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

更新时间:2022-12-02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论述类文本阅读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B . 《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 C . 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升,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 B . 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 C . 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阐释。 D . 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 B . 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 C . “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 D . “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
  • 2.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缓解我国能源依赖、解决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行业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奠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地位。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相关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还较为少见。另外,燃料电池主要的原料为氢气,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氢气的制造成本较为昂贵,使得其在市场化下的竞争力较弱。

    [摘编自《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材料二

    材料三

    刷脸坐车、无人驾驶……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在不久的未来将成为现实。

    去年以来,多地开始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更“智能”,新能源汽车将与人工智能、5G通信紧密结合,环境感知、智能决策、集成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合众新能源汽车创始人方运舟认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是将成为如手机一样的智能移动终端。“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将是人们休闲的移动客厅,而不再仅仅是‘四个轮子上的沙发’。”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汽车主要依赖发动机的性能,而电控、电机和电池“三电技术”则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国产自主品牌插上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翅膀,通过技术创新制胜电动车领域,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摘编自《未来智能汽车什么样》新华社)

    材料四

    虽然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在5个国家中排名第四。但从分项 指标看,只有新能源汽车显示竞争力排名第一,其他分项指标排名 均不高,说明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根基并不十分牢固。在政策环境竞争力方面,虽然政策力度全球最大,但基础创新环境不足,应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 环境。在产业支撑力方面,我国虽然有较强的全产业 链配套体系,但主要在国内市场配套,进入国际市场配套体系的较少,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同时,我国还需要在产业化服务平台、装备开发和制造能力以及企业前瞻性投入方面继续加强和提高。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想要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就必须大力支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 B . 新能源汽车指的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无论哪种类型,都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 C .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智能化,无人驾驶和刷脸坐车等看似科幻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都将转变为现实。 D . 智能化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环境感知、智能决策、集成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迈向汽车强国行列,同时缓解能源和大气等问题,我国近些年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 B . 国产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如果能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就能实现我国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越。 C . 材料二的图表显示,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差距很小,这说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D .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智能移动终端,不再是“四个轮子上的沙发”,而是供人们休闲的移动客厅。
    3. (3) 根据材料,请你就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 3.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去乡下

    秦德龙

    若是真的没人种庄稼,我们以后吃什么呢?董阳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并为此而担忧。他决定去乡下搞一个调研,看看农民都在干什么,分析以后如何解决口粮问题。

    穿过一片又一片茂盛的玉米地,他的脑子还在想着这个问题。这也申遗,那也申遗,要不要把种植庄稼的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呢?

    到了一处乡村,只见到几个老人和一群孩子。类似的报道他在报纸上读过,成年人都到城市挣钱去了,村里只剩下些孤寡老人和孩子。那么,是谁种下了那一片片庄稼呢?

    董阳问村里的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播种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会回来,回不来的,就花钱找人播种。收割的时候也是这样,总不能让庄稼地荒着。

    董阳又问,花钱找人,能找的到吗?

    老人肯定地说,能找到。老人又说,总有一些人离不开土地,只要多花钱就是了。

    董阳继续问,你能帮我找几个留下来的农民吗?

    老人摇摇头,表示不能。老人说,他们忙着呢,哪有闲工夫陪你说话?停了一会儿,老人说,你过年的时候来吧,能见到许多人。这些人都有个新名字——进城务工者。呵呵呵。

    董阳也笑了。看起来,老人的笑容里有内容。

    从乡下回来后,董阳对一些人说了自己的感受。人们问他,你真的去农村了吗?

    董阳说,我到农村去看看。又说,我就是好奇,那一片片玉米是谁播种的?

    有人点着董阳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城里这么多下岗职工,可以去给农民种地呀。浇水、打药、锄草……什么都干。

    这可真让董阳奇怪了,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城里的人下乡种地。

    人们笑着说,你真的没听说过?你看看,现在城里的多少人包了农村的土地?骑摩托车去,打个来回快得很,不耽误回家洗澡、看电视。有条件的,还开着小汽车去呢!

    董阳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以后,他便留心了,果然看见一些人往乡下跑,带着农具,谈笑风生。

    也许,日新月异的生活让董阳倍感妙趣无穷,他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他决定写完那个调查报告。他想起来了那个老农民的话,过年的时候,再去趟农村,见见那些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

    年底,他去了乡下。

    在往乡下去的路上,他看到集镇上人口很多,一些青年人正在置办花红柳绿的年货,也有人正在杀猪宰羊,到处是热腾腾的景象。

    董阳进了村子,发现村里的人多了起来。可是先前的那位老人,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进了一家农舍。几个青壮年汉子正在屋里打牌。董阳没话找话说,正在打牌呢?

    一个人看看他说,不打牌,干什么?

    另一个人问,你是谁,我们怎么没见过你?

    几个打牌的人都乜了董阳一样,他们没有停下来手里的牌。

    董阳做了自我介绍,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一个人说,你真是个闲人,闲得往乡下跑。

    打牌的人全都笑了起来。

    董阳也跟着他们笑。不过,他的笑,很勉强。

    打牌的人让董阳随便坐,还指着花生、瓜子、糖果,让他随便吃,自己拿。

    这时候,一个人对董阳说,你别到处瞎转了,过年都这样,我们在外面干了一年,就这几天,休闲休闲!

    董阳想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不能光顾着休闲虚度了光阴。可是,话没说出来,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回家就打牌,地里的庄稼怎么办?”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有个人对董阳说,一看,你就是没种过地。大冬天的,地里有庄稼吗?有,也是麦苗,下场雪就盖上了棉被子,不用管它。

    另一个人说,你和他啰唆什么,快出牌。

    又一个人说,农业上的事,和他说得着吗?

    几个人就不再搭理董阳,把他晾在了一边。

    董阳摸了摸下巴,钻出了屋子。

    这时候,他看见了先前那个老人。老人的身上,套着新崭崭的唐装,正被几个大人小孩们簇拥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人的儿孙。

    老人也看见了董阳,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来了啊?

    董阳说了些给老人拜年的话。老人感动得直笑,伴着欷歔。老人指着身边的人说,这些人,都不是我家的,都是我花钱雇来的。我家的人,都没回来,在外头过年了。

    董阳吃惊地张着嘴。

    回城后,董阳将调查报告的提纲撕了个粉碎。

    他想,开春后,也去乡下打工。

    (选自《山东文学》2015年第5期)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写了东阳两次去乡下的经历,透过董阳的具体言行,充分表现出他对城市和乡村生活现状的深刻了解。 B . 看着农村人都到城里打工,董阳心里很想知道农村的土地由谁来种,老人告诉他答案,是城里下岗职工来种。 C . 关于调查报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由最初的想要写调研,到决定写完这个调查报告,最后他把调查报告的提纲撕掉,可见调查报告是全文的线索。 D .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乡下人去城里打工,城里的人去乡下打工,这种现象有时代特征,但老人花钱雇人陪着自己让人感觉心酸。
    2. (2) 文章以大量笔墨写到董阳周围的人们,还有乡村那些过年回来的人们,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 (3) 文中说,“看起来老人的笑容里有内容”。试分析笑容里包含的内容。结合文意推断作者对“进城务工者”的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文言文阅读

    苏颋,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调乌程尉。武后封嵩高,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再迁监察御史。长安中,诏覆来俊臣等冤狱,颋验发其诬,多从洗宥。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瑰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莞 , 朝廷荣之。

    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顺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盖。书史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中书令李峤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迁太常少卿,仍知制诰。遗父丧,起为工部侍郎,不开,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诰以颋为中书侍郎。明日加知制诰。时李乂对掌书命,帝曰:“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得顺及义,何愧前人哉!”俄袭封许国公

    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璟刚正,多所裁决,颋能推其长。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二人相得欢甚。璟尝曰;“吾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长厚,自是国器;若献可替否,事至即断,尽公不顾私,则今丞相为过之。”

    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巂州蛮苴院与吐蕃连谋入寇,获谍者,吏请讨之,颋不听,移书还其谍曰:“毋得尔。”苴院羞悔,不敢侵边。

    封泰山 , 诏颂朝觐坛,世咨其文。还,分主十铨事。卒,年五十八。诏赠右丞相,谥曰文宪。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瑰:苏之父苏瑰,官至左仆射。②禁筅:宫门管钥,喻指宫廷中的机要部门。③十铨: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物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B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C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D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指男子20岁举行冠礼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一般与本名的意义没有关系。 B . 国公:唐代爵位的等级之一,地位在王之下,在郡公、县公、县侯之上,极为尊贵。 C . 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的全部,势力曾达西域、河陇地区。 D . 封泰山:意为到泰山举行祭天大典,是古代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
      A . 苏颋思维敏捷,聪明过人。他一览千字,并且立刻就能背诵;他草拟诏书思如泉涌,而且斟酌恰当。 B . 苏颋举重若轻,不战屈人。吐蕃勾结巂州蛮族谋划入侵,他归还间谍,修书警示,使吐蕃不敢妄动。 C . 苏颋深得赏识,多次升迁。武则天当政时,他官至中书舍人;唐玄宗执政时,曾破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 D . 苏颋文才超群,极受推崇。皇帝认为他不在前代李峤、苏味道之下,将其所草诏令的副本留在宫中欣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遭父丧,起为工部侍郎,辞不拜,终制乃就职。

      ②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

  • 5.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 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 . 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 . 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 . 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 (2) 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6.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2. (2) 《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的句子是:
    3.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把离别写得乐观开朗,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阅读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逐步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遂渐接近现实。短视频以      为显著特征,在十几秒钟内以       的形式,将隐性的知识内容以显象化形式传递给受众,(         ),符合碎片化传播的环境和信息接收习惯,提高了知识的传播效率,拓展了知识传播的广度,有助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截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1.8万个,累计发布超过300万知识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前副校长谢维和指出、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从口耳相传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朕网,在不断演变。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来传播知识,特别是传播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目前,抖音已陆续开展“向日蔡计划”“我的科学之yeah”“谁说科学不抖音”等活动、未来,抖音将持续与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普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对知识传播内容进行倾斜和扶持,进一步推动“知识普惠”,让短视频内容不仅“有用”,而且“       ”;让高深的科普知识       地走出实验室、研究院,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以新奇、有趣的形式传递高深专业知识是短视频平台的优势 B . 这种短视频平台以新奇、有趣的形式传递给普通群众高深的专业知识 C . 普通群众能够通过短视频,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高深的专业知识 D . 高深的专业知识是通过短视频,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普通群众的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短小精悍   声情并茂   妙不可言   绵延不绝 B . 小巧玲珑   声情并茂   妙趣横生   绵延不绝 C . 短小精悍   图文并茂   妙趣横生   源源不断 D . 小巧玲珑   图文并茂   妙不可言   源源不断
    3. (3)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的传播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 B . 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平台来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传播技术。 C . 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来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的平台,要学会运用新的信息技术。 D . 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
  • 8.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著名专家学者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力力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 9. (2022高一上·天水期中) 下面是江城中学“金秋读书会”活动筹委会发给某著名作家的邀请函正文,其中有五处不得体或不简明,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第五届“金秋读书会”将于2019年11月25日-30日举行,您是贵校杰出校友,我们荣幸地向您发出邀请,恭请您拔冗为广大莘莘学子作一次文学讲座。您现在是炙手可热的著名作家,日理万机,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莅临。

四、作文(60分)
  • 10. (2023高一下·泸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

    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