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Co ②Al3+ ③④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CO中是否含有H2 | 将气体点燃 |
B | 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 |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
C | 除去CO2中的CO | 通入氧气再点燃 |
D |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用燃着的木条 |
A.锥形瓶 B.烧杯 C.集气瓶 D.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4g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镁(Mg)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最早制得少量的镁。
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工业上主要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金属镁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除照明弹里有镁粉外,燃烧弹里也装有镁粉。每架飞机的外表是用耗费近半吨镁的铝镁合金制成的。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镁产量就成了战争的晴雨表和指示剂,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金属”。
如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填离子符号)。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填“变深”“变浅”或“不变”)。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说出一点即可)。
如图2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①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填“从右往左”或“从左往右”)依次变红。
②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③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不正确操作可能是,过一段时间后,脱脂棉上的红色又变淡,可能的原因是。
如图3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④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 乙组 | |
实验方案 (反应后略)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有蓝色沉淀生成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 | 猜想2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