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11-15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文言文(25分)
    1. (1) 移舟泊烟渚,。   (《宿建德江》)
    2. (2) ,花木成畦手自栽。   (《书湖阴先生壁》)
    3. (3) 江碧鸟逾白,。   (《绝句》)
    4. (4)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2. (2022六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1) 诗中加点词“山郭”的意思是
    2. (2) 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前两句紧扣题目“春”字,铺展开一幅江南春景图。 B . 诗歌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C . 诗歌结尾在写景中融入怀古幽思,给人无限回味的空间。 D . 末句“多少楼台烟雨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达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 3. (2022六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管鲍之交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 ,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管晏列传》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常与鲍叔牙               ②小白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彼此十分了解。 B . 鲍叔牙虽然对管仲很欣赏,但是对他的一些小毛病却也很苛责。 C . 管仲原本辅佐公子纠,后来能受到齐桓公重用,是因为鲍叔牙的推荐。 D . 管仲为齐桓公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可见鲍叔牙识人的眼光很好。
  • 4. (2022六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枭与鸠对话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xiāo):猫头鹰    ②鸠:斑鸠

    1. (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子将安之?

    2. (2) 故事中的枭将要向东迁徙的原因是“”。
    3. (3)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
二、现代文(30分)
  • 5. (2022六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竹节人》(节选)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⑤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⑥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⑦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⑧破课桌,俨然一个chì zhà风云的古战场。

    ⑨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⑩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行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⑪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⑫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⑬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

    ⑭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⑮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⑯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⑰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ì zhà 风云

    2. (2) 根据选文③—⑬段内容,概括斗竹节人之趣的具体表现。

      ①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给竹节人粘上橡皮脑袋和纸盔甲却弄巧成拙。

      ⑤同学们在大规模且热烈的搏斗中忘记上课。

    3. (3) 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4) 选文最后一段中的“怨恨和沮丧”是因为。最后“化为乌有”是因为
  • 6. (2022六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躁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1. (1)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写法是
    2. (2) 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结合文章②—⑦段的内容概括。

      ①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 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③结了婚,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

    3. (3) 第⑤段画线句属于人物的描写,其作用是
    4.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⑦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B . 第⑧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追随母亲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 C .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D . 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
    5. (5)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刺绣时光”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5分)
  • 7. (2022六上·上海期中) 某校开展了“在经典阅读中成长”的读书活动,六年级师生共读的书籍是《童年》,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1) 围绕“《童年》中的阿廖沙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正直向上的人,都受到了哪些人物的影响?”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我认为给阿廖沙成长的影响很大,因为

    2. (2) 下面对《童年》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阿廖沙发现残暴的外祖父殴打外祖母,就用剪刀剪外祖父最爱的圣像来报复外祖父。 B . 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 . 格里戈里是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 D . 阿廖沙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四、写作(4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