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

更新时间:2022-10-25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 1. (2022高三上·聊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诗人在承担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

    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古人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应该也是我们当代诗歌所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优秀作品的应有之义和内在特征,更是一部作品的实践场域和素材源泉。诗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所体现的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在于体察时代、观照现实,发现和传播时代之精神、高尚之人格与生活之美好。为了保证自己身份和书写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既保证其成立,又保证其有意义。

    我们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写作姿态和文本立场,我认为写诗就是自我的修炼,诗人应当培养关心时代、关切人民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诗人抒写时代、体察时代,才可能在当代时空中拓展语言空间的充盈性,其作品也才会具有更加深切的现实影响力和生命纵深感。我们应该主动地深入现实、深入人民,真正用脚步去丈量大地,而不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勾勒想象。其次,关于新世纪诗歌对于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的处理,我认为诗人要对此保持某种“随意而警醒”的“凝视”。这段话的前半句来自张枣:“作为诗人,最理想的状态是,混迹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后半句来自朵渔:“一个诗人与他的时代不能过分契合,又不能过分脱节,而是要保持一种‘凝视’关系。”这都告诉我们在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时,既要深入时代和现代内部,去摸索和体察其内部的细微之处,同时又要能跳出其外,有距离地审视这个时代。只有这样包含着接纳与对抗、切近与疏离的审视,我们才既能保持审慎而清醒的认知,又能达到诗歌写作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写出切入这个时代的诗篇。

    (摘编自童作焉《新世纪诗歌写作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

    材料三:

    新诗的精神重建不是口号,而是呼唤我们诗坛曾有的但已经缺失了的精神内涵。诗歌有了精神,有了内涵,才会有新的面貌。在当下困顿的诗坛重提现实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为新诗重建找一条道路,使得新诗重建变为现实。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于现实主义。后者是一种创作方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强调的是冷静、客观地模仿现实世界,要“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而前者更强调一种姿态——批判、介入、关怀现实和责任的承担。因此,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后者指的是一种创作方法,前者指向的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属于叙事文学,而现实主义精神属于一切文学和艺术。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既不媚雅又不媚俗。现实主义精神不一定必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用暗示、反讽、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精神是超越一切创作方式的,它的具体写作方式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作品,都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精髓,诗歌也莫能例外。目前诗坛的困境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中国新诗要二次复兴,走出目前的低谷,必须进行精神重建,而笔者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其精神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要做到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的独立性相结合。写作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

    (摘编自令狐兆鹏《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需要及时介入现实,但作为文学概念的一种,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以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 B . 语言承担的使命是发现、记录和引领,诗人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当前的时代和生活的。 C . 材料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诗人要增强深入现实、关心时代和人民的主动性。 D . 针对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有不同意见,其提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概念与材料二中“现实关怀”的概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2. (2)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优秀的诗人要清楚现实的表面变化和内在演进,并及时介入;没有真正的介入,就没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B . 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代现实,才能将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表现出来,成就伟大的诗歌。 C . 现实主义精神比现实主义更强调积极介入的姿态,因此当代诗歌创作需要的是现实主义精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D . 我们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引导诗人走向当代诗歌的精神重建,但这并不否定诗人主体和诗歌创作的独立性。
    3.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写什么’和‘怎么写’,一个是写作立场和态度问题,一个是写作技术问题。要考虑‘怎么写’,更要考虑‘写什么’。” B . “诗歌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能够通过诗歌使心灵安静,抵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会认同,这体现了诗歌具有社会稳定功能。” C . “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中国诗坛没有缺席。” D .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力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官腔套话的侵蚀,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4.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诗歌回归现实能否改变目前诗坛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棘

    侯发山

    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但已经被他硬实实地踩出了一条路,其实,这儿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蓬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家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继续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老党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来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休息了一下。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每每想到儿子心里就一沉。

    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

    “爹……”

    “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说话,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儿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儿去世前,也是乡干部呢。

    “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任何人别想侵占!”

    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

    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䦆头换到了右肩。不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橘红,有的橘黄,虽然还不到成熟的季节,但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你的子女,都是你这个乡的子民。

    老党呢,似乎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长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

    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连衣服都没穿。

    老党心里爽快极了,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

    “你,不走了?”

    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说:“谁说我要走了?”

    “……”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似乎误会了儿子。

    儿子说:“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真的?”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而且还有大用处?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儿子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呵呵地笑着说:“乡长同志,是有大用处哩。”

    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

    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这里人会越来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原来是这样!”老党明白了。

    “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忙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

    “乡长……”

    “别乡长乡长的,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慈爱地拍着儿子坚实的肩膀,心里莫名的踏实。他的眼睛湿润了。

    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

    (选自《芒种》2020年第9期)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但已经被他硬实实地踩出了一条路”,充分表现出老党无怨无悔地对沙漠的付出与坚守。 B . 老党被溻湿的衣服像地图,然而他却喜欢这样的热天气;去种沙棘,路途越远,心里越高兴。矛盾的表述更见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义。 C . 文章中老党任乡长,认为种沙棘的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领土,这表明边境上基层干部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工作的奉献精神。 D . 老党的儿子最后留下来与父亲一起守护沙漠,主要是因为他看到了沙棘防风固沙之外的其他大用处,这可以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是环境描写,既写出沙棘的勃勃生机,也反衬了人物的焦急心情。 B . 文章主要采用了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这使故事情节紧凑集中,更有利于展现父子两代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启发读者对于代际传承的思考。 C . 文章中“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两处描写,为后文儿子说沙棘用处广泛,并决定留下来等内容埋了伏笔。 D . 文章整体是用平实质朴的风格来进行叙述,而结尾“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则含蓄隽永,使主题表达既深刻又丰富。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老党对儿子态度的变化过程。
    4. (4) 文章以“沙棘”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 3.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元氏知县。累迁南京礼部郎中。家居七年,起故官,督浙江粮储。天启初,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未上,陈中官侵冒六事。魏忠贤怒,以语侵内阁,留中不下。擢左佥都御史,疏陈兵食大计,规切内外诸司。吏部郎中徐大相言事被谪,抗疏救之。四年正月迁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杨涟劾忠贤,三俊亦上疏极论。寻署仓场事。太仓无一岁蓄,三俊奏行足储数事。忠贤尽逐涟等,三俊遂引疾去。

    明年,忠贤党张讷请毁天下书院,劾三俊,褫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明年春,三俊以建储入贺,力言:“愿保圣躬以保天下,收人心以收封疆。”帝褒纳之。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而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居七年,就移吏部。

    八年正月复当京察,斥罢七十八人,时服其公。旋上议官评、杜请属、慎差委三事,帝皆采纳。流寇大扰江北,南都震动,三俊数陈防御策。礼部侍郎陈子壮下狱,抗疏救之。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帝以阴阳愆和,命司礼中官录囚,流徒以下皆减等。三俊以文武诸臣诖误久系者众,请令出外候谳,帝从之。代州知州郭正中因天变,请举寒审之典,帝命考故事。三俊稽历朝宝训,得祖宗冬月录囚数事,备列上奏,寝不行。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麟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国变后,家居十余年乃卒。

    (选自《明史·郑三俊传》,有删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切内外诸司 规:相劝 B . 大臣大获 谴:贬谪 C . 至数百万 逋:逃亡 D . 备列上奏,不行 寝:停止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B . 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C . 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D . 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启初年,郑三俊担任太常时,上书指出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侵占贪污的种种罪行,使得魏忠贤十分恼怒。 B . 在吏部郎中徐大相因为上书言事被贬谪、礼部侍郎陈子壮下狱时,郑三俊都直接向皇帝上奏章救他们。 C . 郑三俊被重新起用后担任南京礼部郎中,监督浙江粮食储备的工作,后来代理仓场事务时又多次上奏朝廷有关粮储的事情。 D . 郑三俊曾两次参与对京官的考核工作,第二次考核京官时,他罢免了京城中七十八名不称职的官员,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公正。
    4.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

      ②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看,不称旨。

  • 4.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歌子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杜若洲 , 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中,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

    【注释】①杜若:香草名,又称“杜衡”。②霅(zhà)水:即霅溪,在浙江吴兴县,东北流入太湖。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泛流萤,明又灭”写词人在湖边看到的夜景:萤火点点,忽明忽灭。此处着一“泛”字,极写流萤之多。 B . “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这几句以萧萧的风声,凄清的笛声,反衬出湖边的寂静。词人眼前展现的是一望无垠、波光点点的湖面,都让作者沉醉。 C . 下阕“杜若洲,香郁烈”这两句作者通过想象微风送来杜若草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来表达自己闲适和惬意的心境。 D . “尽属侬家风月”表达的豪兴与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有异曲同工之妙。
    2. (2) 本词的景物描写颇具特色,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该词是如何写景的。
  • 5.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始祖鸟

    舒婷

    从垣古   俯瞰我们

    天空   它无痕

    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

    鸣禽中它哑口

    众鸟只是复杂地   模仿

    他单纯的沉默

    丑陋   迟钝   孤单

    屡遭强敌和饥寒

    毁灭于洪荒

    传奇于洪荒

    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

    因之渐渐明亮的是背景

    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

    用王冕似的名字

    将他

    铐在进化史上   据说这是永生

    没有自传   也不再感想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垣古俯瞰我们”,突出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展现始祖鸟深沉、独特的内涵。 B . “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是说丛林莽原被始祖鸟的翅膀遮住了,极写始祖鸟凌空展翅的气势。 C . “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因之渐渐明亮的是背景”既写了始祖鸟生命最后的情景,也对他进行了热烈的歌颂。 D . “用王冕似的名字/将他/铐在进化史上”的意思是用古人“王冕”一样的名字,把他写在进化史上。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坦古俯瞰我们”,采用了时空倒置的手法,使诗歌显得更含蓄、更抒情、更富想象力。 B . 诗中用“俯瞰”“沉默”“迟钝”“孤单”等一系列词语,将始祖鸟拟人化,表明对始祖鸟的肯定。 C . 诗人用第三人称,是为拉开“始祖鸟”与诗人、与读者的时空距离、情感距离,突出始祖鸟的原始、久远。 D . 诗歌描绘了“凌空展翅图”“走向永生图”“永生图”三幅画面,都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的沉重感。
  • 6.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中指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介意和焦虑的句子是:“。”
    2. (2) 孟子认为,即使是乞丐,也有自己的尊严,“”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3. (3) 《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同志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
二、语言文字运用(21分)
  • 7.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 , “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_____,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

    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丝丝传到耳……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听,隐约的,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懊!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她从遥远的土层深处_____。当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倏然滑过,冰凌刚刚消融的土地,被地气一熏,身子松软,山冈上立刻“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夏时节,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腾起一阵阵、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见,那正是我们平日看不到的地气!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着,揉搓着,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_____几分朦胧与神秘。

    许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华,转向抗拒甚至恐惧城市的繁华,喜欢_____的乡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庄稼的田园风光。一句话,那是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耳聪目明  升腾上来  隐隐约约  鸡犬相闻 B . 耳目一新  升腾上来  隐隐约约  鸡鸣犬吠 C . 耳聪目明  传导而来  时隐时现  鸡犬相闻 D . 耳目一新  传导而来  时隐时现  鸡鸣犬吠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 B .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要求必须把鞋脱了 C .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 D .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必须要求先把鞋脱了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8.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①    , 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无论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节能低碳产业,还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②   。科技创新和应用已经深度介入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各个环节。

    提到生态,人们往往想到自然山水,其实作为人类主要生活空间的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区域。人们经常把生态城市看成园林城市、绿化城市,但这些只是生态城市的部分表现。城市的生态建设不仅是出于美化的需要,③    , 应该让生态融入城市而不仅是点缀城市,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中国智能、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营造更美丽的山水家园,建设更美好的人类生活。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三、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赞美青苔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读过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想?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