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 1. (2022八上·凤山期中) 轩轩特别喜欢双休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光,陪妈妈逛逛街、买买菜,晚上和爸爸一起看看电视谈谈看法。轩轩的做法会(    )

    ①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   

    ②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③增进与爸爸妈妈的情感   

    ④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山东海阳一面店老板,每到冬天都会为附近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6年来提供了6000多份。面店老板这一做法(    )
    A . 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 . 是一种乐于助人的亲社会行为 C . 是对环卫工人经济情况的一种歧视    D . 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 3. (2022八上·浦北期末) 利用网络直播对农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已经成为“互联网+农业”的又一力作,助推了乡村振兴。这主要说明(    )

    ①网络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②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网络无所不能,要处处依赖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下图是2021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形式调查结果,请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B . 网络推动创新,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 . 阅读伴随成长,手机阅读成为最多选择 D . 网络丰富生活,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 5. (2022八上·凤山期中)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为了提高核酸检测采样效率,缩短排队时间,广西南宁、桂林、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等七市统一推行桂核酸居民端3小程序。居民用手机打开小程序展示桂核酸检测码,工作人员扫码即可实现信息输入。“桂核酸居民端3”小程序的使用反映(    )
    A . 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B .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C . 网络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D .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 6. (2022八上·凤山期中)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人民群众构筑好心理防线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

    ①提高警惕不上网   

    ②转账汇款多核实

    ③未知链接不点击   

    ④完善法律多处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2八上·凤山期中) 2022年4月9日淮安白马湖向日葵的故事景区发布了最新的入园公告:为避免景区人员聚集,本景区推行分时段实名预约游览,所有游客进入景区时须进行“健康码”、“行程码”扫码核验,戴口罩、测体温,排队时请保持1米间隔线有序进入景区。下列关于这个公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社会秩序明确了社会规则的内容    B .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维护规则靠秩序 C . 社会规则是实现良好社会秩序的保障    D .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环境,具有强制性
  • 8. (2022八上·凤山期中)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
    A . 社会规则变幻莫测,我们无需遵守 B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随意修改规则 C . 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D . 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 9.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下面是晓彤同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行为表现及自我反思,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在网上看到抗疫英雄钟南山的感人事迹,她马上点赞并分享给同学看。——这是积极转播网络正能量的表现,应该赞扬

    ②看到网友转发“双黄连和金银花可预防和治愈新冠肺炎”的信息,她马上转发到朋友圈。——这是尊重他人、讲诚信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③她从外地回来,立刻到社区报告,还主动居家隔离14天;外出时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这是具有规则意识、科学素养的表现,应该点赞

    ④看到上海的疫情越来越严重,她将500元压岁钱捐出并折纸鹤为疫区人民析祷。——这是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值得倡导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0.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尊重理解身体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因为(    )

    ①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②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④不尊重他人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对以下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是(    )

    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遵守社会规则,凡事要随大流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③“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学会换位思考,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彬彬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还小动作不断。下列对他的评价合理的有(    )

    ①他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

    ②不必过多计较,他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了

    ③这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这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会受到舆论谴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2八上·凤山期中) 2022年3月25日晚,上海某社区电话通知景小姐,称她所在的楼栋要实行封控管理,但她的店铺可以继续营业。于是,景小姐拜托相熟的朋友每天早9点开门、晚9点关门,而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店铺都处于无人值守的“自助售货模式”。结果,顾客没有一个人逃单,营业额反而比平时高了一两成。这一暖心结果说明(    )
    A .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B . 以礼待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C . 尊重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D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14.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情境与这句古语相违背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5.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以下是小政做的关于违法行为的分类图,其中①②③处的内容分别应填(    )

    A . 行政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一般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所受处罚不同一般违法行为 C . 严重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行政违法行为 D . 一般违法行为所受处罚不同严重违法行为
  • 16.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下列案例与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A.

    张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刑罚处罚

    B.

    某影楼擅用李某的照片 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民事责任

    C.

    王某因散播新冠肺炎疫情谣言被有关部门拘留十日井罚款500元

    民事责任

    D.

                      王某在微信群中导骂烈士侮辱烈士遗孀被依法刑事拘留

    行政处罚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下图所表示的是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表现的关系与图示相同的是(    )

    ①刑罚和主刑   

    ②社会规则和法律

    ③附加刑和罚款   

    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是(    )
    A .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B . 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了法律禁止的行为 C . 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D . 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或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
  • 19. (2024九下·菏泽模拟) 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①邻居收养流浪狗,每晚不停叫,影响大家休息——民事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

    ④某培训机构未经高考状元同意将其照片作宣传——民事违法,向检察院起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2023八上·宁明期中) 在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学甲:法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B . 同学乙: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C . 同学丙:刑罚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D . 同学丁:遇到不法侵害,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21. (2022八上·凤山期中)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是(    )

    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②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③不惜一切代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 22.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关注冬奥,遵守规则】

    某中学八年级3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新闻分享活动。下面是小红同学分享的新闻,请你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相应的内容。

    新闻

    新闻解读

    为了办好2022这一届北京冬奥会,我们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全部参与者。坚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中国人说到做到,我们言必信,行必果,给世界奉献了一届内容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

    (1)中国人说到做到,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是因为诚信促进①

    来自美国的运动员泰莎,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之后落下了眼泪。原来是美国队出场之后,一名志愿者小哥高举双手大喊你好,还用英文喊出“WelcometoChina”。当时恰逢泰莎拿手机录制视频•开幕式结束之后重新观看视频,看到这位志愿者小哥的表现,心中十分感动。

    (2)这位志愿者小哥的表现启示我们尊重他人要做到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相关奥运纪念商品销售火爆,陆某借机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最终受到了法律惩处。

    (3)陆某借机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最终受到了法律惩处。说明③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 23. (2022八上·凤山期中) 【礼尚往来,构建和谐】

    观察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漫画反映了社会中的什么现象?
    2. (2) 根据漫画反映的信息,请你谈谈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车让人”的原因。
  • 24. (2022八上·凤山期中) 【网络无限,自由有度】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必需品”。

    下列两则素材都出自网络生活中的场景,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素材一

    素材二:

    2022年7月16日,广西北海发生了疫情,本土病例9例,本士无症状感染444例。有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白衣大叔防控工作不戴口罩”视频,并配“工作人在一线,不带口罩,一律抓去派出所”字样。中学生小华看了视频后,随手将此视频转发到了班级微信群中。同学小康看到后指出这是一则谣言,小华觉得没有面子,便在群内对小康破口大骂。还振振有词地说“发表什么视频是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1. (1) 素材一说明了网络具有什么作用?
    2. (2) 请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评析小华的观点。
    3. (3) 请你指出素材二中小华言行的两个不当之处,并给出参与网络生活的正确做法。
  • 25. (2023八上·黔东南期中) 【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某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会成员小美撰写了一篇“防微杜渐,远离犯罪”的新闻稿:

    初中学生李某,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游戏;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逃学,甚至偷窃同学和商店的钱。2022年4月,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李某伙同网友在茶庄附近多次对路人持刀抢劫。该市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5000元。

    1. (1) 李某伙同网友在茶庄附近多次对路人持刀抢劫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 (2)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可以从李某的身上汲取哪些教训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