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秘密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中说,人在说话时,“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歙其口”。
我们平时说话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不过,除了空气,还有许多的东西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比方说木头、钢铁甚至人体的骨骼。不少人可能注意过,当我们在咀嚼食物时,我们会听到很大的噪声,但是如果旁边的人也在咀嚼同样的食物时,我们却听不到多少动静。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体的骨骼非常容易传播声音,而且还会把它的强度加强到惊人的程度。咀嚼食物的碎裂声,经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只是轻微的噪声;但是同样的声音经过头部骨骼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就变成很大的响声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把自己的上下牙齿轻碰,堵上耳朵听一听……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不少武侠电影都有这样一个情节:剑客在逃避敌人追击时,常俯身把耳朵贴到地面,以此来分辩追兵是否已经逼近。这里就利用了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大的特点。
温度计的演变
1592年,伽利略根据热胀冷缩的现象,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制成了温度计。其一端为空心圆球形玻璃泡,另一端敞口,在玻璃管上等距离地标上刻度。使用时,先在管内装进一些带颜色的水,并将敞口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严格说来,伽利略当年发明的装置只能算是一种测温器,而不是温度计,因为它并没有温度标度,最早为温度计设定标度的,是英国人罗伯特•弗拉德。
早期的温度计都属于空气温度计,比较容易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测量误差较大,测定结果并不精确。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往玻璃球里注入适量酒精,再加热玻璃球,然后迅速把玻璃管口封死。
第一种实用的温度计是华伦海特发明的,他制成了一支带刻度的酒精温度计。后来,华伦海特了解到法国物理学家阿蒙特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温度计,在研制水银温度计的过程中,华伦海特发明了在填充水银时进行净化的方法,还提出了著名的华氏温标。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斜面底端,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将橡胶球拉开一定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81 | 79 | 80 | 81 | 78 | 82 | 80 |
双层 | 22 | 23 | 25 | 21 | 23 | 24 | 21 | 25 | 22 | 24 | 23 |
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一样,仍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月球车)组成。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成功依赖于探测器上的三大光学装备一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
其中,激光测距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是嫦娥四号落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眼睛”,堪称确保探测器安全着陆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装备。在嫦娥四号着陆器距离月面30千米高度时,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每秒向月面发射两次激光脉冲,在月球表面接近真空的环境下,激光几乎可以毫无损失的到达月球表面。激光测距敏感器通过测量月面回波脉冲信号与激光发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获得嫦娥四号着陆器相对于月面的精确距离。当嫦娥四号到达距月面100米的悬停位置时,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开始工作:采集月面的三维图像,将高于月面15厘米的石头或低于月面15厘米的坑识别出来,确保探测器降落在安全区域,如此精细的扫描成像工作,在短短几秒内就完成了。
此外,嫦娥四号拐带的月球车(玉兔二号)装载了“红外眼”一红外成像光谱仪。它能通过比较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吸收光谱)分析出月球表面物质的成分。
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共同构成了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助力嫦娥四号高效精准的完成月球探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