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 | 时期 |
兵皆罢归家……以有功劳行田宅 | 汉高祖 |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倍征收人头税) | 汉惠帝 |
除(免除)田之租税,丁男徭役“三年而一事” | 汉文帝 |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郡的长官是郡守,其副职是郡尉(分管军事),另外还配备郡监(监郡御史)——直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代表中央监控地方。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的,概不世袭。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一:实际上,孝文帝选中洛阳作为都城,是因为西边的关中在北魏统治之下,而至于东边,他也无须再经营燕赵,故东西都可放心。他的目的:一是汉化,二是南伐。因为要吸收汉文化,所以作为数百年政治文化中心的汉晋旧都就成为理想的都城。当南北军事力量相等时,洛阳接近南境,就是不利条件;但当北方势力强于南方时,洛阳便于向南扩张的地理位置,又成为孝文帝迁洛的主要依据之一了。
——摘编自周一良《读<邺中记>》
材料二: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孝文帝进驻洛阳。次年便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还”和“禁胡语胡服”,并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太和二十年(496年),大改姓氏,包括拓跋焘(北魏太武帝)以来的八大诸姓在内,改了一百余鲜卑姓为汉姓。
——摘编自史苏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议》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广人稀、治安稳定,北方流民趋之若鹜。史载:“时百姓遭难……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当时户口隐匿问题十分严重。移民迁入长江、淮河流域,最远迁到闽江、珠江流域。宋朝史学家路振的《九国志》载:“晋永嘉二年,中州板荡(动荡),衣冠(士族)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南迁移民中不乏中原世家大族和政府官吏,许多官员连同原来治所内的人民一起迁徙过来,受南方政府鼓励在侨置州郡县内继续行使职权。
——摘编自唐克周《中国古代移民问题初探》
材料二:唐代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南北方经济地位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数量和空间的变动是连带在一起的。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人口向南移动,反过来说,人口向江南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加速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但他们这种开发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所以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唐后期较之唐前期,文人逐渐向南方移动,南方文学家逐渐增多。比如,诗人在浙西、婺、衢、皖南之宜州、池州和今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相继涌现。
——摘编自任宏国《唐代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材料:
《汉代胡僧宣经图》
——选自兰钰嵛等《汉代画像石(砖)中的读书图》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
——选自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
熹平石经是在东汉蔡邕等官员的倡议下,在太学门外镌刻的儒家经文,它们是太学、郡县学的规范教科书和考试标准,也是察举制中测试文化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汉代文化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