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 1.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自古就有尊荣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碰,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很浓厚的“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琴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就要求我们倡导尊祭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管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⑥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二

    ①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于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境。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②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越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援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域《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是由于古代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的工艺如瓷器、丝绸、家具等的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B .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追求在坚守中突破,能够为制造业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C . 只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就能消除社会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 D . 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工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都体现了工匠精神,我国古代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也非常浓厚。 B . 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仍需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 C . 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D . 两则材料话题相同,但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内涌,,材料二侧重阐述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3. (3) 材料一说“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 2.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II

    孕妇和牛

    铁凝

    ①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②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肯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她的吆喝在寂静的旷野显得悠长,传得很远,好似正和远处的熟人打着亲热的招呼:“嘿!”远处没有别人,黑只好独自响应孕妇这恼,它忙着又啃两口,才溜出麦地,拐上正道。

    ③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缕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仿佛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做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专心走路的黑弄得挺惊愕。黑停下来,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而孕妇早已走到它前头去了,四周空无一人。黑直着脖子笨拙而又急忙地往前赶,却发现孕妇又落在了它的身后。于是孕妇无声地乐了“黑-呀!”她轻轻地叹着,平原顿时热闹起来。孕妇给自己造出未一点儿热闹,觉得太阳底下就不仅是她和黑闲散地走,还有她的叫嚷,她的肚子响亮的蠕动,还有黑的笨手笨脚。

    ④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追。

    ⑤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文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⑥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地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此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翼,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⑦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⑧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⑨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⑩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搞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宇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⑪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形形的,茁壮的手腕不时的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⑫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税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⑬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

    ⑭忠敬诚直勤慎康明和碩怡贤亲王神道碑

    ⑮纸上的字至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责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⑯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摇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⑰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⑱“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眠而可靠,地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孕妇和牛在平原上结伴而行,互相检阅着,又好比两位栓着平原的将军。她检阅着平原、星空,栓阅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树上黑帽子样的乌窝,还有嘈杂的集市,怀孕的母牛,陌生而俊秀的大字,地未来的婴儿,那婴儿的未来……

    ⑳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21 “黑-呀!”孕妇只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吃语。

    (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午后的太阳干净又暖和。“干净”本是常用词,但用“干净”形容阳光,新奇而准确,令人眼前一亮。 B . 多次描写孕妇唤牛“黑-呀!”的情境,既活现出孕妇与孕牛的相互怜惜,又使小说浑然一体,首尾呼应。 C . 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 . 本文用诗意的笔调,描绘了孕妇完整的心灵成长过程和激烈的情感冲突,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传达出生命的庄严和母性的神圣。
    2. (2) 请结合文本分析孕妇的性格特征。
    3. (3) 铁凝在《我看短篇小说》一文中说,当她写作短篇小说时,想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景象”。“景象”指小说中呈现的画面与情景,包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等要素,本文是如何描绘“景象”的?请结合划线段落加以赏析。
    4. (4) 很多人认为《孕妇和牛》可视为“香雪”的回归。然而铁凝却说:“实际上,细读起来,(孕妇和牛》表达的感动更内在、更深厚一些,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请结合全文阐释作者的评价。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3.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文言文阅读

    苏轼生十年,父询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 , 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谓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楚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而且夜不止转鹿于甚上过家丕人优官吏分堵以守辛全其城

    金陵 , 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软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长短句虽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选白王灼《碧鸡漫志》)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B .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C .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D .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 (2)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要结发戴冠,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称为“弱冠”。 B .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最高管理者是礼部尚书。

      古)。

      C . 金陵,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辛弃疾曾为此地写下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D .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词也称为曲子词、诗余。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从小深得母亲教诲,博闻强记,曾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激励他成为范滂那样的人。 B . 苏轼当政徐州,遇到水灾,他阻止富人弃城而逃,并身先士卒,率领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 . 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言辞激烈,不欢而别。 D . 苏轼知政有方,文章写得好,虽不是心醉于歌曲旋律的人,但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②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5. (5) 苏轼被称为“天下奇才”,表现他才学之高的事迹有哪些?请根据原文简要概述。
  • 4.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B . 《登高》颈联诗人点明题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C . 《登岳阳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寄予着许多感慨。 D . 登岳阳楼》颈联叙述身世,凄凉落寞,意境由广而狭。尾联笔力一转,以“戎马关山北”的博大胸襟,与颔联恢弘伟丽的自然气象相得益彰。
    2. (2) 结合作者写作这两首诗时的境况,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 5.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曹操《短歌行》中“”两句以山、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
    2. (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3.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情绪,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4. (4) 《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21分
  • 6.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1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和/合)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慰(jiè/ji),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圣/胜) , 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竖)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 (1) 文中加点词的注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亲和力     胜地    慰藉(jiè)    树立 B . 亲合力     胜地    慰藉(ji)    树立 C . 亲和力    圣地    慰藉(jie)    竖立 D . 亲合力    圣地    慰藉(ji)    竖立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B . 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 . 如火如荼    趋之若鹜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 . 方兴未艾    纷至沓来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 .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 .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 .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 7.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不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必需,也与城市竞争力息息相关。近年来,各地“枪人大战”渐趋白热化。站在人才个体角度来换位思考,选择扎根一座城市,必须考虑多种国素。一般来说,越是高层次人才,            , 一方面,这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头,闲暇时看看书,能愉悦身心,增加新知:另一方面,        2020年7月的一项报告将阅读指标单列出来,指出阅读数量与城市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进而言之,阅读是涵养创新能力的土壤 , 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知识升级以及产业转型。一座城市爱不爱阅读,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差别或许不太明显,但到了升技创新驱动阶段,               

    1. (1)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C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 (2)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8.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字数不得超过40字,(两题选择其中一题完成)       
    1. (1) 用描写的方式扩展。(要求: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
    2. (2) 用议论的方式扩展。(要求:有观点,有分析判断)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⑴14岁的全红婵获得了2021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金牌,当被问到:“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地回答:“练的。”

    ⑵“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谷案”----余世存《时间之书》

    ⑶“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习近平

    正值青春的你,对以上的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