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10分)
  • 1.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按要求填空。
    1. (1)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 (2)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礼记·大学之道》
    3. (3) 《将进酒》中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句子是 “。”
    4. (4)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 2.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按要求选择。

    下面是《红楼梦》第十五回中贾政与北静王水溶的一段对话,在横线上填入名句,最符合人物身份和语境的一项是(     )。

    水溶见他(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未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A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 . 雏凤清于老凤声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3.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按要求选择。

    进博会网站的主页上有“展馆介绍”栏目,请对以下信息进行梳理,选择最合适的语序,形成清晰的展馆简介。(          )

    ①国家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

    ②国家会展中心可展览面积50万平方米,包括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

    ③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厅由13个3万平方米的大展厅和3个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小展厅组成。

    ④国家会展中心各展厅周边有60多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厅,配套的会议设施充足。

    ⑤国家会展中心由展览场馆、商业中心、办公楼、酒店四部分构成,通过8米标高的会展大道联成一体。

    ⑥国家会展中心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通过地铁与高铁站、机场紧密相连,周边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A . ①②③⑤④⑥ B . ①⑤②③④⑥ C . ⑤①⑥②④③ D . ⑥①②③④⑤
二、阅读 70分
  • 4.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小说与事件

    张定浩

    ①今天的很多小说书写者对理论往往有一种轻视,但轻视理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摆脱理论。相反,他们往往深受同时代最流行的理论思潮浸染而不自知,它们写得越是才华横溢,就越令人厌倦,因为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只能见到两种人:一个叙事的暴君和一群失败者。

    ②D.H.劳伦斯告诚我们不要相信讲故事的人,要相信故事。但今天的很多小说中已经没有故事,只剩下一个叙事者,他要讲的唯一故事,就是他自己正在讲故事这件事。叙事者以一种貌似谦虚的受限视角,刷出了远超故事中人的存在感,甚至篡夺了原本属于人物的精神生活和行动能力。对很多小说书写者而言,这种流行的受限视角其实和伪全知视角一样,体现的都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最终只是在想象他人的生活,而没有学会搁置自我,让故事中人自行生活,这两者的差别,正如白日梦与梦。

    ③众多文学评论为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辩护,认为这反映了现实,体现了小说家对当下现实的敏感。但何谓现实?波德里亚认为,我们通过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其实早已是一个被解码和编排过的“拟像世界”(《拟像的进程》)。不幸者被迫从活人降格为苦难的符号,成为有关失败现实的案例与信息;而我们作为幸存者,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真的安慰到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在消费他们。要改变这一切,就要拒绝将生活简化成苦难以及有关苦难的信息。进而,就要在一个现实逐渐被拟像取代的信息世界中,用虚构的方式重建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假如生活确实是糟糕的,人已经习惯于拟像,那么就让这糟糕的生活和在拟像世界长大的人去重新学习效仿这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而非相反。

    ④当代认知科学已经清楚地表明,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而且答案不唯一。如果abc变成abd,那么ijk应该变成什么?大多数人会说ijl,但实际上还有其他答案,比如ijd,甚至abd,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理解从abc 到abd之间所应用的概念。

    ⑤借助类比,人们得以通过熟悉的事物去猜测和理解陌生之物,而每一件新加入的陌生之物都会对我们头脑里熟悉的概念进行重组。相对于我们传统所说的归纳(从表象到本质)和演绎(从本质到表象),类比思维更为灵活,它认为不存在绝对的表象和本质,人是处在各种生生不息的关系中,并不断根据新的类比来形成和调整对于表象和本质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好理解为什么一个虚构的小说世界会对真实世界发生实际作用,因为阅读小说的人不断在进行类比,小说人物的种种道德境遇、价值判断和情感诉求,甚至某种独特的语法表达,都会丰富或打破读者现有的认知概念,并帮助他去反思和重组自我。但每个读者的类比方式又不尽相同,都携带着各自己有的认知体系和能力。小说既不高于现实,也不低于现实,它和古老的神话、童话以及民间故事乃至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平行于现实,它作用于现实和读者的方式是自由类比,而非机械地反映、焦虑地见证和单方面的教谕。而虚构和阅读,由此方可共同成为一种积极的道德实践。

    ⑥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叫好。小说家和读者的关系不是这种熟练演员和老练看客的关系。小说会生成一个事件。这事件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有它本身的发展逻辑。因此,随之而生的技巧也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所谓原创的意思本身也是如此,即起源性的,只发生一次。

    ⑦将小说视为一次事件,有助于小说家从那些蜂拥而来的、困扰他的现实信息中摆脱出来,因为重要的不再是现实发生了什么超出他想象的事情,而是去思考对他而言、进而对某个人物而言发生了什么。这是唯一切身和可以真实把握的东西。同时,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发生,并不仅仅发生在他作为个体的意识中。他不能再仅仅从内部思考所谓人性,而是要从外部思考人。正如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所说:“将某物看成虚构,意味着允许自己在此事物的外围去思考并感受它。”这里的“某物”,也包括作者自身。

    ⑧那些美妙的小说,许诺给读者的不过是一个个开端。读者会把自己放进这个开端,去迎接一些即将为自己而发生的事。

    (文章有删改)

    1. (1) 第①段中“叙事的暴君”指的是
    2. (2) 下列各项对第③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受到所有文学评论家的青睐。 B . 读者从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通常是一个被解码和编排过的拟像世界。 C . 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拒绝将生活简化成苦难以及有关苦难的信息。 D . 作家创作应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虚拟世界,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拟象。
    3. (3) 下列说法不适合用来阐释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
      A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 .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 C .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D .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
    4. (4) 概括本文行文思路。
    5. (5) 读到第⑥段时,小明同学对《变形记》是否是“好小说”产生了疑惑;假设你是本文的作者,请发一段微信文字,解答小明的困惑。(160字左右)
  • 5.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农村长大的孩子跟草最有缘,他们几乎是一起疯长的。田间地头,院落街道,甚至房顶,到处都是草的芳踪,有草的地方就有小孩子的身影。在农村,树需要植,庄稼需要播,蔬菜需要种,这些绿色植物需要精心侍弄,浇水、施肥、管理、看护,唯独草,被称作野草、杂草,人们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孩子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割草。

    ②割草最怵头的是炎热的夏天钻进玉米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身上的汗水如小溪流个不止,玉米叶子刮到裸露的肌肤上,划出道道红印,被汗水蜇得又痒又疼。这个时候,玉米地里的草没法用锄头锄,只能用手薅,薅不动的就用镰刀割。而最惬意的是在首蓿地里割草,尤其是傍晚时分,小风儿溜溜吹着,苜蓿地平展展的,干起活儿来很清爽。记得有一次,割得累了,我躺在苜蓿上,像躺在柔软的绿色毯子上,听着草丛里虫子的鸣唱,望着白云悠悠的天空,享受着清风蓝天。阳光给簇簇狗尾草穗子镀上了一层亮色,在微风中摇曳。青草的气息一直萦绕在空气中,甜丝丝的,很好闻。

    ③割完草,用箩筐背回家,晾晒在场院里。如果家里养着猪和兔子,就拿一些喂它们,多数情况下,是晒干之后交给生产队牲口棚,算作工分。我们邻村有一个县里的马场,有时候我们把草打成捆用排子车拉过去,卖给马场,赚些家用。草是牲畜的粮食,称作草料。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也。

    ④草的种类繁多,可不像庄稼,只有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等几类,草像天上的星星,不知凡几。小的时候,为了记住草的名字,也是为了消遣,我经常把草的名字跟村里的人名连在一起,编成顺口溜,诸如,燕子荑,找修己;灰灰苕,找军涛;蒲公英,找建东;马齿苋,找福建……当然,许多草的名字我是记不住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了大量植物(包括草)的名称,孔子说,读《诗经》的功能之一便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大自然最原始的亲近。据统计,《诗经》共305篇,其中153篇写到植物,草字头的字 满目皆是。如“芾”“荠”“茶”“蓼”“苓”“莪”“茆”……草色青青,绿意幽幽。古人生活的世界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种种草木抬眼即望,伸手可触,物我难分,浑然一体,不像现代人筑城而居,与自然暌违疏离了。屈原的作品中也充盈着草木的世界,尤其是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遗泽后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萧艾也。”(《离骚》)读楚辞也每每从字里行间嗅到青草的气息。

    ⑤草是最低矮的植物,匍匐在大地的胸膛之上。相较于蔬菜、庄稼、树木,草是最无用的东西,牛吃马嚼,任人践踏,与竹头木屑同类,因此地位卑微,遭人轻视。鲁迅在其《野草》中说,野草“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所以,生活在最底层的人被称作草民、草根,上山的土匪被称作草寇。旧时代的平民百姓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就如同草芥蝼蚁,草菅人命是常有的事。

    ⑥然而,卑贱者又何尝没有高贵的一面。草也是大自然之子,也是地球上的生命体,所有的生命一样应该得到尊重。怀有一颗大自然之心的诗人爱称其为“香草”“芳草”“幽草”,在他们笔下,这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著有《杂草的故事》,对杂草予以辩护,他写道:“有时候,一种植物成为杂草,继而成为纵横多国的凶猛杂草,是因为人类把其他野生植物全铲除,使这种植物失去了可以互相制约、保持平衡的物种。另有一些可怕的杂草则纯粹是人类的短视所致。如果我们想要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去,处理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杂草,我们别无选择。但我们也无法忽视它们的美、它们的丰茂,更无法忽视一个事实一一它们正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大部分植物的原型。被人类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杂草也许正努力维护着这个星球上饱受创伤的地方,不让它们分崩离析。”在这本书里,他将杂草比作我们的亲戚。其实,虽然杂草有时是多余的甚至有害的,但草却是人类生存必要的构成,如果没有草的存在,大地失去了植被,必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山体垮塌,岂不最终和月球一样荒凉?

    ⑦民间多有“仙草”的传说,比如《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盗仙草(灵芝)救了夫君许仙。“神农尝百草”,中国对世界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普遍使用的中草药有5000种左右。人参、灵芝、枸杞、当归、黄芪、茯苓、白芷……这些草药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成为中草药的经典、人类的福祉。草成为仙草灵丹,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谁还敢小视睥睨?

    ⑧如果说散落在世界角角落落的草,像散兵游勇,那么来到草原,就像来到草的根据地、太本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草的世界,草的海洋,莽莽苍苍,横无际涯,绿色的波涛汹涌起伏,草们恣意撤欢儿,自由自在,任风抚慰,任阳光亲吻,盏盏各色各样的小花仿佛星星点灯,叫人心醉神迷。

    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顽强,它们打不垮,毁不掉,挫不败,这是人类需要向草致敬的最宝贵的品格。

    1. (1) 请对第②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2. (2) 第④段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
    3. (3) 文中第⑥段多处运用引用,请对其作用加以分析。
    4. (4) 请对本文的构思特点加以简析。
  • 6.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宋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1. (1) 填入下片方框处的字,最恰当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作品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 . 雄浑旷达 B . 清新飘逸 C . 清幽郁结 D . 洗练自然
    3. (3) 这首词是怎样表达送别之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 7.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林仁肇,建阳人。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

    ②闽亡,久不见用。会周侵淮南,元宗拔为将。仁肇率偏师援寿州。时周人正阳浮桥初成,扼援师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实薪刍,乘风举火焚桥。周将张永德来争,会风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却。永德鼓噪乘之,遂败,仁肇独骑一马为殿。永德引弓射之,屡将中,仁肇辄格去。永德惊曰:“此壮士,不可逼也。”遂舍之而还。

    ③开宝中,密言于后主曰:“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而连年出兵,灭蜀,平荆湖,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罢敝,此在兵家,为有可乘之势。请假臣兵数万,出寿春,渡淮,据正阳,因思旧之民,以复故境。彼纵来援,吾形势已固,必不得志。兵起之目,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事成,国家享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预谋。”后主惧不敢从。

    ④时皇甫继勋、朱令赟掌兵柄,忌仁肇雄略,谋有以中之。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后主方任继勋等,惑其言,使人持鸩往毒之。俄卒。

    ⑤初,仁肇尤为陈乔所知,至是,乔叹曰:“国势如此,而杀忠臣,吾不知所税驾也!”然不能白其诬。仁肇卒逾年,后主遂见讨;又逾年,国为墟矣。

    (选自陆游《南唐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①税驾:归宿。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以舟薪刍(           )

      师旅敝(             )

    2. (2) 为下面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谋有以之(           )

      A . 符合 B . 恰好 C . 贿赂 D . 伤害
    3. (3) 为下面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惑其言(       )

      A . 糊涂 B . 迷惑 C . 疑惑 D . 迷恋
    4. (4) 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

      事闽为裨将沈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

    5. (5)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己为筑大第,以待其至。

    6. (6) 第③段林仁肇劝后主夺回淮南诸州的话很有说服力,请分析其原因。
    7. (7) 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 8. (2021高二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卷雪楼记

    (明)哀中道

    ①质有而趣灵者,莫如山水,而常苦其不相凑,得其一,即可以送目而娱老。昔宗少文①怀尚平之志,欲结字衡山,而其后竟止江陵,立宅三湖上。岂非深山道远,饮食药饵俱艰,于老人不宜,而三湖浩渺之波,粘天荡日,亦可借其秀润,以畅性灵耶?荆州百里,无培壤之山,而惟大江自蜀来,浪喷波腾,为天下奇观。

    ②中郎卜居沙市,既治一楼曰砚北以瞰江,其前尚有隙地。一日梯而自登其脊以望,大笑曰:“吾事济矣。”遂于楼之前复植两楹,承雷而出之,如头上髻,始尽得江势。举自蜀趣吴,奔腾颓叠,澄鲜朗耀,震荡大地,淹润河山者,悉归几席之下。凡巴西之远峰梦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千帆竞举,惊沙坐飞;棹歌渔唱,接响互答;霁雨旦暮,烟景万状。于是中郎登而乐之,而谓予曰:“宗少文弃衡山而止江陵也,有以也哉。”时暑路方升,九市如炙,而登此楼,¨大江如积雪晃耀,冷人心脾。故不待其成,日夕游焉,而字 之曰“卷雷”。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人,著名画家。②尚平:亦作向子平,东汉人。向子平的子女婚嫁后,他不问家务,游历山水,不知所终。③袁中郎:袁宏道,作者兄长。④雷:屋檐。

    1. (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2. (2) 对第②段中袁中郎的“吾事济矣”的“事”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再建一亭 B . 理解宗少文 C . 得山水性灵 D . 能登楼避暑
    3. (3) 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
    4. (4) 本文以“记楼”来表现作者对“质有而趣灵”的山水的追求,请对此加以分析。
三、写作 7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