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16分)
  • 1. (2022八上·长顺月考)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2022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遨游浩瀚,逐梦九天,科学 tàn suǒ 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运动健儿们凭借着对体育事业的执着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冬奥的赛场上迸溅出一朵朵灿烂的火花;全国上下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树起一道道屏障,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 2.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凶恶的敌人锐不可当,向我军阵地扑来。 B . 早在 20 年前,他们尝试种植菌菇,从白手起家到如今,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C . 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消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D . 如果我们犯错了,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我们。
  • 3.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达了作者对获奖者崇高的敬意。 B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文章写南京的变化,突出和平的珍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C .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D .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文章在平实朴素的表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 4. (2022八上·长顺月考)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 (1) ?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2. (2) 《三峡》中,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
    3. (3)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率先逆行出征,奔赴抗疫一线,他的精神让我们想起《龟虽寿》中的诗句:“。”
    4. (4)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 的经验。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二、阅读能力(33分)
  • 5.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 .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小说,塑造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光辉形象。 C . 《红星照耀中国》使用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 D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亲自采访写成的一本书。
  • 6. (2022八上·长顺月考)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他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他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

    上面的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选段中的他是 ,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的精神品质是

  • 7. (2022八上·长顺月考)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后车座筱琴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

    ②憋了一天的眼泪再也止不住落下来,我给妹妹发了一个拥抱的表情,妹妹回复我:“姐,今天我没落泪,你一个拥抱,我的眼泪就忍不住了。”

    ③凝视着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般涌过来,漫过心海。

    ④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的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曾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因为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甜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贪吃,不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出去。就为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⑤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着他的劳苦,还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⑥父亲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带上我们其中的一个,去的时候我们坐后车座,回的时候后车座上放满了种子和农活用具,我们就被父亲放到了前车梁上。一条土路顺簸下来硌得屁股疼,却挡不住我们的开心与快乐,因为我们的衣兜里揣着父亲给的糖果。

    ⑦父亲偶尔会带着我去邻村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就站在后车座上,父亲怕我掉下来,便一边看电影,一边牢牢地环住我的腰。我看着看着就趴在父亲肩头闭上了眼睛,回来的时候后车座空了,父亲一只手抱着我一只手握车把,我早已睡得像小猪一样了。

    ⑧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我去考试。父亲换上雪白的衬衫,穿着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蹬着,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⑨等到去镇上读了中学,我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被换成了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接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放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是两个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等我吃完就再塞给我。看我吃得满口流油,不忘取笑我:“哎呀呀,这吃相,这闺女以后肯定嫁不出去了!”我才不管,骄傲地再咬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⑩结婚后,我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便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便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黄豆……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地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还带这些东西,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蹬上自行车不就到了吗!”我鼻子酸酸的,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和父亲一起回家……

    ⑪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宽敝,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的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⑫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后车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悄悄地离去了。至今,那辆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相依相偎,一起默默地被停放在老院里。

    ⑬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后车座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的后车座除了载着一家人的生活,还载着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 B .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C . 文章第⑨段的“香喷喷”“洒满芝麻”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的。 D . “我”到镇上读中学以后,父亲为了方便给“我”送东西,把破自行车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
    2. (2) 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都说“父爱如山”,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亲说?
  • 8. (2022八上·长顺月考) 现代文阅读

    那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

    冯文超

    ①那曲铁路公寓的正前方是广袤辽阔的羌塘草原。现在是冬天,枯草苍黄,寒风扬起积雪,一派萧索气息。这里一年中大多时候和风雪相伴,天暖的时节很短暂,到了七八月,草滩上才会出现绿色。

    ②她,叫丹增卓嘎,是那曲铁路公寓的服务员。她个子不高,面目清秀,胸前佩戴一个小小的证章,上边写着铁路单位的名称,还有一朵花瓣粉红、金蕊灿灿的花,很是醒目。“这是什么花?”见我诧异,她笑意盈盈地解释道:“这是格桑花标志,我们公寓正在打造高水准的‘格桑花服务’。”

    ③哦,格桑花,那是吉祥、美丽、幸福的象征。

    ④公寓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给这条铁路上来往的火车司机送饭。这个活可不一般,因为公寓离火车站远,时常还要深夜里送。公寓的服务员都是女的,她们乘皮卡车,顺着109国道去车站,途中有个大坡经常积满冰雪,滑溜溜的,玻璃一样。汽车开不上去,两个女服务员就提着保温箱往上爬,不小心就会哧溜一下滑下来。火车在那曲只停留短短几分钟,她们决不能误点,否则火车司机就吃不上热饭菜。人是铁,饭是钢,跑了几百里路的火车司机,需要增加热量。

    ⑤羌塘草原的夜晚真是冷,天寒地冻,常常狂风飞雪。但是这么多年来,她们没有迟到过一次。这里靠近唐古拉山,海拔四千五百米,空气缺氧使人走路多了都气喘吁吁的,何况是跑。随着西藏的经济发展,来往火车增多了,她们一天要送十多次。这是个很辛苦的工作,这些女孩子送饭走出的路,连在一起,恐怕比这条青藏铁路还长吧?

    ⑥公寓还有个任务,是接待住宿的铁路乘务员。由于海拔高,气候差,乘务员身体消耗大,有时也会胃口不好,心情急躁。要想把服务做到位,还得花不少心思。短暂的夏季总算来到羌塘草原了,草绿了,朵朵格桑花开放了,红、蓝、白、紫,纷繁一片。百灵鸟鸣叫着,清澈的那曲河唱着欢乐的歌。一场雨后,草里钻出许多可爱的蘑菇。几个服务员去几公里外的草滩上采蘑菇,这里的黄蘑菇圆圆的,厚实好吃,采回来洗净加肉馅给乘务员们包饺子,香气诱人,大家给起了个名,叫“一口香”。来公寓的乘务员,进公寓餐厅就喊“:有一口香吗?”服务员笑说:“上次你们吃完了,等下雨再去采,再给你们包。”

    ⑦这里缺氧,乘务员来到公寓,还要安排他们吸氧。虽然每个房间里都放有氧气瓶,但最好的还是天然氧吧,对身体更有益。女孩子们学习其他地区经验,建天然绿色氧吧。但是这里的土质不行,属于高原冻土层,长不了树木,种花更不行。她们竟从拉萨拉来了几汽车黑土,居然把绿色氧吧建了起来。这儿冬天很长,空荡单调的久了,到这里坐坐,竟然可以望见_______绿色,呼吸呼吸这______绿意,比在房间里心情要好很多。乘务员都喜欢到这里午睡,他们躺在摇摇椅上,那一大片_______绿色慢慢覆盖他们的梦境。

    ⑧他们一定梦见那朵朵美丽的格桑花了吧?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结合上下文,在第⑦段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清芬的    久违的    温柔的 B . 久违的    温柔的    清芬的 C . 温柔的    清芬的    久违的 D . 久违的    清芬的    温柔的
    2.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目“那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一语双关,既指草原上的格桑花,又以花喻人,赞美了公寓服务员群体。 B . “这条天路”指的是川藏铁路,公寓服务员、火车司机、乘务员都是天路上的普通劳动者。 C . 文章结尾以设问作结“,他们”梦见美丽的格桑花指的是那曲铁路公寓的服务员丹增卓嘎。 D . 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火车司机、乘务员的舒适与公寓服务员的辛苦对比以表现主题。
    3. (3) 文中那曲铁路公寓的服务员们要打造“高水准的格桑花服务”。结合全文内容,你认为她们体现出“高水平”了吗?说说你的理解。
  • 9. (2022八上·长顺月考) 古诗文阅读

    于令仪诲人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居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尔贫甚,负十千以归,恐为逻者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忍经·称为善士》)

    【注释】①曹州:今山东菏泽地区。②市井人:商人。③长厚:厚道。④忤:违背,抵触。⑤十千:即一万钱。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居子也 B .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居子也 C .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居子也 D .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居子也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得十千足以衣食(购买) B . 如其欲之(和) C . 恐为逻者所(盘问) D . 为良民(终于)
    3. (3) 于令仪诲人有什么特别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阐述。
  • 10. (2022八上·长顺月考) 诗歌鉴赏

    陆浑山庄
    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注释】①陆浑:地名,在今河南省嵩县。②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③岩耕: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④野人:泛指村野之人。

    1. (1) 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叙事抒情,其中亦含景致,运用正面描写说明了陆浑山庄的清幽超尘。 B . 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 C . 将鸟自呼名与野人的殷勤相问对举,使山野自然平添一重人情之美,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 D . “去去”两个叠字具见作者不可遏制的急切情态,表明了要与官场决裂、只求独善己身的决心。
    2. (2) 请结合诗句内容说一说,诗人笔下的生活充满哪些令人向往的“乐”。
三、语言运用(8分)
  • 11.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在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我们正在排队,这时后面的人借口着急想要插队。你对这样的人委婉地劝说。

    A . 你还有没有一点儿素质?难道不知道要排队吗? B . 大家都在按秩序排队,怎么就你那么着急? C . 大家都在按秩序排队,如果你实在等不及的话,就到别的检测口去吧。 D . 请不要着急,我们按秩序排队检测,很快就会轮到你的。
  • 12.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面是漫画《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作品的内容及寓意。写作提示:紧扣画面描绘其内容;语言流畅通顺;不少于 80 字。

    《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

  • 13. (2022八上·长顺月考) 在“学生该不该穿校服”的辩论赛上,反方认为不必穿校服。其理由是校服呆板,中学生是时代新人,各方面都应紧跟时代潮流,包括着装。如果你是正方辩手,对此你将如何反驳?(100 字左右)
四、写作能力(40分)
  • 14. (2022八上·长顺月考)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心与心沟通的纽带。回首我们成长的历程,总有一些眼神让我们刻骨铭心,甚至给我们震撼的力量。浮躁的时候,爸爸的眼神让我们警醒;失落的时候,妈妈的眼神给我们力量;怯场的时候,老师的眼神使我们自信;苦恼的时候,同学的眼神令我们振作……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的眼神?

    请以“难忘的眼神”题,写一篇 600 — 700 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① 这一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难忘”和“眼神”。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印象深刻,意义重大、刻骨铭心,甚至给我们震撼的力量,才会难以忘怀。“眼神”,就是眼睛的神态。可以是喜悦、亲切、慈祥、纯洁、期盼、慈爱、坚毅,也可以是迷茫、暗淡、忧伤、抑郁、愤怒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能窥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而,此题的意图是要求写作者透过“眼神”这一窗口,表达对方心理的揣测,进而借这种神态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在写作时,选择给自己影响最深的那个“眼神”,刻画曾给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叙写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个故事;② 充分阅读所给材料,重点展开细节描写;③ 内容健康,文体明确;④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