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练习:探索历史的奥秘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6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
  • 1. 西方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指出,历史学不是要知道人们都做了些什么,而是要了解他们都想了些什么,这才是历史学家的任务所做的确切的规定。在此,可以看出,他认为(     )
    A . 全部的历史由思想史构成 B . 历史学就是历史学家的思考 C . 历史的发展由思想史决定 D . 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 2.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所撰《历史》的开篇之语;司马迁著《史记》时,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佐以其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共同反映出二人(     )
    A . 出色的治史能力 B . 独特的治史方法 C . 较强的使命担当 D . 曲折的创作历程
  • 3.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下列有关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1980年冬天,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农民偶尔发现兵马俑坑的存在 B . 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制作工艺水平高代表了当时中国铁制兵器的最高水平 C . 兵马俑为秦始皇陵中的一组陪葬坑,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 D . 秦始皇陵根据“事死如生”原则设计,布局错落有致
  • 4. 图中的壁画《散乐图》出土于河北宣化张氏家族墓(1093—1190年)。该壁画可以用来(    )

    A . 了解北宋贵族社会生活状况 B . 考证《辽史·乐志》文字记载的真伪 C . 展示元杂剧当年的演出场景 D . 认知古代戏曲成熟阶段的角色形象
  • 5. “考古中国”2021年3月20日通报,有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新的“祭祀坑”,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这可用来解释(       )
    A . 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B . 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紧密结合 C . 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D . 早期人类文明的信仰及其文化
  • 6.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记载,罗马帝国“行省的居民已习惯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乐于同他们往来,而事实上也有许多平民已经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结了婚,同时长期服役的士兵也爱他们所熟悉的旧营地,把它看成是他们自己的家乡了”。这一记载可以作为研究(     )
    A . “战争与地域文化演变”的文献史料 B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史料 C . “殖民活动与文化霸权”的口述史料 D . “人类迁徙和文化交融”的一手史料
  • 7.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玉石礼器与夏商时期的中原礼器有相似之处,以青铜尊为主要祭祀礼器的特征又与长江中游青铜文化习俗相似。有学者说:“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这表明(   )
    A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且多元一体 B . 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C . 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互鉴 D . 历史解释基于文献和实物互证
  • 8. 2022年央视春晚由德阳市宣传部选送的创意舞蹈《金面》,舞蹈中的演员戴着黄金面具,就是以三星堆出土黄金面具为基本元素制作,并由此铺衍一段亘古爱情故事。当故事穿越回今天,女主角回到三星堆博物馆,她的眼泪唤醒了三星堆青铜人像。据此可知,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的意义是(     )

    A . 珍视古老文物 B . 强化视觉效果 C . 坚持文化自信 D . 让文物活起来
  • 9. 2022年5月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在浙江金华启动,该遗址群目前覆盖了金华、衢州、绍兴、台州等4个市11个县,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经碳十四检测将长江中下游栽培稻的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此外经国内考古权威专家确认,上山文化遗址还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拥有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彩陶。因此该遗址群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群。而此前学术界长期认为,浙江等南方地区远古时期为“蛮荒之地”。据此可知(     )
    A . 科学技术在探寻历史真相中起决定作用 B . 浙江地区在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国家形态 C . 考古发现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向前发展 D . “二重证据法”已不适宜当代史学研究
  • 10. 据《吕氏春秋》记载,百越之地曾经存在过古缚娄国,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战国地图上标明在博罗县境内有缚娄国。2000年,在博罗横岭山墓地发掘出了属于两周时期的铜钟和鼎,连同墓葬群的其他出土物,反映出“钟鸣鼎食”之贵族气象。这表明(     )
    A . 历史上确实存在缚娄国 B . 考古印证了文献中的记载 C . 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傅娄国 D . 缚娄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 11. 《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但是后来《孙膑兵法》失传了,加上相关历史资料太少,以至于有人怀疑,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史学界对此也争论不休。直到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兵法竹简,才解决了这一悬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 唯有通过考古发现,方能还原历史真相 B . 文献史料的记载是真实可靠、不容置疑的 C . 历史研究包括实证与理论诠释,拒绝一切假设 D . 历史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延展的
  • 12.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一首关于江口沉银的民谣在四川地区流传了300多年。相传,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在彭山江口处战败船沉,有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与张献忠同时代的彭遵泗写《蜀碧》时,也称“献忠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2017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首期收官,出水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文物为我们解决有关张献忠的诸多历史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材料表明(   )
    A . 考古研究是找寻历史真相的主要途径 B . 部分民间传说,可能成为考古的参考 C . 历史最终都会以考古文物的形态呈现 D . 还原历史,必须经各种史料对比研究
  • 13. 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今“清华简”出,则先秦历史之认识,别有洞天。2021年岁末,一篇名为《五纪》的清华简,因其文有“黄帝有子曰蚩尤”的内容,故而一经媒体报道,立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有学者认为《五纪》不过是言黄帝的“百家”之一,有不同的属辞比事(作文纪事)亦属正常;有学者从共同体内君臣关系出发,提出“子”乃子爵“之谓;有学者则释“子”为一种“社会性关系称谓”。围绕由清华简引发的上述讨论,说明(   )
    A . 清华简是学界公认的可信史料,对此大可不必予以质疑 B . 对学界视为定论的传统说法,不可官从,应当以新史料为据 C . 研究历史问题既需要百家争鸣,也需要一家独断,更需要媒体的引导 D . 文献理解要放到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以避免单纯的字句巧合导致误解
  • 14. (2024高一下·深圳期中) 洪水传说流传至今有好几个版本。最早在苏美尔的史诗中,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之后在希伯来人的传说中,则是诺亚一家、每种动物雌雄各一只得以留存。而在古希腊人的传说中,则只留下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 .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 B . 神话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 C . 神话传说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才具史料价值 D . 神话传说中愈早年代的人物和事迹,愈不可靠
  • 15. (2024高二下·梅州月考) 西周文献中,禹的事迹十分简单,主要是治水与疆理土地,和稷同为“农稼之祖”。东周时期,禹成为平治洪水的远古圣王;同时以儒、墨为代表的诸子称颂禹“既是一位远古圣王,还是一位远古圣臣”。这说明(   )
    A . 诸子学术建设促成禹的完美形象 B . 典型人物塑造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C . 重建大一统成为诸子的学术取向 D . 经济模式的变化影响价值观建构
  • 16. 1640~1660年的内战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8世纪上半叶,有学派认为查理一世违背宪政原则,内战是议会为了维护宪法原则、保障个人自由而与国王展开的一场斗争。进入20世纪后,学术界从社会经济结构入手,对内战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观点有:乡绅是乡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在内战的爆发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战是衰落的乡绅为挽救自身所做的自救运动;等等。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内战是英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但也有学者认为内战是偶发事件,是一场误会。据此得出(   )
    A .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B . 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C .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D . 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 17. 关于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115师作战的对象,过去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的说法,通常是泛指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20世纪80年代,多数相关战史著作及相关回忆录已经改变了说法,肯定被歼日军中有辎重部队。而当年谈及平型关战斗的一些大陆学者,在参考了相应的中日双方内部战报后也有新的说法,称其为“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和辎重部队一部”。由此可知(   )
    A . 内部战报比宣传公报更具有史料价值 B . 厘清历史真相有待需要挖掘新的史料 C . 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 D . 当事人回忆和文献史料是史料全部来源
  • 18.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曾着手编修清史,但赵尔巽编的《清史稿》因是“史稿披露”的“应救之急”,其中疏漏很多,被史家引为憾事。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呼吁重修清史。2021年,由著名史学家戴逸主编,采用白话文体裁的史学巨著《清史》正式问世。有学者认为,史书以文言文更契合史料,所以,这部《清史》失去了传统史学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在外国清史研究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使用白话文,更有利于学术交流与民众阅读。由此可知(    )
    A . 《清史稿》疏漏很多,几无史学研究价值 B . 《清史》问世,标志着清史研究尘埃落定 C . 史书应坚持传统史学特色,重视史料实证 D . 文白体裁各有短长,史著可兼顾学术与通俗
  • 19. 如图为西周遂公盨青铜器铭文拓片。内容为:“天命禹敷土,隓(堕)山浚川,乃釐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益求懿德……心好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这一文物(    )

    ①说明比较成熟的文字已经出现    ②反映了西周时期冶金技艺高超

    ③是研究大禹治水的第一手史料    ④反映了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有以下几条史料,据此可知(   )

    来源

    内容

    朝鲜政府内务部

    (1950年06月25日)

    “南朝鲜伪政权的所谓国防军,于6月25日拂晓,在整个三八线地区向三八线以北地区开始了出其不意的进攻……现在共和国警备队正开展激烈的防御战来抵抗敌人。”

    苏联政府给美国政府的照会(1950年06月27日)

    “根据苏联政府所证实的事实,朝鲜爆发的事件,是由南朝鲜当局的军队向北朝鲜的边境地区进攻而挑起来的,所以这一事件的责任是南朝鲜当局和背后支持它的人。”

    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发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1950年06月25日)

    “据南韩军队报告,北朝鲜部队今天凌晨向大韩民国领域的好几个据点进犯。……从进攻的性质和发动的方式来看,似乎已构成一次对大韩民国的全面进攻。”

    韩国国防部(1950年06月25日)

    北朝鲜的进攻是在凌晨4时至5时发起的,两个小时的密集炮火轰击之后,北朝鲜部队越过瓮津、开城和春川附近的分界线,并从江陵南北两面的海上登陆。

    A . 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无从知晓 B . 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 C .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记载 D . 政治立场的影响导致历史记载失实
  • 21. (2024高三下·浙江模拟) 汤因比说:“在人类事务中,个别人物的生存期限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菲利普没有被刺,而是尽享天年,那么亚历山大就不会有他的那一番事业了。假如亚历山大在33岁时没有病逝,而是活到他手下那些将领的平均年龄——他们都相当长寿——活到70岁或80岁,那么历史就会完全不同了。”汤因比意在说明(   )
    A . 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事实 B . 历史的书写有真有假 C . 偶然性影响着历史进程 D . 历史可以由人随意改造
  • 22. (2022·河东一模) 英国近代史的材料汗牛充栋,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英国历史资料形式多样 B . 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 C . 研究英国历史具备丰富的素材 D . 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
  • 23. 2021年3月20日根据“考古中国”通报,有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新的“祭祀坑”,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这可以用来解释(   )
    A . 早期人类文明的信仰及其文化 B . 神学色彩融入了国家政治生活 C . 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D .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 24. (2024高二下·临漳期末) 同是表现法国革命的影片,1982年波兰安杰伊·瓦伊达导演的《丹东》从大恐怖阶段而不是从革命早期阶段开始,以悲观主义的手法表现革命者为争夺权力而牺牲理想;而1989年出因罗伯特·安利可等人导演的《法国革命》则用光辉的画面歌颂法国革命。两者的区别表明(   )
    A . 电影艺术的魅力在于手法多样 B . 国家利益的不同导致对历史思考的不同 C . 电影易给观影者带来错误感觉 D . 历史影片实质上是拍摄者对历史的解释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
  • 25. 《秦汉史》和《国史大纲》是学者钱穆的两部重要历史著作。但两书对西汉政制的解读全然不同(如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实

    解释

    《秦汉史》(1931年,作者时年36岁)

    《国史大纲》(1940年,作者时年45岁)

    设“五经博士”

    汉武之置五经博士;犹始皇之焚博士官书,以吏为师,统私学于王官之制也,亦未出亡秦之牢笼。

    武帝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从此博士一职,渐渐从方技神怪、旁门杂流中解放出来,纯化为专门研治历史和政治的学者。钱穆称士人政府为“中国式的民主政治”,而“设五经博士”被其视为“士人政府”的成因。

    儒生公孙弘的任用

    武帝时,“朝廷儒者实犹未盛”, 大臣之任用“仍不出往者军功得侯或嗣封之例”,“儒生惟公孙弘、儿宽,俯抑取容(迎合取悦)而已”。

    “武帝始相公孙弘,以布衣儒术进,既拜相乃封侯,此又汉廷政制一绝大转变也。其先惟军人与商人,为政治上两大势力,至是乃一易以士人,此尤见为转向文治之精神。”

    ——摘编自张耕华《解构历史书写的一种尝试》

    1. (1)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两本著作的解释有何不同?
    2. (2) 分析材料,谈谈影响其不同解释的主要因素。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5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委任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大卫·兰德尔·麦基弗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希望能够彻底证明大津巴布韦不是非洲人的遗产。尽管再难以找到被破坏的历史文化堆积以供考古研究,但麦基弗还是发现,所有地层中出土的家用陶器都与现代马绍那人(非洲南部民族之一)的陶器存在着密切关系。此外,遗址中还有一些明显的舶来品,包括中国的瓷器和阿拉伯的玻璃制品,但是绝大多数的出土文物显然都应该是非洲当地所产的。麦基弗由此断定,大津巴布韦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毫无疑问地属于非洲。麦基弗的宣言点燃了一场论战之火,这场大火燃烧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整整一代人,到了1929年,有关大津巴布韦的建造者究竟是谁这一问题,学术界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又征召了另一位杰出的考古学家格特鲁德·卡顿·汤普森女士,由她对这个遗址重新考察。格特鲁德·卡顿·汤普森的调查可谓详尽彻底、细致入微,每个细节都可以称得上是是科学工作的典范。最后,她毫无疑问地宣布:“我认为,该遗址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都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现在,世人已经普遍认为,非洲拥有众多令人神往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为全人类的创新与成就增光添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戴尔·布朗《非洲:辉煌的历史遗产》

    1. (1) 根据材料,指出“论战”双方的争论的结果及其体现的价值取向。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津巴布韦遗址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非洲文化的认识。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劼人(1891—1962),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在1949年前曾短期任机关小职员,做过报刊主编、大学教授,办过小饭店、造纸厂,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从1950年7月到1962年12月辞世,他一直担任成都市分管文教和城市建设工作的副市长。他作为“旧知识分子”融入“新社会”的经历,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他本人以及那一辈读书人的绝佳个案。自20世纪30年代到2001年,先后有110多位作者参与到对李劼人的研究中。这些既存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李劼人历史形象的塑造。这些研究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其作品上,多属于文学评论性质;相比而言,从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对李劼人本人及其思想的研究尚不多见。其次,既存的研究多侧重1950年前的李劼人,对他1950年以后的言行思想,特别是其在新社会里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关注明显不够,至多是一些只言片语的回忆。

    ——摘编自雷兵《“改行的作家”:市长李劼人角色认同的困窘(1950—1962)》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李劼人历史形象塑造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李劼人的意义。
  • 28. 风雨大泽乡

    某校历史学社将组织演出历史剧《风雨大泽乡》。关于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编剧A同学以《史记陈涉世家》为蓝本撰写剧本。

    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发左(      贫苦农民)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今…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史记陈涉世家》

    社长B同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史记》的记载不可全信,并给出如下证据: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秦墓12座,其中第11号墓墓主人为一名“喜”的基层官员,随葬海量秦律竹简。其中《徭律》有如下记载:(译文)

    材料二: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铠甲。迟到3至5天,斥责;6至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罚一副铠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误,可免除本次征发。

    ——《秦律徭律》

    针对B同学的质疑,A同学进一步查找资料。他查找到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其它秦律,并对比4号墓墓主“衷”所随葬的在前线作战的兄弟“黑夫”和“惊”的两份家书(木牍)(以下译文)

    材料三:一家父子兄弟不同时征发兵役。

    ——《秦律戍律》

    在咸阳服役的,凭券向大内领衣;在其他县服役的,凭券向所在的县领衣。县或大内都按照其所属机构所发的券,依法律规定发给衣服。

    ——《秦律金布律》

    材料四:黑夫再次写信的目的是请家里寄些钱,再让母亲做件夏衣。信到后,母亲比较一下安陆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做整套夏衣,和钱一起带过来。要是贵,就只多送点钱就行,黑夫就在前线买布做衣服。信和衣物寄南方军营千万别寄错呀!

    ——黑夫家书(节选)

    钱和衣服,希望母亲寄五六百钱,好布至少二丈五尺。…我借了垣柏的钱都花完了,家里再不送钱来,必死无疑,急!急!急!

    ——惊家书(节选)

    1. (1) B同学要对材料一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应如何利用材料二进行论证?
    2. (2) 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材料说明。
    3. (3) 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请谈谈你对大泽乡起义原因的看法。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

    材料一: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

    1. (1) 在两则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 (2) 两则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叙述可信,为什么?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介绍,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克,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超过500克,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与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相比,本次发掘我们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站长介绍,本次发掘过程中,科技考古为含量非常大。1986年的发掘基本只用了碳14测年技术。此次除了碳14测年、有机物保护之外,还在玉石器保护、铜器保护等领域采用多项科技手段。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 (1) 据材料概括三星堆遗址及新发掘工作的特点。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利用历史遗迹、遗物“重现”历更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