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2-11-17 浏览次数:7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B . 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C . 法拉第是第一个提出“场”的概念来研究电现象的科学家 D .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两种,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2. 如图所示,水平弹簧振子沿x轴在M、N间做简谐运动,坐标原点O为振子的平衡位置,其振动方程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间距离为10 cm B . 振子的运动周期是0.2s C . 时,振子位于N点 D . 时,振子具有最大速度
  • 3. 一根足够长轻质细绳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固定,用手握住细绳右端的A点,垂直于绳在地面上完成一次全振动,绳形成如图所示波形。从手刚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刻开始计时,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绳上B点振动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4. 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0.4m/s,两个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波源的振幅均为2cm。如图所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x=0.5m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质点M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 B . t=1.75s时,质点P、Q的位移均为2cm C . t=0~2s时间内,质点M经过的路程为32cm D . t=2.5s时,两波源间振动加强的点有7个
  • 5. 光纤通信采用的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其侧截面如图所示,一复色光以一定的入射角(i≠0)从轴心射入光导纤维后分为a、b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内芯材料中a的折射率比对b的折射率小 B . 入射角i由逐渐增大时,a单色光全反射现象先消失 C . 从空气射入光导纤维,a、b单色光的波长都变长 D . 在内芯介质中a单色光的传播速度比b单色光大
  • 6. 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则(  )
    A . 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不等 B . 将双缝中某一缝挡住,则屏上一切条纹将消失,而出现一亮点 C . 将双缝中某一缝挡住,屏上出现间距不等的明、暗条纹 D . 将双缝中某一缝挡住,屏上的明、暗条纹位置不变,但亮度减半
  • 7. 小明同学学习了静电除尘之后,走进物理实验室制作了一个静电除尘装置。在一个没有底的空塑料瓶上固定着一根铁锯条和一块易拉罐(金属)片,把它们分别跟静电起电机的两极相连。实验时,在塑料瓶里放一盘点燃的蚊香,很快就看见整个透明塑料瓶里烟雾缭绕。然后当把起电机一摇,顿时塑料瓶清澈透明,停止摇动,又是烟雾缭绕。关于以上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室内的空气湿度越大,实验效果越好 B . 锯条换成同宽度的金属直尺效果更好 C . 起电机摇动前,需先让烟尘颗粒带上电荷才能做成功 D . 若锯条接电源负极,金属片接正极,则这些烟尘附着在金属片上面
  • 8. (2022高一下·景德镇期末) 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处的场强大小为 , 在处的场强大小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 B .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C .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 D .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二、多选题
  • 9.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在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的周期为6s B .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 C .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m D . 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小于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
  • 10.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
    A . 在空旷的山谷大喊能听到回音 B . 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C . 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 D . 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 11. 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 同海市蜃楼具有相同的原理,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造成的 B . “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 C . 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 D . 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
  • 12. 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许多应用。如图甲所示是利用光的干涉检查某精密光学平面的平整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上板是标准样板,下板是待检查的光学元件 B . 若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宽 C . 若出现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凸起 D .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丁中的牛顿环,得到的条纹是随离圆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窄的同心圆环
  • 13. 电子表的显示屏利用了液晶的旋光性,当液晶上不加电压时,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这就是液晶的旋光性,如果在液晶上加上电压,则旋光性消失。有一种电子表的显示屏是透明的,而在显示数字时,数字的笔画处不透光,则关于该显示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下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B . 上下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C . 笔画处为透明电极,因此加上电压时变为不透明的 D . 笔画处没有电极,其余部分为透明电极
  • 14. 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45°的绝缘斜面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B沿以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P点移至A正上方的Q点处,已知P、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和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B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一定逐渐减小 B .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定一直增大 C . 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 D . 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可能一直增大
  • 15.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 M、N,分别固定在A、B两点,O为AB连线的中点,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在CO之间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关于此后小球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离O点的最大距离不断增大 B . 若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O点时的速率不断增大 C . 若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减小 D . 若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三、实验题
  • 1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直角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他们先在白纸上画出三棱镜的轮廓(用实线△ABC表示),然后放好三棱镜,在垂直于AB的方向上插上两枚大头针 , 在棱镜的左侧观察,当的像恰好被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 , 使挡住像,再插上大头针 , 使挡住的像。移去三棱镜和大头针,大头针在纸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 (1) 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2. (2) 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可得该玻璃的折射率n =
    3. (3) 若实验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虚线处,而测量时仍将△ABC作为实验中棱镜所处位置,根据光路图用量角器量出AC面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出该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17. 某学习小组要用双缝干涉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为测量该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宽度,各仪器安装位置如图所示,图中A为滤光片,B为(填“单缝”或“双缝”)。
    2. (2) 在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条纹时:

      ①观察到较模糊的干涉条纹,可以调节拨杆使单缝和双缝平行,从而使条纹变得清晰。

      ②要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需将毛玻璃屏向(填“靠近”或“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3. (3) 下列图示中条纹间距表示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B . C . D .
    4. (4) 在实验前已获知的数据有双缝间的距离d和双缝与毛玻璃屏之间的距离L,通过测量头观察到第N1条亮条纹的读数为Y1 , 观察到第N2条亮条纹的读数为Y2 , 请写出计算该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
四、解答题
  • 18. “消失的硬币”是一个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的魔术,为了说明其物理原理,我们将其模型简化如图甲所示,在一个方形玻璃容器内部左侧底端放置一个大小可忽略的硬币,容器宽度 , 容器深度 , 当向容器中加入的水时,从容器右上角恰好能透过水面中点看到硬币。

    1. (1) 求水的折射率
    2. (2)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 , 当光线从硬币出发,从水中射入玻璃内壁后,再次从玻璃射出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将无法从玻璃射出,特定视角的人将无法透过玻璃观察到硬币,若要光线在玻璃与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如图乙所示,已知玻璃杯的玻璃厚度为 , 求光线在从玻璃界面射向空气时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在玻璃内壁、外壁入射点的竖直距离。
  • 19.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5.0×105N/C,虚线是电场的上边界。电场上方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面成θ=45°角的绝缘直杆AC,其下端(C端)在虚线上,距地面高度h=3.0 m。有一质量为m=0.5 kg,带电量q= -1.0×10-5C的小环套在直杆上距C点m,由静止释放小环。取g=10 m/s2 , 求:

    1. (1) 小环在C点的速度vC;
    2. (2) 小环落地点距C点的水平距离。
  • 20. 图中AB是绝缘水平面上相距的两点,AB间存在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一带电量 , 质量的绝缘滑块Q静置在A点,滑块Q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用长的轻绳将不带电质量也为m的小球P悬挂在A点正上方的O点,保持绳子绷紧,将P球拉至与点O等高的水平位置,如图所示。现给P球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 此后P球与Q发生碰撞都交换速度。整个过程没有电荷转移,P、Q体积大小均可忽略不计,轻绳不被拉断。()求:

    1. (1) P与Q第一次碰撞后瞬间,P与Q的速度大小;
    2. (2) P与Q第一次碰撞后,滑块Q离A点的最远距离;
    3. (3) 若场强E可变,试讨论在轻绳不松弛的前提下,滑块Q在AB段滑行的路程与电场强度E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