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81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2022八上·期中) 阅读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 , 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所其正,养其旁条 , 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 , 甘受诟厉 ,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①欹(qī):倾斜。②斫:砍削。③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④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⑤鬻(yù):卖。⑥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⑦诟厉:讥评,辱骂。

    1. (1) 任务一:字词探究。阅读文言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方法

       

      字词句

      释义

      字典查阅法

      A.以天下之梅也

      ①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纠正;②标准、法则;③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约束;④继承,同“承”

      ①(填序号)

      课内迁移法

      B.得使予多暇日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成语参考法

      C.未可明诏大

      奔走呼

      语境对照法

      D.纵之顺之

      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2. (2) 任务二:内容写法探究。同学们阅读《病梅馆记》全文,有以下发现,请试着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文章段段写梅,处处写梅,先后写了产梅之地、、叹梅之病、疗梅之志、,层层写来,有叙有议。

      ②文章中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对比鲜明地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

      ③文章运用了的写法,表面写梅,其实以梅喻有才能的人,如“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暗喻。这样的例子本文中还有很多,如。(再举一例做分析)

    3. (3) 任务三:情感探究。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补充资料,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

      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补充资料一]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

      (《乙酉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

      (“不才”指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帮凶)

      [补充资料二]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补充资料三]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龚自珍)(与《病梅馆记》写于同一年)

  • 2. (2022八上·期末) 阅读

    [甲]南乡子·和杨元素①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②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乙]食蚝③

    [宋]苏轼

    已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热,正尔啖嚼,又益煮者。每过子④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丙]东坡海南食蚝⑤

    [明]陆树声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 , 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⑥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注]①杨元素:杨绘。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为其饯别于西湖上。②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③选自苏轼《献蚝帖》,有删减。④过子:苏轼少子苏过,字叔党,绍圣元年随苏轼谪居。⑤选自明代陆树声所著《清暑笔谈》。书中记载的这则东坡轶事,是颇能反映苏轼幽默感的一篇小品文。⑥中朝:朝中

    1. (1) 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取其大者,

      字源推测:小篆

       

      过子慎勿说

      课内迁移:戒之日(《富贵不能淫》)

       

      食蚝而

      重要语法:词类活用

       

      使士大夫而乐南徙

      查阅字典:①派遣、支使;②使用;③让、叫、致使;④假如;⑤奉使命办事的人

      (填序号)

    2. (2) 用“/”给 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3. (3) 根据诗文内容,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
      A . [甲]词“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一句,看似豪迈,实则深藏凄然别情,看似凄然,却又铿锵有力。 B . [乙]文中苏轼记载了关于生蚝的两种做法,美味不相上下,其吃货本质暴露无遗。 C . [乙]文中苏轼让小儿子不要对外说海南能吃到美味的生蚝,可见那里的生活还是相当清苦的,让他不得不珍惜仅有的美食。 D . 对于苏轼很喜欢海南的生蚝而不希望朝中大臣来此分食的想法,[丙]文作者表示无法理解。
    4. (4) 夸张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词句,赏析这一手法在[甲]词中的运用。

      知识卡片

      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这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夸张。

    5. (5)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曾这样评价:“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请联系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 3. 阅读

    虾蟆夜哭

    [宋]苏轼

    艾子浮于海,夜岛屿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之

    其言曰:“昨日龙王有令:‘一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惧诛而哭。汝虾蟆无尾,何哭?”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更理会科斗时事也。”

    (选自《艾子杂说》)

    [注]①鼍:扬子鳄。②科斗:蝌蚪。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岛屿中 

      惧诛而哭 

      更理会科斗时事也 

    2. (2) 用“/”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之

    3. (3) 小文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意思,想将它改编成课本剧。以下是她设计的一处情节,请判断设计是否合理,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鼉:(惊恐万分、面露惨色、语带悲伤)昨日龙王有令:“一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故惧诛而哭。(吃惊地、惊讶地)汝虾蟆无尾,何哭?

    4. (4) 听了鼍和蛤蟆的对话,你觉得蛤蟆的“恐”是庸人自扰还是值得同情?请结合文意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4. 正值深冬时节,班级开展了一场探梅之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甲]超山梅花记

    林纾

    夏容伯同声①,嗜古士也,隐于栖溪②。余与陈吉士、高啸桐③买舟访之。约寻梅于超山。由溪上小舟,循浅濑④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诘屈⑤,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余树,容伯言皆明产也。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容伯导余过唐玉潜祠下,花大盛。纵横交错,玉雪一色;步高下,沿梅得径。远馥林麓,近偃陂陀⑥;丛芬积缟⑦,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濑上矣。余以步,船人以水,沿溪行,路尽适相值也。是晚,仍归栖溪。迟明,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

    容伯饭我观中。余举觞叹息,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霁后,花益奇丽,过于西溪。”然西溪余两至,均失梅候。今但作《超山梅花记》,一寄容伯,一寄余友陈寿慈于福州。寿慈亦嗜梅者也。

    (选自《畏庐文集》)

    [注]①夏容伯同声:容伯为字,同声是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与作者交好。②栖溪:位于塘栖镇。③陈吉士:林纾的弟子。高啸桐:林纾的好友。④濑;(lài):从沙石上流过的水。⑤诘屈:曲折。⑥陂陀(bēi tuó):山坡倾斜之状。⑦缟:洁白绢匹。

    [乙]早梅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①。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②,先发望春台③。

    [注]①暖独回:指阳气开始萌生。②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古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③春台:幽美的游览之地。

    1. (1) [幽径寻梅]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并填写“我的体会”。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由溪上小舟

      成语迁移法:移风俗(《礼记·乐记》)

       

      陆至香海楼.

      语境对照法:浅濑至超山之北

       

      高下

      字典查询法:①关于军事(跟“文”相对)。②技击。③勇猛;猛烈。④姓。⑤半步,泛指脚步。可作动词。

       

      大盛

      课内贯通法:悟前狼假寐

       

      我的体会(结合以上加点字及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①寻梅之路很( )分析:

       

      ②探梅之心需( )分析:

    2. (2)  [观色·赏梅]

      两篇诗文所描写的梅是什么颜色的?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推理。

    3. (3)  [综合·解梅]

      梅为什么被古人称为花中“君子”?请结合上述古诗文内容,分别从寻梅的路径、梅的颜色、梅周围的环境三个角度简要分析。

    4. (4)  [书法·赠梅]

      小组同学们将文中部分语句写成书法作品准备赠送他人,请你选择其中一幅作品,送给下面你认为相匹配的一个对象,并阐明赠送理由。

      ①冬雪霁后,花益奇丽

      ②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A.经过努力终于考上钢琴十级的好友丽丽

      B.退休后到偏远山区支教的张老师

      C.学校运动会上努力参加1500米比赛但失利的小亮

  • 5. 阅读

    [甲]与子由

    苏轼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微憔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①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选自《苏轼文集》

    [乙]东坡食汤饼②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③南迁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⑤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老学庵笔记》

    [注]①肯綮(kěn 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②汤饼:面条。③黄门公:苏轼弟苏辙。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恶:同“粗”。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然犹杀一羊

      课内迁移法: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十二章》

       

      点薄盐微憔食之

      字源推测法: (小篆),从肉,从火

       

      汤饼

      参考成语法:卖儿鬻女

       

      欲咀嚼耶

      查阅词典法:①尊崇;②高出;③尚且;④还

      (填序号)

    2.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

    3. (3) 参照示例,结合加横线词赏析下面句子。

      示例: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

      “矣”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用在此处带有戏谑的意味,戏言若以后流行吃羊脊骨,恐怕会与狗争食了。一个“矣”字,足见苏轼面对困境的旷达乐观。

      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

    4. (4) 有人说从一个人如何吃饭,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上面两篇选文,就此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5. (5) 结合以上文言篇章,和小文一起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风静穀纹④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②东坡:湖北黄冈市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③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④觳纹:比喻水波细纹。觳,绉纱。

      ①开头两句,借把苏轼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请用原文作答)

      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寄托了苏轼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怀?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②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③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①彘[zhì],猪;②适,回来;③戏,戏言、开玩笑。

    1. (1) 曾子是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老师是;对于曾子说过的话,我们并不陌生,比如
    2. (2) 用简短的语言归纳短文的主题。
    3. (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曾子之妻市( )

      ②其子随而泣( )

      与婴儿戏耳( )

      烹彘也( )

    4. (4) 翻译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7. (2020八上·湛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解释下列画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往事耳

      鲁肃过寻阳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蒙和鲁肃都是三国时期的人。 B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表达了孙权对吕蒙进步的惊讶、赞许、高兴。 C . 面对吕蒙的托辞,孙权没有以权压人,而是提出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读书要求,再用“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了读书的好处。 D . 孙权告诉吕蒙的读书方法是“治”和“涉猎”两种。
  • 8. (2022八上·慈溪竞赛) 共谈山川美

    【甲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文】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王维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的意思。

      势竞上   ②鸢飞天者  ③白鸥

    2. (2) 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从流飘荡”的“从”的意思和“倘能从我游乎”的“从”的意思是一样的。 B . “天下独绝”的“绝”的意思和“猿则百叫无绝”的“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 . “草木蔓发”的“发”的意思和“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的意思是一样的。 D . “然是中有深趣矣”的“然”的意思和“然而不胜者”的“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 (3)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限断两处)

      然 是 中 有 深 趣 矣!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5. (5) 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 9. (2021八上·法库期末)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 (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 . 九十        焉置土石 C . 跳往助        旁睨而揶揄 D . 杂然相       陷入尺
    2.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不   可   出。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②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4. (4) 读【甲】【乙】两个文段各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 10. (2021八上·浦北期末)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链接资料:征状貌不逾中人 , 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 , 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征:魏征。②中人:一般人。③回:回转,扭转。④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⑤霁威:息怒。⑥谒告:请假。⑦鹞(yào):猛禽。⑧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⑨固:同“故”故意。

    1. (1)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链接资料”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的意义

      字源识字

      军士吏被

       

      课内外迁移

      惧其不

      征奏事固久不

      联系成语

      一言出,驷马难追

      出军门

    2. (2)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选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而行”形成对比,突出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明。 C . “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将周亚夫的大将之风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又体现了汉文帝深明大义、知人善任的“真天子”形象。 D . 本文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细柳军营的严明军纪,从正面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犯的“真英雄”形象。
    3. (3) 把本文和“链接资料”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②畏卿嗔,故中辍耳。

    4. (4)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孟子的话及本文内容,说说周亚夫能否称得上大丈夫。
    5. (5) 魏征死后,李世民恸哭长叹:“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请结合“链接资料”内容,说说李世民从魏征身上悟得了什么?

  • 11. (2021八上·延庆期末)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苏武传(节选)

    班固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 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乙】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注:①晓:通知。②会论:审判并处死。③虞常:曾与汉使张胜私自交易,准备暗杀卫律,后事情败露,被活捉。④张胜:和苏武一同出使匈奴,他为副使,苏武是正使。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丈夫之      勇三军      怒发冲      沐猴而 B . 妾妇之      独行其      志同合      分扬镳 C . 必敬必      引以为      备森严      D . 马畜山      大夜天      硝烟漫      山亘野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敞的住宅里——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礼,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上——义。

      理解:孟子认为大丈夫做人做事要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

      【乙】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翻译: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理解:卫律希望苏武能听他的良言相劝,不要白白地丢了性命,要家喻户晓。

    3. (3) 苏武算不算孟子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 12. (2021八上·丰台期末)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无阙处    雄才大略    略胜一筹    攻城 B . 不以也    手眼快    奋笔书    步如飞 C . 多趣味    辰美景    用心苦    师益友 D . 望峰心    川流不    杳无消    事宁人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理解: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见到太阳和月亮,侧面凸显出三峡山势连绵、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特点。

      B . 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理解:春冬时节,从江上看向两岸,山水奇丽、树木繁茂,各种景物相映成趣,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C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翻译: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也持续地啼叫。

      理解:猿鸣与蝉声、泉水声等相互交织,和谐动听,令人愉悦,而非“高猿长啸”的肃杀悲凉。

    3. (3) 根据两篇短文和《天目》,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天目

      袁宏道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 , 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 , 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有删减)

      注:①[县]同“悬”,悬挂。②[庵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③[不常]不能持久。④[盖]华盖。⑤[直]同“值”,价值。⑥[类]像。⑦[清]清爽鲜美可口。⑧[出缠]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

      中国文人常常寄情山水。三峡的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富春江的山“”,天目山“石壁竦峭”,都是对“峻”的充分体现;“素湍绿潭”的三峡水,既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富春江水湍急的特点,又有天目山飞泉的特点。山水特点相近,笔端流露的情感不尽相同。三篇作品都抒发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与朱元思书》和《天目》都表现出的意愿,《与朱元思书》还表达了之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