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布丰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批评家哈立孙说:“试读伏尔泰,笛福,绥夫特,高尔斯密,你便可以明白,文字可以做到这样奥妙绝伦的地步,而你并不一定能找出动人的妙处究竟是哪一种特质。你若是要检出这一个辞句好,那一个辞句妙,这个或那个字的音乐好听,使你觉得雄辩的、抒情的、图画的,那么美妙便立刻就消失了……”

    凡是艺术都是人为的。散文的文调虽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其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所不可少的。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福楼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字,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瑕的功效。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至于字的声音,句的长短,都是艺术上所不可忽略的问题。譬如仄声的字容易表示悲苦的情绪,响亮的声音容易显出欢乐的神情,长的句子表示温和弛缓,短的句子代表强硬急迫的态度,在修辞学的范围以内,有许多的地方都是散文的艺术家所应当注意的。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散文的毛病最常犯的无过于下面几种:(一)太多枝节,(二)太繁冗,(三)太生硬,(四)太粗陋。枝节多了,文章的线索便不清楚,读者要很用力地追寻文章的旨趣,结果是得不到一个单纯的印象。太繁冗,则读者易于生厌,并且在琐碎处致力太过,主要的意思反倒不能直诉于读者。太生硬,则无趣味,不能引人入胜。太粗陋则令人易生反感,令人不愿卒读,并且也失掉纯洁的精神。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

    (摘编自梁实秋《论散文》)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文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是最自由的,是美妙多端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散文。 B . 散文都是思想情绪的翻译,把作者心中的情思整个的表示出来,就是美的散文。 C . 散文的文调是作者内心性格的流露,其美妙不可捉摸,因此散文也是最难处置的。 D . 散文的最高理想不过是“简单”,过于繁冗的散文,令人易生反感而不愿卒读。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论述散文是一种翻译,是作者思想性格的流露,其文调有一种不可形容的美妙。 B . 文章重点论述了散文的艺术性,并从“自觉地选择”和追求“简单”两方面具体论述。 C . 文章论述散文的艺术性,侧重于论述艺术方法,指出散文艺术的根本原则是“割爱”。 D . 文章引用喀赖尔、布丰、哈立孙的话,都证明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散文的妙处气象万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文的妙处变化无穷,因而也无法形容,鉴赏散文辞句音乐之妙,只会破坏其美感。 B . 散文艺术家应该具备在万千辞字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的素养。 C . 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但不是艺术的散文,艺术的散文要确切地表现意念的真实。 D . 散文不是以典故的多、辞句的典丽为美的标准,散文的美,美在适当,美在干净直接。
  • 2.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它执行的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1年4月,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船箭分批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月,根据规划,神舟十二号的3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6月15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

    (摘自《百科》)

    材料二:

    面对记者提问,航天员们表示要完成空间站任务,最苦最累的是水槽中的训练。大家都知道,要走出密封舱到太空进行出舱活动,就必须穿舱外航天服,所以穿着相当于舱外航天服的水下训练服在水槽中进行训练可以模拟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出舱活动。“神十二”任务的舱外作业时间长,航天员刘伯明说:“我们在水下训练基本都是6个小时,在水下高强度训练,往往得靠信念和毅力支撑。”

    航天员汤洪波称:“我们的训练重点之一,毫无疑问就是出舱。整个出舱程序非常复杂,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都很繁杂,信息量巨大。大家都关注出舱那一刻,其实航天员在出舱前要准备很多天,出舱当天也要准备好几个小时才能打开舱门执行出舱任务。”

    航天员聂海胜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和神舟七号任务出舱不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出舱活动时间长、任务重,一次出舱长达6个小时左右。还要第一次进行人和舱外机械臂的配合,复杂性和艰巨性会超出想象。”

    航天员刘伯明也对记者说:“第一次出舱,我们要提前准备,两次出舱任务的间隔时间又很短。出舱后还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机械臂只是大范围地摆动,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附近。在舱外作业点进行精细操作,一个人携带的工具有限,操作难度大,有可能需要另外一名航天员配合,两个人共同到作业点把任务完成。因此,既考验机械臂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是否会和舱壁发生碰撞等,也考验航天员在舱外的配合能力。”

    (节选自《北京日报》2021.6.21)

    材料三

    近日,贵州遵义山里的木匠毛凤翔为了致敬祖国的航天事业,特寻来木头着手打造木制神舟十二号飞船和火箭。制作过程中,毛凤翔全程采用手工制造,且把一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制木工具和技艺运用其中。经过两天的时间,木制神舟十二号终于完工。毛凤翔表示,因为看到神舟十二号发射的一瞬间,心里非常激动,所以有了这个想法,用自己的传统手艺向祖国的航天事业点赞、致敬。

    (中国新闻网2021.06.21)

    1. (1) 下列对神舟七号和神舟十二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神舟七号和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都有出舱任务。 B . 神舟七号的载人飞行不属于中国航天工程的空间站阶段。 C . 神舟七号的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时不需要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 D . 与神舟七号的出舱任务相比,神舟十二号舱外作业时间长、任务重、两次出舱任务间隔时间短。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构成三舱组合体。 B . 材料二侧重于写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出舱活动的难度和为出舱活动要做的准备。 C . 材料三中,贵州木匠毛凤翔制作木质神舟十二号致敬祖国航天事业。 D . 三则材料语言客观平实,突显了实用类文本的特征。
    3. (3) 如果围绕“中国航天”把三个材料分成三个部分,请为每个部分拟写一句话作为提纲。
  • 3.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忆刘半农君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信,“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辨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

    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 , 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还是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选自《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有删改)

    【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在《论语》《人间世》等刊物发表《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作品。

    1. (1)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回忆刘半农时不作一般介绍,也没有溢美之辞,而是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且撷选典型实例,使追怀的对象有血有肉,具体可感。 B . 鲁迅杂文不乏高明的修辞,如本文将“韬略”比作“仓库”,又将陈独秀的“内皆武器,来者小心”和胡适的“内无武器,请勿疑虑”与刘半农的“令人不觉有武库”作对比,表现刘半农更可亲近。 C . 文坛上人们批评刘半农的为人“浅”,而鲁迅先生却对刘半农的“浅”持肯定态度,并由此提倡文坛上应形成“浅而清澈”的文风。 D . 文中“弄烂古文”一句,说明曾经的文学革命战士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鲁迅用“弄”和“烂”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2. (2) 作者笔下的刘半农形象优缺点并存,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刘半农的优点。
    3. (3)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清,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

    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来、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 , 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B .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C .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D .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州: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B . “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使用该年号的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 .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D . 卒:一般人的死称“卒”,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得良好的政绩,赢得美好的声誉,后被升任。 B . 当淮安闹饥荒时,王廷和朱纲向皇帝写奏章,请求留下商税做军饷,却遭严厉批评,严讷为他们辩护,才使他们幸免于难。 C . 王廷揭发张齐的罪行,说他曾接受盐商杨四和几千两银子,还借攻击徐阶的机会来掩饰自己罪行,使得张齐锒铛入狱。 D . 巡查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向朝廷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操,建议恢复他的官职。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延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②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

  • 5.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用船或筏作为桥墩、上铺木板的桥。此处浮桥横跨南台江,后建成万寿桥。这首诗是陆游担任福州宁德主簿时所作。②九轨:浮桥上多辆车子。九,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宽。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此处指代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废”字既写出诗人寓居福州、困于多病、长久未登山临水的境况,也流露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B . 颈联视听结合,诗人听钟鼓、看云烟,感悟自然的变化、人事的变迁,深感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C . 诗人“白发”虽生而“豪气”犹存,但最终在报国无门的痛苦中,醉坐榕树之下,吹笛自遣,落入了借酒浇愁的消沉。 D . 这首诗写得曲折有致,叙客居多病,赏浮桥之景,听钟声赏云烟,直抒豪气,醉坐吹笛,读来情感起伏跌宕,动人心弦。
    2. (2) 古人评价颔联“写浮桥,语颇伟丽”,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6.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沁园春·长沙》中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
    2. (2)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 (3) 沉默呵,沉默呵!。(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古到今,个人的生存方式虽有不同,却都离不开与_____________的关联,(    ),这是中国散文传统的审美特征。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这也正是生活艺术的本质。

    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一部现当代散文史,是时代精神原乡的缩影,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书写的。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是情感的_____________,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取向。那些表达乡愁的散文,不是农耕文化的序曲,而是城镇化新生活的挽歌。不应该是过去时,而应是现在时和将来时,是原生态,是写实,非虚构,有梦想。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才可能有诗意的栖居。

    衡量散文作品优劣的标准有很多,但好的散文应该是由文化基因与生活经验所_____________的。散文的经典化要经历淘洗与提纯的历史进程,但往往是在一片喧嚣之后。时下,转载于微信、博客中的一些_____________式的娱乐文字,远离散文的传统审美特征,呈现出碎片化的语境,导致群体阅读记忆的丧失。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现时    归属    生成    油腔滑调 B . 现时    归依    生成    插科打诨 C . 现世    归属    衍生    油腔滑调 D . 现世    归依    衍生    插科打诨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散文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平衡 B . 散文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个人的,是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平衡 C . 乡愁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个人的,是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平衡 D . 乡愁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平衡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些表达乡愁的散文,不是农耕文化的挽歌,而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 B . 那些表达乡愁的散文,不仅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而且是农耕文化的挽歌。 C . 那些表达乡愁的散文,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挽歌,更应该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 D . 那些表达乡愁的散文,不仅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更应该是农耕文化的挽歌。
  • 8.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报告文学的力量来自哪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谁都不能否认,,来自他对发生的时代事件和时代人物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是报告文学的根本力量所在,也是报告文学的首要美学特征。?围绕这一问题,以夏衍为代表的文学大师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对素材进行取舍、整理和剪裁必须遵循不回避、不夸大、不矫饰的原则,要杜绝无中生有和张冠李戴式的“艺术加工”,更不能信马由缰地发挥“主观创造性”。也就是说,,哪怕这“虚构”仅仅是“略微”的。

  • 9.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俄罗斯民众普遍居家隔离。近日,俄罗斯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开启中国周活动,为俄罗斯的中国文化爱好者提供疫情期间“云上”看展、在线听讲座服务。东方艺术博物馆媒体中心负责人娜塔莎·鲍里索娃表示:此次中国周活动为俄罗斯民众呈现了一场中国文化盛宴,通过视频网站可以观看讲座、大师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可以欣赏中国文物展品。东方艺术博物馆还精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史记》等20部中国文学作品的俄文译本,供读者在线阅读。

四、写作(60分)
  • 10. (2021高一上·礼泉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倾听天籁之音,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倾听长辈忠告,可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倾听逆耳之言,可利己之行。

    爱倾听的人,才会有心灵的朋友;会倾听的人,才会悟到生活的意义。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