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 | 辅佐的诸侯国 | 主张或举措 |
子产 | 郑国 | 作封洫(田界)、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
李悝 | 魏国 | 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
吴起 | 楚国 | 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 |
商鞅 | 秦国 | 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
1935年1月 |
《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
1935年8月 | 《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
1935年11月 | 《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 |
1936年7月 | 《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
1936年11月 | 《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 |
材料一:明朝建立时面对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大规模的国际性联系还未建立。15世纪郑和的远洋探险,没有给世界留下中国有潜在性的、挑战性的印象。16世纪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繁荣使明王朝在周期性规律的支配下逐渐失去行政有效性。17世纪时,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并未使精英群体认识西方文明崛起的国际竞争含义,自然灾害、战争、改朝换代吸引了主要注意力。18世纪,清王朝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文明地理空间与行政版图的重合,这一成就强化了统治者的安全感,却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外部世界的忽略。经济的繁荣增强了这种心理倾向,与西方的局部接触也就此中断。19世纪中期,当中国与西方直接接触时,被动挨打的局面已是历史的必然了。
一摘编自赵轶峰《“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
材料二:“东西大分流”是指,东方与西方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什么差别,但后来西方逐渐崛起(被称为“欧洲奇迹”),然后称霸世界,而东方却一蹶不振。在具体分析西方是如何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前,要先明确现代西方成长的三条基本线索,建立起西方近五百年走向的基本框架:第一条线索是国家崛起,基本政治框架的重塑:第二条线索是社会崛起,新的二元结构形成:第三条线索是市场崛起,资本主义飞速成长。这三条线索不是齐头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撕扯、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条线索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其实有很多种。
一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等
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一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一整编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材料: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这是从历史中得到的启迪。下面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治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朝代,围绕该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
(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朝代,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