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广州市为明学校)202...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 1. (2024·新疆模拟) 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到工厂参观,看到车间里摆放着如图所示的高凳,工人师傅告诉大家这是电力作业安全登高凳。下列可用来制作这种高凳的材料是(   )

    A . 不锈钢 B . C . 铝合金 D . 木头
  • 2. (2022九上·广州期中) 核酸检测采样时使用的“采样拭子”,其顶端是如图所示的植绒拭子,安全、无毒。有一种植绒方式是:植绒机产生数万伏的高压静电,通过电子转移让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然后在被植绒物体表面喷涂上胶粘剂,移动喷头靠近被植绒物体,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呈垂直状植在涂有胶粘剂的物体表面。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 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是由于绒毛得到了电子 B . 以移动的喷头为参照物,被植绒物体是运动的 C . 绒毛能在高压静电作用下运动,是由于能量可以创生 D . 绒毛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是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3.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干燥的冬季,汽车在长途行驶的过程中车身会带上电荷。为了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而带来的不适感,人们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条与大地相接触的静电带,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车身会带上电荷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 . 车身带电荷是摩擦起电现象 C . 若车身带正电荷,则说明车身得到了电子 D . 若车身带负电荷,则电流从车身到大地
  • 4. (2022九上·广州期中) 手机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工具。如图的智能手机的电池电压最接近(  )

    A . 3.7V B . 0.7V C . 220V D . 380V
  • 5. (2024九上·江津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柴油比热容变小 B . 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 . 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 . 燃料燃烧得很充分,它的热值也不变
  • 6. (2023九上·成华期末)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小赵同学在网上下单了自热小火锅,如图。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加热上层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 . 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 . 发热包是通过做功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
  • 7. (2023九上·广州期中) 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等热机能量流向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4八上·恩施期末) 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水的三态变化图,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是冰,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 . 乙是冰,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 . 乙是水,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D . 丙是水蒸气,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 9.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4min时,水开始沸腾 B . 在t=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 C . 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D . 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
  • 10. (2023·红桥模拟)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 , 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A1只测量灯L2的电流 B . 电流表A2的示数比A1的大 C . 灯L1被短路时,L2正常发光 D . 仅断开S1只有一个表有示数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 11.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如图甲所示的灭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灭蚊网和照明灯的连接方式是,当闭合开关S1时,灭蚊拍起到(选填“灭蚊”“照明”“灭蚊和照明”)作用;当开关S1与S2都闭合时,灭蚊拍起到(选填“灭蚊”“照明”“灭蚊和照明”)作用。

  • 12.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 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热。

  • 13.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医生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陶瓷(c<c陶瓷)两种材料制成的工具浸没在沸水煮足够长一段时间进行消毒,则消毒结束时两者温度关系为tt陶瓷(选填“>”“=”或“<”),吸热更多的是工具。
  • 14. (2022九上·广州期中) 根据下图信息,请你解答:

    1. (1) 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 (2) 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冲程图重新排序:,图所示的冲程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
    3. (3) 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中能量的总和(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 (4) 小明同学阅读了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发动机的能量流向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图表,请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完全燃烧0.2kg的汽油能够获得9.2×106J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J的有用功;不考虑热量散失,完全燃烧0.2kg的汽油获得的能量还能使质量为100kg的液体A温度上升℃。(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液体比热容cA为2.3×103J/(kg·℃))
  • 15.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如下图,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等质量的液体,忽略过程中热量散失,相同时间两杯液体吸热相同,得到下图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像,则

       

    1. (1) 乙中温度计示数为℃.
    2. (2) 比较甲、乙两杯液体升温的快慢(     ).
      A . 甲比乙快 B . 乙比甲快 C . 甲、乙一样快
    3. (3) 比较两杯液体的比热容:cc(选填“<”“=”“>”).依据是:根据
  • 16. (2022九上·广州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牛顿冷却定律

    当一个物体表面温度比周围环境高时,就会向周围环境散热,散热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来表示。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发现,在温度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小于15℃),这个结论符合实际散热规律,称为牛顿冷却定律。如果散热快慢用q表示,则牛顿冷却定律可以表示为q=k(t-t),其中k是散热系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周围环境性质等因素有关,和物质种类无关,如果上述因素相同,不同物质的散热系数就相同。由于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即使散热快慢相同,它们降低相同温度需要的时同也不同,根据降温时间可以得到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进行比热容的测量。

    1. (1) 物体向周围散热,内能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
    2. (2) 散热快慢q和下列概念中物理意义最接近的是______;
      A . 速度 B . 密度 C . 功率 D . 效率
    3. (3) 如图甲所示,用两个同样的保温杯分别装满水和和液体甲,水和液体甲的温度都是30℃,周围环境温度保持20℃不变,保温杯散开口,根据文中信息,此时水和液体甲的散热系数k     (选填“相同”或“不同”);
    4. (4) 水和液体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水和液体甲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_____。(选择以下选项填入)。
      A .     c>c B .    c<c C .    c=c D .   无法比较
  • 17.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匀速直线航行20min,消耗航空燃油1.35t,期间飞机发动机做功为2.7×1010J。(航空燃油的热值为4×107J/kg)求:

    1. (1) 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 (2) 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 18. (2022九上·广州期中)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且LED比小灯泡L要亮,小红认为:此时,该电路LED的电流比小灯泡的大 , 小明认为:此时,该电路LED的电流和小灯泡的电流一样大

    请你在原电路上只加装测量器材和导线(数目都不限),组成了一个新电路(加装器材后不能再拆装).通过实验,验证小红和小明谁的想法正确。

     

    1. (1) 需要加装的测量器材是:
    2. (2) 在方框中画出加装器材后的实验电路图;
    3. (3) 实验步骤(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4. (4) 请你分别写出判断小红和小明的猜想正确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