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全面依法治国专题 时政热点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4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依法治国的目的在于巩固党的领导

    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④依法治国要求党要加强立法、带头执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借鉴吸收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历史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中华法律文化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能推动传统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④实现依法治国是法治思想和法治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因为(   )

    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公平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最基本属性

    ④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它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推动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该《纲要》是基于(   )

    ①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②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2高二下·青铜峡开学考)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②政府坚决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法律、制度保障 

    ④与时俱进立良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法是保障法律援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实现应援尽援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社会公众的知晓率和认可率、培养全社会法律援助意识的最佳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 .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C . 法反映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 .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 7. “法者,治之端也。”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有人产生这样的疑惑: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但又强调宪法法律至上,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这种观点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这是基于(   )

    ①全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一角度说明“法”地位更高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二者高度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3高一下·吉林期末) 随着我国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在2011年“醉驾入刑”后,酒后驾车行为及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公共生活更加和谐有序。这主要得益于(   )
    A . 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依宪执政、良法之治 B . 法治政府建设,确保廉洁高效、执法严明 C . 法治社会建设,引导普遍遵守、社会和谐 D . 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 9. (2024高一下·邯郸经济技术开发月考) 高空抛物行为是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罪”单独入刑,自2021年3月1日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对上百起高空抛物行为提起公诉。近日,某市首例高空地物罪宣判:被告人胡某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这表明,在我国(   )

    ①政府坚持严格执法,规范行使权力

    ②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体现了公平正义

    ③只有良法之治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效力

    ④推动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之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据调查,育龄夫妇中愿意接受三胎的只占8%,大多考虑经济负担太重,教育成本过高。这说明生育三胎,往往跟现实条件、政策支持、措施落实关联在一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法律规定,国家将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并提出相应的举措。人大用法律规定支持人口生育是基于(   )

    ①通过人大立法,确保提高人口素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②调整生育条件,推动我国人口生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回应人民关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行使人大立法权,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1.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为更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国人大常委会落实党中央的立法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明确由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2020年以来,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全国妇联提交的草案建议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与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等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交换意见。通过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书面征求意见、开展实地调研、委托地方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

    2021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并拟更名为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过程中是如何行使立法权的。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为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建成本地区各级互联、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村(社区)网上政务全覆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统一认定使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处理和应用,严格按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必经程序出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而助力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或疫情防控等。

    要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通过行政执法APP掌上执法,积极推进智慧执法。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打  破区域和部门壁垒,实现监管执法“一网通管”“一网协同”,解决人少事多的难题。

    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海量数据资源,将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是如何提升我国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就是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党的领导如何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全面依法治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2018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2020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2020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 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深植根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坚持人民立场,以良法善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从战略全局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国家治理各个领城各个方面法治建设,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立足整体谋划,围绕总目标系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1) 结合材料,分析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2. (2) 请你为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实施撰写两条宣传标语,限定在20字以内,突出主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亮底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所在。

    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抓住关键环节,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坚持制约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

    当前,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彰显,为推进依法治国积蓄更加持久、充实的能量。

    1. (1)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政府是执法的最重要的主体。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执法中应如何彰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
    2. (2)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说明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实现全方位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只有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完成好执政使命,建设好法治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