢纽作用,分泌蛋白、细胞膜上的膜蛋白以及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等蛋白质的定向转运过程都是通过高尔基体完成的。下图表示高尔基体定向转运不同蛋白质时的不同机制,其一是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其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称为可调节型分泌途径。请回答:

    1. (1) 分泌蛋白、细胞膜上的膜蛋白以及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这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关系。
    2. (2) 溶酶体酶包装时,酸性水解酶先与M6P受体结合,然后高尔基体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若(填“促进”或“抑制”)M6P受体基因的表达,则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3. (3) 根据图示,抗利尿激素属于型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 18.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科学家提出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该假说认为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演变成叶绿体。近期,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酵母菌和蓝细菌的共生,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验证。
    1. (1) 与酵母菌相比,蓝细菌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蓝细菌通过其细胞内的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 (2)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生成ATP,写出细胞内生成ATP的具体位置:
    3. (3) 在ATP合成过程被抑制的酵母菌A中,分别注入野生型蓝细菌(对照组)和导入了目的基因的蓝细菌甲(实验组),获得重构酵母菌。

      ①将两组重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培养液中,都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处理,一段时间后计数,得到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②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可定位于蓝细菌甲的细胞膜上,结合上图推测该蛋白的功能可能是

    4. (4) 蓝细菌可以合成甲硫氨酸,对于蓝细菌来说甲硫氨酸属于(填写“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将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敲除的蓝细菌注入酵母菌A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酵母菌A及其细胞内的蓝细菌能都正常生长繁殖。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本实验中酵母菌A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敲除蓝细菌的相互作用是:
  • 19.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小麦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 (1) 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
    2. (2) 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部分指标,结果如下表。


      净光合速率(Pn)

      叶片温度(T1)

      胞间CO2浓度(Ci)

      直立叶

      12.9

      37.5

      250

      平展叶

      8.8

      37.7

      264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的气孔开度(填“基本相同”或“不同”),但平展叶净光合速率却明显低于直立叶,此时平展叶胞间CO2浓度高于直立叶,说明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O2浓度不足(填“是”或“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

    3. (3) 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

    4. (4) 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对小麦午间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是:
    5. (5) 综合上述研究,请提出2个农业生产中减少“午睡”现象提高小麦产量的合理措施:
  • 20.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科研工作者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获得了三个纯合抗虫品系甲、乙和丙。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可以采用法。若将Bt抗虫基因插入某种细菌Ti质粒的T-DNA上,再让其侵染普通品系棉花细胞,该过程主要利用了细菌Ti质粒的特点,成功将Bt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2. (2)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定律。
    3. (3) 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乙×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丙×甲→F1抗虫→F2全表现为抗虫

      ①若依次用A/a、B/b、C/c…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的Bt抗虫基因,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请在下图细胞中画出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将甲、乙杂交的F1与乙、丙杂交的F1杂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等于

    4. (4) 通过基因工程另获得一对纯合抗虫基因的品系丁,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丁品系中的Bt抗虫基因插入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21.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图乙中的②表示,它的形成与有关;物质③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
    2. (2) 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
    3. (3) 图甲中的N是,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