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检...

更新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
    A . 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 B . 推动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 C .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D . 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 2.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秦王朝建立后,中央虽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但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职形同虚设,只设将军领兵作战,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这反映了秦王朝(   )
    A . 制度建设缺乏创新精神 B . 注重强化皇权专制统治 C . 中央机构缺少制约机制 D . 三公九卿制度名存实亡
  • 3.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大致轨迹。由此可知,在这一历史演变中(   )

    A .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 郡县制始终是地方行政制度 C . 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D,地方行政层级一直不断增多
  • 4.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在斯巴达统治者看来,他们的政治体制是绝对平等的。确实,斯巴达公民也自称为“平等的人”。斯巴达的制衡和均衡体系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此,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 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陪审法庭 B . 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C . 监察官由选举产生,可审判国王 D . 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
  • 5. (2023高三上·河北) 下表所示为英国13世纪颁布的《大宪章》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大宪章》(   )
    第12条 国王的直接封臣在何种情况下应纳协助金和盾牌钱……如无他们(封建主)同意,不得再额外征收
    第34条 今后不再发出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的令状,以免使封建主的此项司法权遭到损害
    第61条 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该宪章执行,如发现国王有违反情况,可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在内胁迫他改正
    A . 在法律层面上推翻了国王的统治 B . 照顾广大民众的利益 C . 使英国由议会君主制转为共和制 D . 保障大封建主的特权
  • 6.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有学者指出,国民党的训政体制把孙中山“以党的主义治国”修正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归国民党掌握”;把训政作为实现由官治变民治的程序推论为国民党“一党专政"。该学者意在说明训政体制(   )
    A . 彻底改变国民党的阶级立场 B . 促进了国内各党派的地位平等 C . 旨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D . 推动了国内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7.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陕甘宁边区的乡、市参议会既是议决机关又是执行机关,民众可以直接参与选举。参议员们都参加政府工作,参议会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共同讨论并决定乡里的大事然后分工执行。

    这主要体现了(   )

    A . 议行合一的制度设计 B . “三三制”的选举原则 C . 简约灵活的干部制度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
  • 8.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重的时代信息。下面宣传画反映的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职能发生转变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确立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 D . 政府重视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 9.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张居正在明初公文检查条规的基础上创行了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以两本考成文簿详细登载公文的实施要点和完成期限,每月分别送交六科和内阁,六科每半年通查-次并将逾期未完者呈送内阁,由内阁总体问责。这样,便形成了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督促部院督抚的公文检查制度。张居正此举(   )
    A . 使首辅实质上掌握相权 B . 可杜绝行政运转效率低下 C . 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D .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 10.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按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 . 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B . 革命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 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D . 维新派思想的根本转变
  • 11.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1952-1978 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 ,工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中国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
    A . 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 . 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 C . 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 . 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 12.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面为学者编制的汉末至曹魏时期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表。这说明(   )
      士族   小姓   平民   合计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汉末196-219年 38 29 19 14.5 74 56.5 131
    曹魏前期220-239年 60 38.7 38 24.5 57 36.8 155
    曹魏后期240-264年 74 47.1 59 37.6 24 15.3 157
    A . 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B . 汉代选官制度得到延续 C . 人才选拔缺乏公正性 D . 士族政治势力受到抑制
  • 13.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通过内外大臣保举,经考试合格而人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
    A . 监察官员容易腐败 B . 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C . 监察官员选拔严格 D . 发挥监察官员对皇权的牵制
  • 14.  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这反映了美国(   )
    A . 各州之间的矛盾激烈 B . 选官制度亟需变革 C . 分权制衡原则被打破 D . 文官制度存在弊端
  • 15.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唐宁街岁月》中认为:英国文官制度“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一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撒切尔指出英国文官制度(   )
    A . 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B . 促使全体文官与贵任内阁共进退 C . 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的先河 D .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16.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举行一次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功名。1906年清政府批准《酌拟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广开门路,尽量安排原有举贡生员,稳定了那些上了年纪又难以接受新式学堂的士人。这些举揩(   )
    A . 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 B . 推动新旧体制顺畅衔接 C . 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 D . 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 17.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近代公务员制度,它在选拔官员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这一进步主要指(   )
    A . 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B . 允许女子参加考试 C . 年满21岁方得参加考试 D . 考试加设经济特科
  • 18.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我国确保“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根本点是.(   )
    A . 干部管理民主化 B . 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C . 干部考核法制化 D .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19.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公元前6世纪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中西方成文法在这一时期的相继出现,体现了(   )
    A . 文明发展的诉求 B . 中外文明的交流 C . 道德观念的相同 D . 法治社会的形成
  • 20.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英美法系行政干涉司法现象严重 B . 英国国民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C . 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D . 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
  • 21.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 、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恩格斯意在(   )
    A . 动摇宗教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 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 C . 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D . 抨击中古时期的神学控制欧洲文化
  • 22.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成就表,由此可知,我国(   )
    时间 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共十五大
    召开前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A . 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B .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C . 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D .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23.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表所示为2017年6月--2022年7月我国对功勋模范人物的表彰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今我国(   )

    A .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 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 C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 D . 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
  • 24.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汉武帝派遣街去病两次出兵河西大败匈奴,当匈奴浑邪王率部归顺汉朝时,汉武帝不仅封其为侯,还分置五个属国,并特许“因其故俗"。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
    A . 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 B . 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 . 消除了北方边患的威胁 D .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25.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

    A . 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B . 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C . 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渐上升 D . 妆发体现了程朱理学的发展
  • 26.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清朝在统一蒙古族地区后,实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的基本设置是呈金字塔的层级管理体制,位于金字塔上层的是旗札萨克,旗札萨克负责旗内一般行政军事等事务,从本旗王公贵族中选择经理济院上报皇帝任命,并由理藩院监管。这一制度(   )
    A . 践行各民族平等繁荣的思想 B . 完全仿照八旗制度创制而成 C . 激化了蒙古部族的利益冲突 D . 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
  • 27.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明宣德八年( 1433年) ,日本人贡时附带的苏木每斤定价钞一贯,而同时明朝政府支付给京师文武官员充作俸禄的规定是:苏木每斤准(折合)钞五十贯。这从侧面(   )
    A . 反映出朝贡贸易长期存在的原因 B . 揭示了朝贡贸易体制的本质 C . 说明海外贸易置于官府控制之下 D . 体现了中日经济活动的全貌
  • 28.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
    A . 欧洲民族国家正式形成 B . 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 C . 民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D . 政府推动语言的书面化
  • 29. 1874年,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和台湾,强制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国际争端通过谈判来彻底解决 B . 宗藩外交体系开始受到冲击 C .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 D . 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
  • 30.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然而,当时主要大国都对公约作了有利于自己的变通和保留,甚至没有关于对违反公约的权威断定的任何规定。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在当时(   )
    A . 维护和平的实际效用有限 B .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 . 实现了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目标 D .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 31.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1952年12月12日,在给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胡代表会议的复电中,毛泽东主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这主要表明了( )
    A . 参加抗美援朝的重要目的 B .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C . 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 D . 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 32.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   )
    A . 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 . 促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 C . 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D . 重视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
  • 33.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图为创作于1951 年的漫画《亚洲民族团结》,该漫丽意在体现(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彻体现 B . 新中国致力维护地区和平的外交立场 C . “求同存异”方针的突出表现 D .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 34.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论中国》一书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
    A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 . “两拳出击”反美抗苏 D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35.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 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
    A . 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B . 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 C . 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 D . 致力于主导经济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
  • 36.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 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

    《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律延袭《大

    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3世纪, 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东西方法律体系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 37. (2022高二上·沈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各民族间不断整合交流,促成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下表反映了古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材料二:民族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 要内容之一,至于如何实现自治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在苏联,列宁主张“民族自决”并领导建立了苏维埃联邦。在中国,中共二大提出在蒙古、西藏、回疆成立“民主自治邦”。1927 年中共中央提出:“必须宣言承认内蒙古民族有自决的条件”,并将自决权理解为分立权。1931 年共产国际进一步指示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决。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对国内各民族...在自愿原则下互相团结,建立统一的政府。”1947年中共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机构一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摘编自彭谦等《流变与演化: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俱进》

    1. (1)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上述朝代(时期)是如何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问题的政策变化及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