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

更新时间:2022-10-2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
  • 1. 据史书记载,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约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约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
    A . 封邦建国 B . 王权至上 C . 王位世袭制 D . 宗法制
  • 2.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功臣

    今山东北部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王室子弟

    今北京一带

    注:古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 . 周王室同姓分封占次要地位 B .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 . 宗室贵族的封地大多比较贫瘠 D .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 3.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
    A .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 .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 .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 4. (2020·新课标Ⅰ)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 .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 5. (2020高一上·清远期中)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 . 相权有所分散 B . 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 . “外朝”参议要政 D . 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 6. 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

    A . 适应了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 B . 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 . 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 D .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 7. 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由此可见,督抚(   )
    A . 是临时性官职 B . 行使职能单一 C . 完全代表中央 D . 权力归属中央
  • 8. (2020·新课标Ⅱ) 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
    A . 雅典民主政治 B . 僭主政治 C . 罗马共和政体 D . 寡头政治
  • 9. (2020·浙江)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
    A . 推翻了君主制度 B . 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 . 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 .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 10. (2020·全国Ⅲ)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
    A .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 .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 .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 .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 11. 下面是1949年统计的庆阳县“三三制”执行情况——县参议员的成分表,对表中反映的政权理解正确的是(   )

    家庭成分

    社会出身

    项目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绅士

    商人

    学生

    军界

    工人

    务农

    数量

    7

    17

    41

    26

    9

    15

    10

    2

    2

    53

    备考

    全县参议员91名,内有候补议员12名

    A . 具有民主性和广泛性 B . 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 C . 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 D . 与人民民主政权群众基础相同
  • 12. 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3. 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政治参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制度”等关键词获得中国政治学者较多的关注。近年来,“社会治理、执政能力、执政党建设、法治政府、政府治理、政府创新、政府能力、国家治理、协商政治、基层党建、基层民主、基层自治”等关键词被引用频次较高。这表明(   )
    A .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臻于成熟 B .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 C . 政治研究密切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D .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 14.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B . 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C . 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D . 鲜卑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
  • 15. 下图是1953年的宣传画《建政权,选好人》。这一作品反映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 . 农民获得了平等选举权 C . 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D . 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 16. (2022·全国甲卷)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 . 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 . 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 . 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 . 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 17. (2020高二上·随县月考)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这一政策(   )
    A . 带有中央集权倾向 B . 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 . 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 . 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 18. 西汉武帝元丰五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
    A . 完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 .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和治理 C . 解决诸侯王国尾大不掉问题 D . 消除世家大族垄断选才之弊
  • 19. 下图为史籍中关于唐代官员的出身与科第实绩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唐代(   )

    A . 社会阶层的流动日益频繁 B . 科举制受到现实的制约 C . 门第依然是选官主要标准 D . 寒门子弟不受政府重视
  • 20. 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谏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这反映了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
    A . 御史与谏官事权分明 B . 谏官的谏诤由大臣转向皇帝 C .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 . 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
  • 21.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 .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B . 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C .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D . 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借鉴和发展
  • 22. 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老板经常变化,干具体活的人基本不变!”这体现了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A . 文官职务常任原则 B . 考核公平公正原则 C . 可以终身任职原则 D . 人人生而平等原则
  • 23. (2020高二上·葫芦岛期中) 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一规定体现了文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A . 公开考试 B . 政治中立 C . 职务常任 D . 工作隐名
  • 24.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 . 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 . 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 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 D . 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 25.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   )
    A . 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 . 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 .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 . 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 26. 《上海报业小史》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琢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   )
    A . 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B . 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C . 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D . 改试策论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 27.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如下表所示

    时间(年)

    新式学堂总数(所)

    学生总数(人)

    1902

    35787

    1006740

    1906

    59117

    逾160万

    1912

    82272

    2933387

    对上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

    A .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 . 科举制废除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 C . 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 D . 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 28. 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对此结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公务员制度开始 B . 北洋政府近代化 C . 文官考试法制化 D . 文官考试制开始
  • 29.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   )
    A . 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B . 有效避免了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 C . 对公务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 D . 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 30. 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雏形”主要指(   )

    A . 以考试为选拔方式 B .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 . 由地方以品行推荐 D . 注重门第和家世
二、非选择题
  • 31. 改革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孝文帝迁都洛阳示意图

    材料二:北宋前中期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化简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 (1)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的异同。
    2. (2) 材料三中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是否客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张之洞持此看法的原因。
  • 32. 材料:自夏商周到明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没有沿着固定不变的模式演进,而是经历了“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从而依次形成了三个“正—反—合”阶段,具体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

    夏、商、西周(正)—春秋战国(反)—秦(合)

    第二阶段

    秦、汉(正)—魏晋南北朝(反)—隋(合)

    第三阶段

    隋、唐前期(正)—唐后期、五代(反)—宋、元、明、清(合)

    以上三个阶段,表面上似乎是由集权统一到分权分裂再到集权统一的循环或简单重复,实际上,这三个阶段梯次相连,构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经过一个“正—反—合”阶段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明显前进和提高了。

    ——摘编自李治安《论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化和若干制约因素》

    材料提供了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三个“正—反—合”阶段,蕴含了中央集权发展的诸多观点。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33. 材料:(范进中举)是清朝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篇,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在广州,有个54岁的老童生范进,被广东学道周进录取为秀才。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贺,并教训了他一顿。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被他痛骂及奚落,后范进瞒着丈人去考试。出榜当日,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只得拿母鸡到市场去卖。同时间,报录的人到达范家报喜,贺范进高中举人。邻居到市集向范进报喜,但他未敢置信。范进亲眼看到喜报后,因欢喜过度而发了疯。众人商议治理范进的方法,最后建议由胡屠户掌掴范进以治其疯。胡氏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应治理范进,但他惧怕报应,不敢下手,于是饮酒壮胆。胡氏大着胆子下手,掌掴范进,使他清醒过来。范进恢复正常,丈人及邻居们向他阿谀奉承,极尽恭维,丑态毕露。后来范进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出任山东学道。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说明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说明准确、全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