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6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4·吉林模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久前推出了《中国考古大会》节目。其中有一场“探秘东方人类的故乡——周口店”直播活动。以下直播活动中,我们可以用作对北京猿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是(    )
    A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导览图 B . 博物馆讲解员下发给学生的任务单 C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有关新闻报道 D .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石和烧骨
  • 2. (2022七上·海南月考) 通过学习中国远古时代的历史,你如果要继续深入研究原始人类和北京人等,最需要用到下列哪种类型的资料(    )
    A . 文字记录 B . 神话传说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现
  • 3.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可能做哪些事情?(    )

    ①挖掘水井    ②用骨针缝制兽皮围裙

    ③用磨光的小石珠、贝壳等来美化自己    ④能把骨头、石头钻孔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2022七上·海南月考) “1930年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批石器、骨器、角器,还出土了一批穿孔的兽牙、海蚶壳、钻孔的石珠和小砾石等装饰品。”材料表明山顶洞人(    )
    A . 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 B . 已经有了审美的意识 C . 手工制造业已达到发达水平 D . 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 5. (2022七上·海南月考)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观察下面一组石器图片,据此可知,当时的原始居民(    )

    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 .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 以捕鱼狩猎为生 C . 过穴居野外生活 D . 会人工种植水稻
  • 6. (2023七上·紫金期末) 某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大量的稻谷、稻叶、木屑、纺织工具(如骨针、纺轮、梭形器)及纺织品(如编织的苇席),还有大量干栏式建筑。据此推断,该遗址应位于下图中(    )

    A . B . C . D .
  • 7.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大约距今四五千年,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的核心地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A . 历史悠久,延续至今 B . 集中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C . 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 . 具有冲突与融合的双重趋势
  • 8. (2024七上·永定期末) 促使我们的原始先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 族群部落壮大 D . 学会建造房屋
  • 9.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在内蒙古兴隆洼发现的距今八千多年的遗址中,挖掘出成排的房址,周围有2米宽的壕沟,出土了大量炭化黍粟的标本和石铲、石磨盘等工具,以及鹿角、兽骨。由此可以证明兴隆洼的原始居民(    )

    ①已经筑屋定居    ②建立了村落    ③以农业为主    ④以狩猎为主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0.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在半坡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许多开垦耕地用的石斧、石铲,收割庄稼用的石镰、石刀等;在河姆渡遗址,发现许多骨耜,可以用来翻地,这些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    )
    A . 原始农业状况的重要依据 B . 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依据 C . 早期人类进化的重要依据 D . 早期文字形成的重要依据
  • 11. (2022七上·海南月考)   2019年5月30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烈山脚下隆重举行。举行此次拜祖大典,是因为黄帝和炎帝(    )
    A . 治水有功 B . 建立了夏朝 C . 实行了禅让制 D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12. (2022七上·海南月考) 某同学制作了一幅炎黄时期战争的示意图(如图),其中表示阪泉大战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2七上·海南月考)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 . 盘古开天 B . 炎黄传说 C . 嫦娥奔月 D . 禅让传说
  • 14. (2024九下·乐平期中) “栉风沐雨”形容的是人经常在外不顾风雨的辛苦奔波,它最初指的是我国古代一位传奇人物“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请问,这个成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传说(    )
    A . 炎帝的传说 B . 黄帝的传说 C . 禅让的传说 D . 大禹治水的传说
  • 15. (2023七上·任泽期中) 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

    A . 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 . 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 . 诸侯内乱
  • 16.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商代前期经常迁都,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    )
    A . B . 镐京 C . 阳城 D .
  • 17. (2022七上·海南月考) 据古书记载:周公“装制天下,立七十国”。“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该政治格局源于(   )
    A . 禅让制 B . 王位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 18.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公元前770年,我国进入东周时期,请问公元前770年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
    A . 8世纪70年代 B . 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C . 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D . 公元前8世纪80年代
  • 19.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它的公民政治热烈而开放,人们在闹市高声谈论本邦事务,争执关于战争法律等话题……而在东方政治里,如此被励参政要罕见得多,人们首先被要求忠君和顺从。”材料体现了“它”区别于古代东方文明之处是(    )
    A . 政治民主 B . 法律完备 C . 君主专制 D . 崇尚战争
  • 20. (2022七上·海南月考) 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下列选项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的古代国家是(    )
    A . 2世纪的罗马帝国 B . 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C . 7世纪的日本国 D . 8世纪的中国唐朝
二、综合题
  • 21. (2022七上·海南月考) 材料一: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

    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等遗存。
     

    【图片中的历史】


     

    【史书中的历史】

    材料二:“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探究中的历史】

    1. (1) 请结合材料一的第一段材料,观察下面示例:

      发现:一些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

      请你根据这一思路,结合第二段、第三段的内容,完成有关发现和推论。

      第二段:

      发现:

      推论:

      第三段:

      发现:

      推论:

    2. (2) 观察图1,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石器。所以我们说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
    3. (3) 图片2为北京人用火想象图,你能说出当时火的用途有哪些吗?
    4. (4) 根据材料二中“轩辕”指谁?根据材料二“轩辕”在几次战役中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是什么?(在材料中找答案)
    5. (5) 通过以上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举出两例。
  • 22. (2022七上·海南月考) 根据材料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四: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
    2. (2) 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3. (3) 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4. (4) 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 (5) 材料四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 23. (2022七上·海南月考)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材料四:“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五:“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
    2. (2) 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4. (4) 由材料四反映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5. (5) 据材料五,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