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辽源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3高二上·开福月考)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 .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 .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 2. (2022高二上·阿城月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这说明:(    )

    ①哲学往往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

    ②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

    ③雨因诗人不同的心态感受发生了形态的变化

    ④诗人对自己人生境况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但“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他亲自动手烹饪,摸索出了“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猪肉烹饪方法,这便是江南传统名菜“东坡肉”的做法之精要。下列对此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猪肉质优价廉,是“东坡肉”做法问世的决定性条件

    ②“东坡肉”的做法,来自于苏轼文学家的气质和才智

    ③“东坡肉”的做法,遵循了人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④苏轼亲自动手,为“东坡肉”做法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人体干细胞都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辑,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造福人类自身

    ③人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是无条件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长霉的米饭都不能吃吗?答案是否定的,长霉的馊米饭显然是不能吃的,但有一种长霉的米饭不仅能吃,还很好吃,它就是酒酿,南方人称其为米酒,北方人称之为醪糟。随着我们的追问不断加深,生活当中的“常识”经常遭遇挑战甚至被推翻,其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②真理的产生过程受到实践水平差异的影响

    ③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④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可能有差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高二上·武义月考) 基于对一枚在黑龙江哈尔滨发现的、目前已知最大的人属头骨化石的研究,中英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古人类,且其所属的支系,可能与现代人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因该古人类化石在黑龙江发现,科学家将这个新的人种命名为“龙人”。这一研究具有(   ) 

     ①社会历史性,中英研究团队合作取得成果 

     ②自觉选择性,确定与“龙人”是否有亲缘关系是最终目的 

     ③直接现实性,改变古人类研究历程 

     ④客观物质性,研究基于新发现的头骨化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今年以来,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已开始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国家也对包括VR/AR技术进步在内的高新科技予以强烈关注与政策支持,VR/AR+教育、医疗、生产、娱乐、培训等模式的确立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表明(   )

    ①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和变革展的先导

    ②各行各业可以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各行业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俄乌冲突引发的“蝴蝶效应”持续发酵。完成下面小题。
    1. (1) 俄乌冲突,不仅令世界局势紧张异常,更是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美国拱火乌克兰危机引发的金融、粮食以及能源三大危机,使原本就受重创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事物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正在进入关键节点,不管各方愿意与否,都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持久战阶段,欧洲的衰退已成定局,也将加速世界变革,这也就意味着亚洲世纪将提前到来,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复兴进程。这启示我们:(    )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至关重要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既要认识事物的不利条件,又要重视有利条件

      ④事物所包含的“好与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上·阿城月考) 中医强调“度”,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并称为”五劳所伤”。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相持、平衡的状态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   
    ②要积极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③发展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④要控制量变,防止事物朝不利方向转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起浪;念想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当然就会度一切苦厄,当然就能自在了。与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不相同的是:(    )

    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②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11.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北京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大在民生领域对延庆、张家口的支持帮扶力度;来自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也输向北京,确保冬奥会所有场馆100%用上“绿电”……实践表明,只有在因地制宜培育和激发区域发展动能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才能发挥好各地区比较优势,跑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度”。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事物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要服从整体

    ③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④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22高二上·阿城月考) 生活垃圾在过去基本采用填埋法进行处理,这不仅会产生臭气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还会产生大量渗滤液污染土壤。赣州市政府为了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设智能垃圾焚烧厂,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释放出的热能用来供热或发电,废渣则用来做成路砖,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由此可见:(    )

    ①把握好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可以做到趋利避害

    ②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③事物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3.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漫画“明天卖什么?”启示我们(   )

    ①人类社会中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②改造自然时应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4.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是( )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需要将教育推向个性化发展道路,即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化要素,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社会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学生发展方向关键看社会需求

    ②学生成长所遇到的不同矛盾,会将他与别人的人生区分开来

    ③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个性理念蕴含在通识教育之中

    ④坚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

    ④社会基本矛盾只能也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7.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2021年,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统筹设置党政机构”。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此举有利于:(    )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以提高党和国家机构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促进党和国家机构优化协同、高效运转

    ③深化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④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调整上层建筑以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2高二上·阿城月考) 近年来,广安市创新扶贫攻坚模式,运用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确保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真扶贫、扶真贫,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最高的价值标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在主题教育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子听民意,坚持为民服务解难题,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委会和居委会,为群众解决难事和烦心事,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材料说明:(    )

    ①制定和执行方针政策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②我们要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

    ③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必须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

    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以人民的要求为出发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202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④坚持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一群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校友会艺术团,挽起袖子,高唱《少年》,观之无不动容。不仅仅是歌声,这群“少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祖国建设的感人事迹,更让人肃然起敬。从这群“少年”身上你得到的启示是:(    )

    ①要奉献祖国,奉献人民,这是个人的全部价值

    ②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不考虑个人利益

    ③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④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书写在祖国建设的征程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要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里的“文化”:(    )

    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②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参加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是狭义的“文化”,指人们的修养或者受教育程度

    ④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精神产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中包括强基计划专业的古文字学,特别引人注目。汉字从起源到如今,在不断的演变中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是书写中华文化的载体,今天的中国人仍能通过汉字读懂古人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②汉字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汉字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52分)
  • 24.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多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动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 25.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材料一:在上个世纪前半叶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的战祸之后,联合国应运而生,走过了75年不平凡历程。75年来联合国不断发展壮大,在各会员国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75周年相关纪念活动以“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为主题。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联合国的75年,是多边主义快速发展的75 年。世界问题多得很、大得很,全球性挑战日益上升,应该也只能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风雨过后是彩虹。经历一次又一次考验,联合国仍然充满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说联合国75年的发展历程带给你的感悟。

  • 26.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梅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启大战“疫”模式,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会同各级各部门构筑起联防联控的宣传大格局。梅州市日报和市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客户端开设“打嬴疫情防控阻击战”“抗疫复产,梅州在行动”等专题专版专栏,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防控工作调整,即时播发、滚动推送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和重大行动,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宣传全市党员干部在抗疫中发挥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播到千家万户,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坚守文艺初心,迅速行动,用手中的笔触、心中的旋律、满腔的热情,以文传神、以艺鼓劲,创作防疫文艺作品,增强全民战“疫”的信心、决心。

    广东梅州市在新媒体客户端开设防疫抗疫专题专版专栏,凝聚战“疫”正能量。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其理由。

  • 27. (2022高二上·辽源期中)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材料“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

    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