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3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英德期中)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下表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时间

    1405年

    1488年

    1492年

    1498年

    1522年

    事件

    郑和及船队

    开始下西洋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

    达·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A . 将世界连为整体 B . 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 . 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 . 享誉史册的航海
  • 2. (2023·云南会考) 明代引进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原产于(    )
    A . 欧洲 B . 亚洲 C . 美洲 D . 非洲
  • 3. (2023·云南会考) 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区域是(    )

    A . 新疆 B . 云南 C . 台湾 D . 西藏
  • 4. (2022八上·龙湖开学考) 题表是关于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不同史籍记载。其中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史实是(    )

    记载

    出处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明史·职官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皇明祖训·首章》

    A . 秦朝以前设立有丞相一职 B . 废除丞相后政务分予六部 C . 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一职 D . 尚书和侍郎是六部的长官
  • 5. (2022八上·龙湖开学考)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主题归纳)

            

    A .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 . 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 . 中国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 6. (2022八上·岷县开学考)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神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 . 岳飞 B . 郑成功 C . 戚继光 D . 康熙帝
  • 7. (2022八上·岷县开学考) “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一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指(    )
    A . 阿骨打 B . 努尔哈赤 C . 成吉思汗 D . 朱元璋
  • 8. (2022八上·海珠开学考) 兰茂是明代云南嵩明人,著名学者、药物学家。他编著的《滇南本草》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在内的药物学著作。一百多年后,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著名的药物学著作(    )
    A . 《伤寒杂病论》 B . 《唐本草》 C . 《千金方》 D . 《本草纲目》
  • 9. (2022八上·海珠开学考) 在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里最壮丽的建筑群是(    )
    A . 内城 B . 紫禁城 C . 外城 D . 皇城
  • 10. (2022八上·岷县开学考) 某历史教材的一课中,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荷兰侵占台湾”三个子目。该课的课题应该是(    )
    A . 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B . 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 . 明朝的对外关系 D . 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11. (2022八上·海珠开学考) 下列各项中,属于努尔哈赤贡献的是(    )
    A .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B .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C . 率清军攻入山海关,定都北京 D . 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
  • 12. (2022八上·龙湖开学考) 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列诗词中,反映明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是(    )
    A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C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 .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 13. (2022八上·龙湖开学考) 据统计,清朝初年全国人口为4200多万,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增长至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对外贸易发达 B . 欧洲人口涌入 C . 疆域版图扩大 D . 农业生产发展
  • 14. (2022八上·龙湖开学考) 题图所示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 戚继光抗倭 C . 雅克萨之战 D . 平定噶尔丹
  • 15. (2022八上·海珠开学考) 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被攻陷,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自缢于紫禁城后的煤山,明朝灭亡。明朝灭亡和以下哪个事件有关(    )
    A . 黄巢农民大起义 B . 吴三桂攻破北京 C . 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 D . 清军入关攻占北京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四、辨析题
  • 28. (2022七下·定远期末) 辨别下列内容的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 (2) 贞观年间,唐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行省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3. (3) 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 (4) 元朝修建了四通八达的蕃坊,使商人往来更加方便。
    5. (5) 徐光启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9. (2022七下·南谯期末)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唐朝蒋祈所著《陶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
    2. (2)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梦溪笔谈》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3. (3) 明朝考生对考试题目的解释必须以《论语》为标准。
    4. (4) 《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五、材料分析题
  • 30. (2022九上·新会期中)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是14-16世纪欧洲巨变时代的又一重大事件。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地名),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陛下可以统治此间……可以在这里获行黄金。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三: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持续四个世纪之久的非洲奴隶贸易给西欧资本主义带来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对非洲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纪录片《世界历史》

    三角贸易图

    材料五: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图中的②和④我们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依据材料三,该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哪些重大影响?
    4. (4) 制作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请你结合《三贸易图》用图示的方式将“三角贸易”的过程表示出来。
    5. (5) 综合材料三、四,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6. (6) 依据材料五,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国明朝时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而作出贡献的最著名的事件是什么?
  • 31. (2022八上·南康期中)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看透一个民族现代化的难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小题:

    材料一:初,顺治元年设钦天监,……以西人汤若望推算密合,大统、回回两法时刻俱差,令修时宪,领监务。……康熙二年,仍属礼部。明年,增置天文科满洲官五人,满员入监自此始。又明年,定满、汉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二人,主簿各一人,满、蒙五官正各二人。……雍正三年,实授西人戴进贤监正,去监修名。八年,增置西洋监副一人。乾隆……十年,定监副以满、汉、西洋分用。十八年省满、汉各一人,增西洋二人,分左、右。四十四年,更命亲王领之。道光六年,仍定满、汉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二人。时西人高拱宸等或归或没,本监已谙西法,遂止外人入官。

    ——《清史稿·职官二》

    材料二: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勾当……

    ——雨果

    1.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和所学内容,请问:清朝对外施行什么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内容,分析“文明的欧洲人”为什么把“中国人看作是野蛮人”?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怎样的意义?
六、综合题
  • 32. (2022七下·伊通期末) 清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清朝前期在台湾、东北抗击哪个国家的侵略?
    2. (2) 清朝军民在西北地区先后平定了哪两次叛乱?
    3. (3) 清朝在台湾、西藏、新疆地区各设置了什么机构或长官?
    4. (4) 结合材料及所回答问题,你能得到什么历史结论?
  • 33. (2022七下·宣城期末)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627-645午

    玄奘西行

    754年

    A

    1405-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1685年

    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 (1) 将上表补充完整。
    2. (2) 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既有和平交往,也有暴力冲突,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3. (3) 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七、列举题
八、论述题
  • 35. (2022七下·澄迈期末)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与发展。请依据下面图片(郑成功像、康熙像)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 36. (2022·龙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如何对待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问题上,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以下资料由该文缩写而成。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同时,外国人也给我们送来了东西,产生了送来主义。我们一些人又对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打个比喻,有一位穷青年,因为偶然的机缘,得了一所有钱人家旧宅子。他如何处置这所大宅子呢?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如果羡慕敬仰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如果他是“拿来主义”者,他应该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是不用它来宴大宾,不要把鱼翅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看见鸦片,别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要将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可以送一点进博物馆,供人参观,其余的全部可以毁掉;。还有一群姨太太,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具体论题(不得照抄原材料),围绕所拟定的论题,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选取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1)在阐述过程中,中外史实均应列举。
    (2)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