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识记·诗歌之美(共21分)
  • 1. (2022九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古诗新诗之美

    古典诗词是古典文学长廊中的精华,许多诗篇不仅展现了祖国山原湖川的秀丽雄伟,家乡春夏秋冬的千姿百态,故园晨昏夜午的奇趣,风雷雨电的壮观,松柏梅竹的高洁,也渗透着诗人的挚爱、依恋、深思与寄意,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我国的古典诗词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又体现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哀求。新诗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新诗是时代与历史结合的产物,它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有别于古典诗歌。古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亦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的豪气;今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chén(      )”的真情,亦有“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的飘逸。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风            ②深chén

    2. (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沧海:       ②冠冕:

  • 2. (2022九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二)唐诗宋词之美

    唐诗与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登高而望远,临山而探幽,无限风景,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如痴如醉……

    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是大漠里的孤烟,是长河里的落日,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汇聚。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蹦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明月光下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

    1. (1) 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2. (2) 思乡是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对仗是诗歌创作常用的手法,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两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故乡今夜思千里      ②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心飞故国楼

      ④霜鬓明朝又一年      ⑤梦绕边城月           ⑥几度思归还把酒 

    3. (3) 下面从以上两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古典诗词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又体现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哀求。 B . 新诗是时代与历史结合的产物,它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有别于古典诗歌。 C . 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 D . 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蹦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
    4. (4) 唐代宋代名家辈出,留下众多诗文名句,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李白

      《行路难》(其一)

      用典,借姜尚、伊尹受重用之事,表明诗人期待得到明主的赏识。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

      杜甫

      ②《

      忧国忧民,思家念亲。战乱年代,白露既降,更是思念故乡明月。

      《长沙过贾谊宅》

      诗人溯古思今,借贾谊、屈原的遭遇,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湘水无情吊岂知?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苏轼

      《水调歌头》

      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福。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简笔勾勒出醉翁之态,可谓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太守醉也。

二、品悟·诗人情怀(共39分)
  • 3. (2022九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走进艾青,学读诗歌

    【材料一】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据统计,艾青首诗中借土地来抒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制作。

    (二)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他忧郁的诗情里积淀了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

    (三)散文化了的诗情。艾青的诗并不讲究格律,也不押韵,不被任何一种形式所束缚,具有散文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散文的美感,摆脱了对仗工整的格律,没有那种精心修饰的文学化语言,更偏向于直白的口语化语言,给人一种平常闲聊时的亲切与自然。

    (四)用富有色彩的形象说话。他的诗作大都具有新颖动人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是对生动典型的现实生活画面的截取,有的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创造,而不管是哪一种形象,艾青都给他们注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材料二】学生为何读不懂现代诗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能破译诗歌的编码方式,导致学生在大脑中不能正确表征诗歌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的表征。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有形式的表征和内容的表征。现代认知心理学称知识表征的形式为编码,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形象编码指的是以声音、图形、画面、表象等可感知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抽象编码则指以词、概念、定义、命题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小说等文学体裁使用的是形象编码,因此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诗歌主要使用的是抽象编码方式,学生自然难以读懂。

    【材料三】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表意更丰富,也更加新颖别致。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

    陌生化处理的方法

    方法

    示例

    量词混搭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 (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主谓反常搭配

    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 长势良好 (黎云智《蛙声》)

    动宾反常搭配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词语交互错位

    云飘在水上/帆飞在天上 (冰夫《莲塘月》)

    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 (陈黎《在一个被连续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1. (1)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B . 艾青的诗具有散文的特点,摆脱了对仗工整的格律,没有精心修饰的文学化语言。 C . 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诗歌使用的是形象编码,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D . 陌生化是文学创作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
    2. (2) 诗歌的语言常常被“陌生化”处理,使得诗歌的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它常常是新奇的,甚至是无理的,以下诗句运用这种方法的一项是(    )
      A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B .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柯岩)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艾青) D . 黄昏吹着风的软。(林徽因)
    3. (3) 我们学过的很多诗词也运用了陌生化处理的方法,下列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请说出这首小令的作者及所运用的陌生化处理的方法。

      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    陌生化处理方法: 

  • 4. (2022九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二)苏东坡传(节选)

    ①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②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③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

    ④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来而叹,乃作是诗,自憨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⑤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⑥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那时苏东坡又吸引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其中两个是道士。

    ⑦因为苏东坡对长生的奥秘甚感兴趣。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痛”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号。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⑧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⑨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

    ⑩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⑪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堂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昼夜观看,也向人提出四种警告:出舆入辇,蹶痿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蛾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⑫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作者:林语堂  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有删节)

    1. (1) 文章第⑩段说“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对陶潜的了解,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陶渊明

      苏轼

      称号

      五柳先生

      A.

      称号由来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

      爱好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C.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D.

    2. (2) 本文多处引用了苏轼的诗文,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④段引用《东坡八首》小序来表现了苏轼开始务农后并未怨天尤人,而是随遇而安。 B . 第⑦段引用“季常之痛”典故入文,轻松幽默风趣,调侃了苏东坡因惧内而千古留名。 C . 第⑧段引用表现黄州猪肉极贱,侧面表现苏轼生活清贫,展现了厨艺高超,有生活情趣。 D . 第⑫段东坡被贬谪琼崖海岛无医无药,他庆幸没有医师之手下可丧生,表现其乐观坦然。
    3. (3) 请赏析文章中的画线句,并从修辞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品析。
    4. (4)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在《醉翁亭记》中多次提到了“乐”。东坡谪贬黄州,也有许多的“乐”林语堂举了许多事例来表现这一点。请结合本章内容概括出苏东坡的乐。
  • 5. (2022九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三)贬谪诗人的情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史·范仲淹传》(节选)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

    1. (1)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 . 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诸多友人离世,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 . 颈联中“沉舟”和“病树”表现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千帆过”和“万木春”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此联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D . 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有很强的感染力。
    2. (2) 下面对《岳阳楼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 .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3. (3) 用“/”给《宋史·范仲淹传》(节选)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死 之 日 四 方 闻 者 皆 为 叹 息。

    4. (4)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殊世异,有些词语沿用至今,但词义已发生变化,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连月不

      打开

      怀乡

      斋三日而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5. (5) 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6. (6) 刘禹锡被贬巴山二十三年并未意志消沉,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年就政通人和。很多诗人也都曾经历过贬谪,请从初中学过的诗文中举出一例,要求写出诗人名字和事例。
    7. (7) 谥号是中国古代有较高身份地位的人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事迹,给出的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范仲淹去世后,朝廷给予“文正”这个谥号。结合两篇文章,探究范仲淹谥号为“文正”的原因。
三、探究·读诗写诗(共10分)
  • 6. (2022九上·南宁期中) 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班级开展读诗写诗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班级准备举办艾青诗歌朗诵比赛,班委正在做筹备工作,宾小阳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之一,请你协助他补充完善赛前准备工作。

      赛前准备

      ①制作比赛方案和节目单。

      ⑤确定比赛场地,做好赛场布置。

    2. (2) 艾青诗歌朗诵比赛,你作为小组代表参加,朗诵会要求每位朗诵者给诗歌配上音乐,你会选择哪首诗歌?你会选择哪种风格的配乐?请说明理由。

      【知识小贴士】  诗朗诵配乐类型

      1热情激昂  2悲伤婉转  3平缓抒情  4轻松欢快

      篇目:

      背景音乐类型:

      选择理由:

    3. (3) 有人就“写诗与模仿”这一话题做了论述(如下)。请对此人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模仿无助于写诗。首先,诗歌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无需模仿;其次,模仿会让诗歌创作变得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所以,学习诗歌不用模仿前人之作。

四、叙写·与诗有约(共50分)
  • 7. (2022九上·南宁期中) 写作题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中学生涯我们读过好的诗歌,也尝试过写诗,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事情,用心记录,用情抒写。

    请以“我与诗歌有个约”为题,叙写读诗写诗的经历。

    要求:①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②不抄袭,不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