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 1.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作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大字,报纸的封面可能全幅是律师的题名录。讼师改称律师,更加大字在上;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的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的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法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

    (节选自《无讼》)

    材料二:

    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在同意权力下,握有权力者并不是为了要保障自身特殊的利益,所以社会上必须用荣誉和高薪来延揽。至于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不能是没有目的的,而所具的目的也很难想象不是经济的。我们很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经济利益可得,横暴权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之也不易发生。

    甲团体想用权力来统治乙团体以谋得经济利益,必须有一前提: 就是乙团体的存在可以供给这项利益,说得更明白一些,乙团体的生产量必须能超过他的消费量,然后有一些剩余去引诱甲团体来征服他。这是极重要的。一个只有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并没有资格做奴隶的。我说这话意思是想指出农业社会中横暴权力的限制。在广西瑶山里调查时,我常见到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而并不征服瑶人来作奴隶。原因当然很多,但主要的一个,依我看来,是土地太贫乏,而种水田的瑶人,并不肯降低生活程度,做汉人的佃户。如果瑶人打不过汉人,他们就放弃土地搬到别处去。在农业民族的争斗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把土著赶走而占据他们的土地自己来耕种。尤其在人口已经很多,劳力可以自足,土地利用已到了边际的时候是如此。我们读历史,常常可以找到“坑卒几万人”之类的记录,至于见人便杀的流寇,一直到不久之前还是可能遭遇的经验。这种情形大概不是工业性的侵略权力所能了解的。

    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同时加强他对内的压力,费用更大,陈涉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个时候,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

    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横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于是在天高皇帝远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依我在上面所说的,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节选自《无为政治》)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讼师改称“律师”,还要加一个“大”字,环境的改变、称呼的改变,导致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B . 调解就是讲理,需要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主持,调解的过程就是讲道理、进行教化的过程 C . 社会上每个人都是知礼的,打官司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D . 由于礼治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所以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利,而在内在的良心。
    2.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大乱过后,皇权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都会施行休养生息的无为政治。 B . 如果乙团体的生产量仅够自己消费,甲团体就不会用权力征服它。 C . 人们可以从权力中得到利益,这是权力能够引诱人的原因所在。 D . 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地位的目的也是获得经济利益。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现代文阅读

    月光下的芝麻地

    刘庆邦

    棉桃子跟芍药花的花骨朵儿差不多,都是圆圆的,青青的,尖尖嘴儿,像一枚枚尚未成熟的桃子。芍药开花,棉花也开花。芍药的花朵婉紫嫣红,五颜六色,妖娆得可以。而棉花的花朵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除了白,还是白。

    怎么,单一的白色就不好看吗?不是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多,只要成了阵势,照样蔚为大观。谁能说它们没有让人神思缈远的大美的力量呢?棉花的开放也是如此,仿佛一夜之间,银白色的花朵便开满了棉花的枝头。那时的地是生产队的地,地块儿不是零打碎敲,每一块土地面积都很大,中秋过后,遍地的棉花呼啦啦就开了一层。有人半夜里起来,往东边一望,还以为天快亮了呢。定晴再看,哦,原来是棉花开了。东边的白不是天白,是棉花白。这天午后,晴跟队里的妇女劳力一起,在东地里摘棉花。她提的是一只竹篮,摘下一朵棉花,就放进竹篮里。摘棉花摘到半下午,队里安排有一段休息时间,晴没有休息,在继续摘棉花。

    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每人揽两垄棉花往前摘,有人摘到地头,拐了回来,她连一趟还没摘到头,笨鸟先飞,她不打算休息了,要把进度赶一赶。妇女队长玉青喊了她,说休息了,她答应了好,但她仍没有休息。玉青越是让她休息,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摘满了一篮子棉花,她从棉花地里走出来,把棉花倒进停放在地头的大车斗子里,再回去接着摘。

    天蓝得不能再蓝,远得不能再远.天空飞过一群大雁,晴似乎连大雁之间小声说话都听得见。黄黄的阳光照在晴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洋洋的。傍晚收工,在暮色里,晴提着空篮子往村里走,见玉青、小春、桂之、新美她们落在后面,交头接耳,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但她们说的声音很小,晴听不见她们说的是什么。她们会不会提前行动,到北地里收芝麻呢?她听说过,玉青她们提前行动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两年队里收麦,她们都是事先约好,三更四更就到了地里。等上工铃敲响,别的社员赶到地里时,她们已把麦子割倒了一大片。

    这个猜测一生出来,晴几乎给自己的猜测打了对号。她们几个都是爱干活儿的人,都是喜欢结伴干活儿的人,都是以结伴干活儿为快乐的人,得到收芝麻的机会,她们大概不会放过。她决定提前去芝麻地里等她们。

    她到得早,玉青她们还没来。晴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这晚的月亮晶亮晶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了,晴从芝麻地一侧走出来。玉青看见了晴,问:“谁?”晴答:“我。”玉青听出了是睛的声音,问:“三更半夜,你怎么来了?”几个姑娘也暂停收芝麻,转过身,看着晴。晴说,她看见外边一片明,还以为是天明了呢,就赶紧到地里来了。说着把手中的摄头铲子举了一下。

    新美说:“天明还早着呢,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等听见铃响再来也不迟。”晴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

    玉青同意了。玉青又问:“你以前收过芝麻吗?”晴说没有,她以前只收过玉米。玉青说:“收芝麻跟收玉米的办法是一样的。”她让晴收一棵芝麻给她看看。晴站稳脚跟,左手向后一拐,揽过一棵芝麻,瞅准芝麻的根,手起铲落,就把一棵芝麻砍倒了。玉青说:“还行,就是这样收法,搬头铲子吃土越深越好。”玉青还说:“你慢点收,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不住手。你不睡觉,能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

    月亮在天上慢慢走,五个姑娘在芝麻地里快快收。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

    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要在生产队的上工铃敲响之前,把这块地里的芝麻全部收了。晴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睛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们数起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睛。村里的雄鸡叫第一遍时,她们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令,收得更快些。待村里的上工铃声响起,她们把芝麻全部放倒,五个姑娘正在地头的水塘边洗脸。秋水有些凉,但她们的感觉是,痛快!真痛快!!太痛快了!!!

    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员来到地里,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棉花没有缤纷的色彩与妖娆的姿态,但它那壮观的白色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唤起人们参加劳动的热情。 B . 小说在描写晴摘棉花时,插入对天空与大雁的描写,暗示了晴在一直忙碌的同时也用心感受着劳动的乐趣。 C . 晴听不到玉青她们在商量什么,却能一下猜到了她们要做的事,表明晴与她们在某些方面是心灵相通的。 D . “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表现新美对晴的关心,也隐含她对这个缺乏劳动经验的新人并不信任的心理。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题为“月光下的芝麻地”,却从阳光下摘棉花写起,这样写可以使笔法更灵动,也为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 B . 小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晴的特写,也有对劳动者群像的描写,目的是在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C . 从“慢点收”的叮嘱到“一铲子又一铲子”的动作,最后到冲锋般的抢收,小说以逐渐加快的节奏表现劳动者干劲十足。 D . 小说的叙述语言富有诗意美感,人物对话语言朴素自然,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小说亦雅亦俗的独特语言风格。
    3. (3) 晴在摘棉花和收芝麻两次劳动中感受到不同的乐趣。请结合文本概括。
    4. (4) 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 3.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文言文阅读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三年,辙为大名推官。

    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光皆不能从。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苏辙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B .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C .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 D .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制举,又叫制科,是由皇帝下诏举行的小范围考试,通过策论文章考察并选拔特殊人才 B . 丁父忧,即遭遇父亲去世。官员在位期间,如遭遇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C . 中外,又叫内外,指皇宫内外或中央与地方。帝王居所称为禁中。文中特指中国与外国. D . 注疏,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疏对经书所做注解的注解。内容涉及经书词语、史实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辙参加制举,文章言词激切。苏辙在制举的策论文章中,因为激切地谈论朝廷宫禁之事,虽然被皇帝理解,但最终还是被列入下等。 B . 苏辙为国为民,劝说王安石。王安石施行青苗法后,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寻求未收取的财利。人们很担心,委托苏辙写信劝说王安石。 C . 苏辙体谅士子,建议考试从旧。司马光想改革科举考试,但苏辙认为考试时间将近,建议来年的考试除了稍作变动外,尽量一切如旧。 D . 苏辙敢于直言,不以谄媚为事。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执政的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辙均能直言其弊,不因对方位高权重而畏缩不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

      ②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

  • 4.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邯郸少年行

    高适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交待了“游侠子”居住的地方是邯郸,燕赵之地自古多豪杰之士,“游侠子”因此而自我夸耀。“自矜”一词把他们的自得之态勾画得十分生动。 B . 诗人抓住“纵博”“报仇”“歌笑”“车马”这几个典型事例和场景,采用了夸张、比喻、拟人手法以烘托渲染,突出了“游侠子”的豪迈意气和不羁的生活。 C . 七、八句是内容上的转折处,由写“游侠子”豪放的生活转入对其内心的揭示。他们渴望凭借侠肝义胆为国建功,却得不到理解,不由得神游千古,怀念重人才的平原君。 D . 高适在诗中以“邯郸少年”自况,前半部分借“游侠子”的经历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后半部分则有所议论,将抑郁不平之情进一步表达出来。
    2. (2) 诗的末两句若奇峰突起,意蕴深远,令人回味。赵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举!”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三、名篇默写(8分)
    1. (1) 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2. (2) 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表达自己与现实的和解,对现实的超脱。
    3. (3) 《苟子 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4. (4)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子在《劝学》中说“
四、单选题(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6分)
  • 8.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___________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经过长期创作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      )。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___________传统模式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___________了岭南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___________地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景材种丰富,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剪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美妙绝伦 打破 融入 苦心经营 B . 异彩纷呈 冲破 融入 煞费苦心 C . 异彩纷呈 冲破 融合 苦心经营 D . 美妙绝伦 打破 融合 煞费苦心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B . 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长期创作出的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C . 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D . 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他们长期创作出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B . 一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 C . 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 D . 一旦形成艺术流派,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 9.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找出五处作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一选课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孩子更希望得到您的鼎力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贵校决定于本月29日傍晚18时在学校的田家炳会馆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组

    2022年10月25日

  • 10.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实的世界是人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现实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 11.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九章”量子计算机与“悬铃木”相比的三个优势,每点不超过10个字。

    76个光子,比谷歌“悬铃木”快一百亿倍,比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诞生。先来看一组数据:在室温条件下运行(除光子探测部分需4K低温),计算玻色采样问题,“九章”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超级计算机需要6亿年;处理100亿个样本,“九章”只需10小时,超级计算机需要1200亿年,而宇宙诞生至今不过约137亿年。

    与“九章”量子计算机相比,由于采用超导体系,谷歌53个量子比特的“悬铃木”必须全程在-273.12℃(30mK)的超低温环境下运行,而且在计算随机线路采样问题上,存在样本数量的漏洞:同样处理100万个样本,“悬铃木”只需200秒,的确比超级计算机的2天要快很多。可当处理100亿个样本时,“悬铃木”要花上20天,反而不如经典计算机快。

六、写作(60分)
  • 12.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写作

    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说:“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对于如何处世,孟子主张积极有为,而庄子则追求顺应自然的“无为”。在“内卷”日盛的当前社会,激烈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常常侵扰着我们内心的平和。身处其间,你希望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

    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