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你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 (2022九上·英德期中) 观察下图,其中左图所代表的文明出自下图中字母所指代的一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2·韶关模拟) “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雅典的商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有了充足的国家财政,城邦才能利用工资和津贴调动贫困公民的参政热情,从而保证民主制度的持续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A . 值得充分肯定 B . 具有较大局限性 C . 拥有经济基础 D . 建立在农耕文明上
  • 3.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的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就此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
    A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 . 加速希腊文明的衰落 C . 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 . 推动资本主义的产生
  • 4. “古罗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文明的成果”,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雅典民主政治——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B . 儒略历——公历 C . 《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 D . 帕特农神庙——大竞技场
  • 5. (2022九上·英德期中) 某位学者指出:“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 基本自给自足 C . 领主拥有绝对特权 D . 以佃户为主体
  • 6. (2023九上·乐昌期中) 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则、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则、概念和术语。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 极力维护贵族的利益 B . 旨在推动帝国扩张 C . 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D . 重视调节社会生活
  • 7. (2024九上·江津期中)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推行改革举措,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上述文字叙述分别属于(   )
    A .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B .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C . 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 D . 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
  • 8. (2022九上·英德期中) 下图所示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它说明(    ) 

     

    A . 租地农场的出现 B . 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 C . 工业革命的兴起 D . 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 9. (2022九上·英德期中) 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这种变化源自(   )
    A . 大学的兴起 B . 文艺复兴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殖民扩张
  • 10. (2022九上·英德期中) “建筑师为赞美人类的形体比例而创作,而不是创造让人类在上帝面前看上去渺小、无足轻重的建筑。”以上观点体现了:(   )
    A . 人文主义精神 B . 自由平等思想 C . 民主科学精神 D . 民族主义理论
  • 11. (2022九上·英德期中) 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 .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 . 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 . 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 12. (2022九上·英德期中) 但丁的《神曲》认为“爱”是统摄宇宙的动力;也是组成世界的经纬。在诗篇的结尾,他庄严地写道:“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都被爱合订为一册”,全诗以“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结束,《神曲》对“爱”的礼赞,本质上反映出但丁:( )
    A . 批判罗马教会的禁欲主义 B . 号召向封建统治者宣战 C . 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好情感 D . 歌颂资产阶级人文精神
  • 13. (2022九上·英德期中)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下表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时间

    1405年

    1488年

    1492年

    1498年

    1522年

    事件

    郑和及船队

    开始下西洋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

    达·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A . 将世界连为整体 B . 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 . 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 . 享誉史册的航海
  • 14. (2022九上·定远月考) “他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的60倍。”材料说明他的航行是(    )
    A . 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 B .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C . 使葡萄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D . 最早建立欧洲和亚洲的联系
  • 15. (2022九下·柳南月考) 恩格斯:“哥伦布发现美洲时,他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段话说明新航行开辟;(   )
    A . 推动了社会变革 B . 实现了物种交换 C . 带来了殖民灾祸 D . 加速了人口迁移
  • 16. (2022九上·英德期中) “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材料揭示了(   )
    A . 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 探寻新航路的艰辛 C . 文艺复兴的意义 D .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
  • 17. (2023九上·期末) 绘制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线索,把握时代发展主题。下面某同学制作的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 .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 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 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 .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18. (2022九上·英德期中)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7世纪欧洲人设计出的解决方案是:(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权利法案》 C . 《十二铜表法》 D . 《拿破仑法典》
  • 19. “168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 . 确立“王在法下”的原则 B . 摆脱殖民压迫实现国家独立 C .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20. 下表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其结果共同说明了(   )

    国家

    手段

    纲领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与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帝国的反复,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 立法是革命的前提 B . 武装斗争是唯一的选择 C . 正义事业战无不胜 D . 欧美巨变是时代的潮流
  • 21. (2022九上·英德期中)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布鲁斯·阿克曼,在1787年宪法中,关于成立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就会被欧洲列强所摧毁。我们需要一个中央政府。为此1787年宪法:(   )
    A . 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 B . 确立了联邦共和制 C . 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22. (2022九上·英德期中)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 .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 . 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C . “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D . 反对殖民统治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 23. (2023九下·镇平县开学考) 18世纪的法国,层层设卡抽税,从中部运到西部,货价竟比原价提高了20倍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 . 启蒙思想推动 B . 美国独立战争影响 C . 封建制度阻碍 D . 法国社会等级森严
  • 24. (2022九上·英德期中) 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
    A .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 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C . 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 . 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
  • 25. (2022九上·英德期中) 如图所示资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 26. (2024·中山模拟) 导致图中1760-1825年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 殖民扩张的加剧 D . 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 27. (2022九上·英德期中) 如图漫画反映了:(   )

    A . 经济发展要注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 社会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C . 化学工业引发环境污染 D . 工业革命拉大贫富差距
  • 28. (2022九上·英德期中) 恩格斯在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描述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如表),这说明工业革命前期英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平均寿命:( )

    地区

    士绅、专业人士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6

    17

    A . 机器生产提高效率 B . 工业发展污染环境 C . 工人受到残酷压迫 D . 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 29. (2022九上·德惠期末) 19世纪中叶,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时,有人在著作中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此著作是:(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物种起源》 D . 《共产党宣言》
  • 30. (2022九上·英德期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 . 指导了各国工人运动 B . 是唯一科学的理论成果 C . 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 D .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二、综合探究题:(共40分)
  • 31. (2023九上·广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国家

    法律文献

    文献地位(作用)

    古巴比伦王国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欧洲法学的渊源

    英国

    《权利法案》

    法国

    近代欧洲各国立法的蓝本

     

    材料二: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会议争论的问题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是……经过4个月的争论与妥协,制定并通过了宪法。该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次创举。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1791-1920年)

    1. (1) 请你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宪法为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次创举”?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综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事件。
  • 32. (2022九上·英德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刚抵达委拉内(委内瑞拉)的头两天,我曾见到比我在小西班牙(海地)四年所见到的黄金还要多……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然而如果他们要控制别处的产物,那么他们必须使用武力取得。”

    ——引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材料二

    在中央航道的奴隶船上,这名十几岁的少女因被吊打而伤重身亡。

    材料三

    英国企业家马修·博尔顿在1785年与英王的一段对话: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漫画蕴含的史实?并对该幅漫画进行简要解读?
    3. (3) 材料三中的“商品”指什么?它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4. (4) 三则材料有何联系
  • 33. (2022九上·英德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产党宣言》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它也是共产党的“身份证”。以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有组织地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革命斗争。从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虚幻的空想变成科学的理论,从列宁斯大林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变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从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与本国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多国模式的成功探索………“《共产党宣言》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摘编自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起草人。
    2. (2) 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