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0;
⑵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⑶;
⑷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
实验次数 | 物重G物/N | 动滑轮重G 动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动力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1 | 0.5 | 0.1 | 0.7 | 0.3 | 47.6% |
2 | 2 | 0.5 | 0.1 | 1.1 | 0.3 | 60.6% |
3 | 3 | 0.5 | 0.1 | 1.5 | 0.3 | |
4 | 4 | 1 | 0.1 | 0.5 | 50.0% |
实验次数 |
物体种类 |
物重G/N |
斜面高h/c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斜面长s/cm |
机械效率η/% |
1 |
木块 |
4 |
15 |
1.1 |
100 |
54.5 |
2 |
小车 |
4 |
15 |
100 |
集装箱 |
A |
B |
底面积S |
|
|
高度h |
|
|
密度ρ |
|
|
集装箱A在地面上静止,当受到滑轮组挂钩竖直向上的拉力为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
;集装箱B在地面上静止,当受到滑轮组挂钩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
。已知
。
在吊运集装箱A的过程中,当绳子自由端拉力为时,集装箱A匀速竖直上升,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吊运集装箱B的过程中,集装箱B匀速竖直上升了
。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