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53分)
  • 1. (2022八上·铜仁月考) 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diàn)

    锐不可当

    痛疾(è)

    B . 然(qiǎo)

    屏息敛声

    高歌(háng)

    C . (sāi)

    筋疲力尽

    藏污纳(gòu)

    D . (shāng)

    杳无音信

    丑陋可(zèng)

  • 2. (2022八上·铜仁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论其流传之盛,也可说是永垂不朽了。 B . 昆仑山,又好像顶天立地的男儿,铮铮铁骨,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 C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 他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一提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就哑口无言,慷慨激昂
  • 3. (2022八上·铜仁月考)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共中央、国务院 11 月 3 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B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C . 企业需要便捷易用的平台,以便专注于应用开发,加速产业创新。 D .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多次安全宣讲。
  • 4. (2022八上·铜仁月考)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具有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的特点。消息的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四联,一般中间两联对仗。曹植的《梁甫行》即为一首律诗。 C .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写于 1926 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D .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两文题目中尾字“书”即书信,在信中,两文作者都与友人分享了对美景的欣赏和感受。
  • 5. (2022八上·铜仁月考) 下列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张一直挂念着被表弟借走的航船模型,他忍不住打了个电话:“你何时把它奉还给我?” B . 小方是我的好朋友,她毕业时送我的礼物——一本精美笔记本,我一直惠存着。 C . 李老师说:“你们把写好的文章放在这吧,等我忙完了手头的事情,我会一一斧正的。” D . 张教授见到李教授说:“我最近出版的拙著您读了吗?”
  • 6. (2022八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张岱)

    【乙】王子猷①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

    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雪夜访戴》刘义庆)

    注释: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③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冲。招隐:田园诗名,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④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⑤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州。

    1. (1) 下列各组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夜大雪,眠觉 , 开室命酌酒(眠觉:睡着) B . 四望皎然 , 因起彷徨(皎然:洁白光明的样子) C . 毳衣炉火(拥:裹、围) D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客:客居)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 . 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B .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 .  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D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小石潭记》)
    3. (3) 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在写影子、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时用了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B . [乙]文语言简练隽永,能紧紧抓住主旨极省笔墨地叙写故事,刻画人物。全文仅百来字,却几经波折。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会友、突返、答问,王子猷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 C . [甲][乙]两文,无论是雪夜独往湖心亭,还是雪夜访戴,都表现了人物傲岸自恃的情怀,是文人独立不羁精神的表现。 D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4.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 7. (2022八上·铜仁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1)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东皋薄暮望,。(王绩《野望》)
    2.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3. (3)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三峡》)
  • 8. (2022八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

      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 9. (2022八上·铜仁月考) 名著阅读

    【甲】有这样一位外国记者,他在遗愿中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所以他骨灰的一半被安葬在北京大学即前燕京大学的校园里。

    【乙】抗战时期,有一位美国记者来到了中国。当时有很多人都对他抱有怀疑,觉得他怀有不轨之心,可是毛泽东却不这么认为,他敞开心胸,以诚信待人,而这位记者也以诚信回报。

    1. (1) 【甲】【乙】两段材料中提到的这位外国记者是 (人名),他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成为(体裁)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2. (2)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

      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作者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3. (3) 作者说这一本书“是我写的”,又说“也不是我写的”,你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序”摘读卡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 , 这是真的……

      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上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 , 而是……

二、(35 分)
  • 10. (2022八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下列小题。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董峻)

    ①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②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监测表明,拦河大坝及泄洪消能、引水发电、通航及茅坪溪防护工程等主要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机电系统及设备、金属结构设备运行安全稳定。

    ③防洪方面,从蓄水至2020年8月底 , 三峡水库累计拦洪总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70000立方米每秒,经过水库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④发电方面,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输变电工程承担着三峡电站全部机组电力送出任务。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电力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⑤航运方面,三峡工程显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条件,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2011年首次突破1亿吨,2019年达到1.46亿吨。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⑥水资源利用方面,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下泄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补水2267天,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

    ⑦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至2020年8月底 , 三峡电站发出的优质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⑧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工程共搬迁安置城乡移民131.03万人。验收结论显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移民迁建区地质环境总体安全,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1. (1) 请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切的标题。
    2. (2) 请结合全文内容,写出首段中“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两个短语的内涵。
    3. (3) 文中画线短语“至 2020 年 8 月底”反复出现是否重复,可否去掉后面几个?请有理有据地谈谈你的观点。
    4. (4) 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华社北京 11 月 1 日电(记者董峻)”为消息的电头,也称“消息头”。 B . ①—②段为消息的导语部分。③—⑦段为消息的主体部分。 C . 从结构上看,这则消息没有“新闻背景”部分。 D . 消息主体部分运用了大量数据,体现了消息“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
  • 11. (2022八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老师沈从文

    汪曾祺

    ①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②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③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④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在那时,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⑤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⑥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后来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 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新村,每星期上课,进城住两天。文林街二十号联大教职员宿舍有他一间屋子。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

    ⑦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 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上“上官碧”的名字。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 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 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⑧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 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 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⑨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 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⑩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

    1. (1) 回忆性散文主要用典型事件来回忆人物。汪憎祺在选文中回忆了沈从文老师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2. (2) 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常常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评价过去的人和事。对于沈从文老师教创作的方法,汪曾祺是如何评价的?
    3. (3) 回忆性散文往往饱含深情,请你品味下面句子中的情感。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4. (4) 本文与《藤野先生》同为回忆“老师”的文章。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阐述你对这类回忆性散文“写作意图”的认识。

      知识卡片:写作意图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即作者创作作品的目的,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 12. (2022八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宗姨的元宵

    陈柏青

    七岁那年,因为母亲的离去,我的家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失去亲人的痛苦,乡下孩子初到城里的陌生与恐慌,猛然间一起冲击着一颗还未坚强起来的幼小童心,因此,那时的我是如此的孤单和无助。

    城里的新家是爸爸单位分的一个小院落,右侧的院墙外是一条马路,左边是一个四口之家,女主人姓宗。

    那天我和爸爸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听到有人喊“陈哥!”我和父亲抬头看,一个短发,三十岁上下中等身材的女子站在门口,有些拘谨而温和地笑着。父亲迎上去和她寒暄,吩咐我喊她宗姨。第一眼,宗姨是那种站在人群里很难被发现的样子。

    宗姨不太爱说话,我们碰见,她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父亲出差或者下乡的时候, 就会把我托付给她。她是个热心的人,即使父亲在家,她做了什么好吃的,也常常喊我。她的个子矮,每每砖墙之上只看见她一双笑吟吟的眼睛,一只胳膊伸过墙来,手里高举的碗里装着饺子、馅饼、年糕之类。

    搬来的头一个元宵节,正赶上父亲下乡赶不回来。那天回来,我自己一个人对着一罐子饼干,想到同学暖暖的充满温馨的家,想到同学和妈妈亲昵撒娇的样子,我的眼泪涌上来。尽管面前杯子里的开水冒着热气,可心里从内到外都凉飕飕的,冰冷从家的各个角落向我包围过来。窗外是后院人家门口挂着的红艳艳的灯笼,在风里滴溜溜地转 , 间或传来的鞭炮声也带给我几许凄凉的滋味。

    我独自一人坐在浮尘满目灰落落的家中,一会想妈妈,一会怨爸爸,一会感叹自己命运,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冷旷的家中只听见我一个人的低声抽泣。正在这时,门一响,有人喊我的小名,我抬头一看,是宗姨,我站着愣在那里,她一边往桌子上摆着饭盒,一边拉我坐。看见她熟悉温和的笑脸,我像见到亲人般莫名的委屈,眼泪又涌上来,宗姨为我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别哭了,傻丫头。”当她把我搂在怀里时我哭得更凶了,她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自己擦眼泪,嘴里埋怨着我爸爸。那一刻,我恍惚觉得母亲又回到了我身边,我真想一辈子就这样靠在她温暖的怀里哭尽心中的委屈。

    宗姨劝好了我,便摆开饭盒为我夹元宵,也许是真的饿了,也许是那天的元宵格外的香甜,我一连吃了好几个,觉得整个心都被这种温暖的香和甜填得满满的。她一边看着我吃,一边给我讲笑话,不时逗得我哈哈大笑。那一年元宵节的元宵,是母亲去世后我吃得最香的一次,以后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元宵。

    后来爸爸工作变动,我们就联系不上了。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年。有一天爸爸打电话问我,“你还记得宗姨吗,咱们的老邻居?”一张温和的笑脸浮上脑际,我脱口而出, “怎么不记得?她现在怎么样?”父亲叹了口气,“你宗姨没了,我也是才听说。”我的心一下空落起来,仿佛什么珍贵的东西丢失了的感觉。

    每年的元宵节,一闻到汤圆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她,在那个孤单的元宵之夜带给我快乐的宗姨。

    元月的大红灯笼还会挂起,鞭炮还会响起,吃着香香的汤圆却少了这样一位善良可亲的人。

    对这个世界有些人也许真的轻如鸿毛,可在另一些人的心里,她们纯朴善良的一个小小举动,却会带来一生的温暖。

    虽然这种感激,从未有机会说出口。

    1. (1) 在“我”眼里,宗姨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含义。
    4. (4) 和宗姨的相识使“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三、作文(共65分)
  • 13. (2022八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倡议书

    针对近期在学校食堂有浪费粮食的现象,请你以阳光中学九年级(1)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师生注意节约粮食。发起倡议时间为 2017年3月10日。

  • 14. (2022八上·铜仁月考) 请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的缺感,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因此,佛陀说:一个人战胜了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

    ——林清玄《木炭与沉香》要求:①请自拟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