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期...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唐·李贺的“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唐·白居易的“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北宋·欧阳修的“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无不描绘出初春雨后杏花的美丽。然而自然界中再美的春雨杏花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纯自然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的感悟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2.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在某市图书馆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把各类经典电子图书“装”进手机,轻松带回家。而这些强大功能的“支持者”,都来自于一台电子书借阅机。可见(    )

    ①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文化现象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保护的意义在于创造经济效益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3.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9月13日,央视网刊登文章《领航中国引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文章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他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要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

    ②人的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

    ③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4.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在新疆,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伽师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按照“馕产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建设馕文化产业园,产业化、标准化制馕不仅让打馕这门老手艺焕然一新,更给传统美食注入了创新的味道。由此可见(    )

    ①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要充分挖掘馕文化内涵

    ②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依托文化产业园转化成物质力量

    ③文化兴则经济兴,馕文化是伽师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馕文化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 5.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西化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国文化的根基,构造中国文化低劣或不如西方文化的印象,并对中国社会制度和领导人进行丑化,削弱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旗帜鲜明地抵制西方文化传入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要防范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潜在的文化渗透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6.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9月8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在校园内建设固定可供全校师生观看或参与的中医药文化场所,以中医药机构为主体组织专业人员进校园持续开展中医药科普、体验、游学等活动,组建校园中医药文化兴趣小组,培养中医药科普老师,引导学校师生积极组织可自行开展的活动。这是基于(    )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往往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强大合力。我国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是(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保护文化遗产能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对新的文化因素,不会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而是一方面接纳它们、包容它们,尊重它们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进来,充实、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本质是交流互鉴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开放性是中华文明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   
    ④中华文化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9.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国与国相处,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挺在前面。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

    ①要遵循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要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优先的基础上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③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有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统一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0.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10月24日,中欧班列(中豫号)向欧洲首发新能源汽车专列,标志着中欧班列(中豫号)出口货物再添新品类。中欧班列所到之处,便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交融之地。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欧班列在连通中国与欧洲各国的物产、方便欧亚大陆人民互通有无的同时,架起了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中欧班列的运行表明(    )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商业贸易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的文旅服务专题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优势,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观众既可以感受以“蛟龙”号载人深海模拟体验器为代表的沉浸式体验,还可以看到北京人艺经典作品“云展演”等新业态。这说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    )

    ①是古往今来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②已取代口语、印刷等旧的传媒方式

    ③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④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3高二下·威远开学考) 第十二届中俄文化大集活动于2022年8月25日至2023年2月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举办,内容包括文艺交流直播间、“互联网+”中俄贸易展、全民艺术节、中俄沿边文旅宣介、中俄青少年艺术交流等。12年来,在中俄文化大集活动框架下,中俄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以上活动(    )

    ①能够增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   
    ②旨在增进中俄两国的文化认同

    ③能够消除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   
    ④能够展现中俄两国的文化魅力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 13.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诗经》《楚辞》与汉乐府,构成中国诗歌的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文人诗歌传统,并孕生了格律诗体。唐宋时期,近体诗与词相继出现并繁盛起来,元代又兴盛了曲。与此同时,各类“古体”也一直为人们使用。新体流行,旧体不废,这一中国古代诗歌史的规律,也同样体现在当代诗词创作中。这主要体现了(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④要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和当代文化的转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传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了“子民”的狭隘界限,不再将“民”归于与“君”“官”相对应的位置,它既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注重百姓生存的积极因素,又抛开了其中“君为主体,民为从属,民为君用”的消极因素,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人民的中心地位。材料体现了(    )

    ①传统文化源于传统,和现实无关   
    ②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会截然不同

    ③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④传统文化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传统村寨泼水、人象狂欢泼水、电音泼水……今年云南的泼水节在“云”上开泼!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达“云”现场,也可以通过弹幕刷出“水滴”在线“云”过节。“云上过节”以不同的视角和形式展示了传统节日的魅力。“云过泼水节”体现了(    )

    ①传统节日要符合年轻人需求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能赋予文化新的活力   
    ④文化表现形式要坚持与时俱进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
  • 16.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守护好世界上所有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应(    )

    ①承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立足于人民需求,关注时代话题

    ③批判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④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汉字不仅是人们交流信息传播智慧的工具,而且是中国人对经验世界认知的独特呈现,凝结了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哲思。这说明(    )

    ①汉字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②汉字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与表征   
    ④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春秋公羊传》最早提出“大一统”思想;降至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被汉朝政府采纳。至此,“大一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武器。据此可知(    )

    ①新旧文化的更替斗争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文化能反映一定的政治,并能反作用于政治

    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具有本民族的独特风格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深深嵌入民族发展进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物以传情”。冬奥特许商品“冬奥五环珐琅尊”的设计灵感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结合景泰蓝、錾刻和琉璃三大非遗技艺,展示中国特色的冬奥文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奥特许商品传承了历史文化,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

    ②通过冬奥会传播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冬奥五环珐琅尊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冬奥特许商品的设计和展示,开创了非遗代际传承发展新机制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 20.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9月16日,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举行宣讲报告会。市地方志办党员干部表示将继续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武汉市重视地方志编篆是因为它(    )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9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为推进人类火星探索事业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②体现了伟大的梦想精神和伟大的奋斗精神

      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此次太空授课活动(    )

      ①是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③说明文化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④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演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广大青年要把“小我”的光和热,转化为拼搏奋斗的实干与担当,才能成就壮丽人生。这表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任何时候都相同

    ③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④拼搏奋斗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3.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2022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各部门各地方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近年来,我国科技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多地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展示、“云”直播讲解等创新方式,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增强代入感、沉浸感、愉悦感,促进革命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人民

      ②科技应用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③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得益于革命文物保护

      ④变革传播技术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通知》要求,各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于2022年10月31日前公布完成本区域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革命文物有利于(    )

      ①繁荣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②展示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

      ③传承革命文化,构筑中国力量    ④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 24.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22日,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基础日益厚实,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增强。受益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年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逐渐从“去哪儿都新鲜”转变为“去哪儿都习以为常”;随着图书、影视、网络视听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青年所需所盼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里都能去逛逛”。“中国奇迹”“中国之治”带给青年的不仅仅是自豪,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不断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正助力中国青年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 25.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是人们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士大夫始终强调不与民争利,主张“藏富于民”。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贯通古今,党和国家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辟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共同富裕思想能在中国绵延传承几千年。

  • 26.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1日,新华社第一工作室推出“平语近人”创意海报,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在新的一年再次感悟总书记的思想风范和博大情怀。

    “全家‘福安’、一生‘长乐’”,这句巧妙嵌入两个福建地名的新春祝福语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的回信。该祝福语取自福建的两个地名,是最具乡土气息,迅速成为福建当地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家互致祝福的高频词。这些“习语”“金句”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又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既充满中国独有韵味,又经过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真正达到“信雅达”的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 27.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5个方面,“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就是其中之一,强调了要将团结奋斗与时代任务紧密结合。

    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坚持与人民同甘共苦,书写了民族独立的壮丽史诗。发愤图强的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实现了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大潮激荡的改革年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大路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正是这种文化人格、文化自信,让中国人民面临灾难而不屈、追求美好而不辍。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武器,共建美好家园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1. (1)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2. (2) 某校校报专刊围绕主题“抗击疫情,我们团结奋斗”征稿,请你列举两个写作要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