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溪、元坝、歧坪、五龙、陵江片区2022-...

更新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1. (2023八上·南京月考)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 . 《南京条约》签订 B . 《马关条约》签订 C . 《辛丑条约》签订 D . “七七事变”爆发
  • 2.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3. (2022八上·苍溪期中) 马克思说:在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的“更多的好处”指的是(    )
    A . 巨额赔款 B . 协定关税 C . 割占领土 D . 开埠通商
  • 4. (2022八上·苍溪期中) 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主张,热心洋务,为此他(    )
    A . 兴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企业 B . 积极围剿太平军 C . 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 D . 主动与西方列强战斗
  • 5. (2022八上·苍溪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起始于(    )
    A . 新文化运动 B . 太平天国 C .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 6. (2022八上·苍溪期中)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因为它的根本目的是(    )
    A . 推翻清政府 B . 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C .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 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
  • 7. (2022八上·苍溪期中)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旅顺大屠杀 D . 威海卫战役
  • 8. (2022八上·苍溪期中)   189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出上联讽刺大清“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无奈的对道“天难量,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清政府的“度量”是(    )
    A . 与日本决一死战 B . 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C . 发动人民抵抗日本 D . 寻求西方列强的帮助
  • 9. (2022八上·苍溪期中) 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一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
    A . 实行洋务运动 B . 推行维新变法 C . 进行暴力革命 D . 开展新文化运动
  • 10. (2022八上·苍溪期中) 义和团的揭帖《只因鬼子闹中原》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①具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②以推翻清朝的统治为目标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④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2八上·苍溪期中)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张家被迫搬家,是因为(    )
    A . 帝国主义要在此创办近代工厂 B . 帝国主义要在此设立使馆区 C . 帝国主义要在此建教堂 D . 帝国主义要在此开商埠
  • 12. (2022八上·苍溪期中) 如图图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C .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 13. (2024九下·株洲月考)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 . 李鸿章  B . 孙中山  C . 康有为  D . 毛泽东
  • 14. (2024九下·陈仓模拟)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 . 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 .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 .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 .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15. (2022八上·苍溪期中) 孙中山评价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他评的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河内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6. (2022八上·苍溪期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从而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屈辱是历史给我们的沉重感受。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撕裂的国土】

    【烧毁的尊严】

    【侮辱的数字】

    “四点五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根本就没有经过核算,纯粹就是对国人的有意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西门送客《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1. (1) 图一中“A”、图二中“B”所示领土分别被哪国通过何条约而割占?
    2. (2) 图三中阴影部分的领土曾被哪国割占?至19世纪80年代为止,该国共割占中国多少领土?
    3. (3) 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由图四到图五,你会联想起中国遭遇的哪一劫难?该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
    4. (4) 材料属于作者对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评述?据材料,说说这一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5. (5) 【屈辱的感悟】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对此,你有何感想?
  • 17. (2022八上·苍溪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深情阐述“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共鸣,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这种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探索那个时期的“中国梦”。

    【一朝击碎天国梦】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就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1840年广东海面的炮声,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美梦”……

    ——《复兴之路》

    【人民抗争救国梦】

    材料二:

    【近代探索复兴梦】

    材料三:“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1. (1) 【主题总结】材料一中打碎了大清王朝“天朝美梦”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 (2) 【人民抗争救国梦】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反抗。以上两则图片分别和哪些事件有关?
    3. (3) 材料三为实现“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最终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
    4. (4) 在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探索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 18. (2022八上·苍溪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材料三:李鸿章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庚子西狩丛谈》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为“学习外国利器”,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是谁?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直接影响?
    3. (3) 这场运动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