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 . 老子 B . 孟子 C . 董仲舒 D . 朱熹
  • 2.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
    A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3.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 . 墨家 B . 纵横家 C . 法家 D . 农家
  • 4.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

    A . 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 .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C . 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 . 注重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 5.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 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 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 .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 .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 .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 6.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
    A .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 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 . 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 . 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 7.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黑格尔说:“人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完全的经验主义者,并且是一个有思想的经验主义者。……但是他的经验是全面的,就是说,他没有漏掉任何细节,他不是抓住一个规定,然后又抓住另外一个规定,而是它们同时把握在一起……经验的东西,在它的综合里面被把握时,就是思辨的概念。” 黑格尔的这段话,深刻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是(    )
    A . 唯物主义者 B . 理性主义者 C . 经验主义者 D . 唯心主义者
  • 8.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

    A .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 .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 .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 9.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下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    )

    A . 实现了当时那个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B . 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 C . 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 D . 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
  • 10.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 . 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 . 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 . 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 1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引文表明他主张

    A . 君主立宪 B . 人民革命权利 C . 社会契约 D . 三权分立
  • 12.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 . 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 .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 .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 13.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 . 儒家思想在欧洲各国得到推崇 C . 当时启蒙思想已经在欧洲传播 D . 《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14.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竟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    )
    A . 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 B . 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C . 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 D . 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 15.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
    A . 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 B . 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 . 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 16.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商观念形成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7.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下图是1965年在浙江温州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该残页证明(    )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B . 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 C . 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 D . 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
  • 18.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套色印刷是一种复杂的、高度精密的技术。比方,要印红黑两色,那就先取一块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另外取一块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版,把需要印红色的字也精确地刻在适当的地方。……”这种元代后出现的套色印刷表明(    )
    A . 雕版印刷术得到发展 B . 活字印刷术改进完善 C . 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D . 古代中国手工业先进
  • 19.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 我国很早进入农耕社会 B . 中国古代科技勃兴很早 C . 上古时代文字已经成熟 D . 早期政权重视天文历法
  • 20.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中国是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说法,在华人世界掀起轩然大波。他的依据是“《世界史纲》([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世界文明史》([美]爱德华·伯恩斯等著);……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正式说法”。下列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
    A . 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 . 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 C . 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 . 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完全正确

    (    )

  • 2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季的正月,“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B . 天文观测场所始建于春秋时期 C . 春秋时期有了专门的天文官 D . 鲁国的天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 22.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④
  • 23.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 . 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 . 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 . 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 24.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 理性时代的到来 C .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 电气时代的到来
  • 25.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20世纪,量子力学……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提供了精确的完整的理论;然而,今日物理学与1900年的物理学有很大的共同点:它仍旧保留了基本的经验性,我们不能彻底预测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的属性,仍然需要测量它们。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物理学经历了由经验研究向测量研究的转变 B . 20世纪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发生重要变化 C . 量子理论导致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精确取代经验 D . 量子力学为物理学提供了精确但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 26.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达尔文主义)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有力者是得胜者,……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据此,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有(    )

    ①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救亡图存

    ③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④西方殖民扩张和掠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27.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福州船政局的中国工匠独立制造的“平远号”铁甲舰,其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战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军。以上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 中国海军实力远超日本 B . 洋务运动培养了技术人才 C . 中国海军将士英勇善战 D . 自造战舰性能优于外购战舰
  • 28.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到1895年以后,所谓‘国’的自我肯定,随之有迅速发展。一般中国人自有的事物与名称,多加以‘国’的冠称。例如‘国权’、‘国地’、‘国民’等等,1900年以后出现的新名词更多。”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 )

    A . 朝贡观念的复兴 B . 民族主权意识的增强 C . 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29.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
    A . 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 . 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 . 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 . 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 30.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 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 . 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 . “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 .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 3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    )
    A . 对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否定 B . 对欧美政治文明成果的怀疑 C . 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 D . 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32.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 . 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 . 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 . 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 . 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 33.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晚清某论著写道: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 B . 维新派推崇儒家思想 C . 顽固派重申宋明理学 D . 革命派主张法治社会
  • 34.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

    A . 推进文学革命 B . 提倡自由平等 C . 弘扬传统文化 D . 否定西方文化
  • 35.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钳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适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适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中国社会。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36.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A .   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B . 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C . 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D . 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 37.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毛泽东反对将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并列起来,认为“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学说。(   )

    A . 全盘吸收他们的思想主张 B . 与他们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 C . 完全超越他们的思想主张 D . 完全囊括了他们的思想主张
  • 38.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阐释不正确的是(    )
    A . 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 . 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 . 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 . 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39.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 . 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 . 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 . 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 40.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熔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
    A . 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C .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 .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二、材料题
  • 4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材料三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如前所述,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所在。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
    3. (3) 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
  • 42.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漆文竹简,冗重艰难,不可名状。秦汉以还,浸知钞录。楮墨之功,简约轻省,数倍前矣。然自汉至唐,犹用卷轴。卷必重装……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chōu)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材料二:《宋史·艺文志》,有宋一代,集部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旧唐书》载唐仅一百一十二家,元人较之,尚多五倍。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臣僚言:‘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画,不可漏泄。今乃传播街市,书坊刊行,流布四远,事属未便。乞严切禁止。’诏……照见年条法指挥,严行禁止。其书坊见刊板及已印者,并日下追取,当官焚毁……今后雕印文书,须经本州委官看定,然后刊行,”

    1. (1) 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书籍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2. (2)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并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分析宋朝对于书籍流通的态度及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