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分)
  • 1.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发生过几次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应如何处理与野生动物以及自然界的关系,我国多个省份更是出台了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文件,希望以此切断病毒的传播链。这反映了(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并不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③哲学对指导

    人们的生活有积极意义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物根源总在心。”下列选项与诗中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漫画《消灾》的哲学寓意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科学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不能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取得成功

    ④“破财消灾”的做法产生了唯心主义世界观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国际歌》中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首歌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A . 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B .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 . 个人幸福根源于个人能力大小 D .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 5.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2022年7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会议强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

      ①是基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能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④能直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会议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

      ②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消除矛盾

      ③敢于承认矛盾,从容面对问题

      ④讲究斗争艺术,顺应和服从局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哲学进步以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基础 B .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C .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科研能力 D . 哲学和科学相互联系互相促进
  • 7.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地质灾害一直是人类的一大烦恼。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让人们束手无策、损失惨重。人们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说明 (   )

    ①正确认识世界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②顺应自然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③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 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C . 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 . 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 10.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低调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厚积薄发,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此,这项略显“隐忍不发”色彩的“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由此可知(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1.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在革命战争年代,长征精神不可缺席。今天我们行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同样需要长征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一路上所遇各种艰难险阻,需要我们不断闯关夺隘,不断翻越千山万水,一步步靠近奋斗目标。岁月易老,精神永存,长征永远在路上!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中的哲学寓意的有(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同生命一起开始运行。这一发现说明了( )
    A . 人的生命运动是有规律的 B .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 人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D . 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 13.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一片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应树立全局观念

    ②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④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歌词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人类是可以把握和改变规律的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应对人口问题的关键

    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需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2高二下·贺州月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管力度日益加大,治污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和谐音符,存在“一刀切”和工作方式简单化的现象,这大大增加了环境治理中的社会成本。从哲学角度看,治污过程中“一刀切”的做法(   )

    ①没有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规律

    ②不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治污的必要条件

    ③未能正确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没有遵循治污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 .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 . 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 .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 18.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汉代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这个故事充分说明(   )

    ①人的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②人的意识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生理机能和物质器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从刷卡消费到手机支付,从网络直播到手机游戏,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从摩电车快递到无人车快递,不管是正在变迁的,还是相对成熟的,无不是经历了“新生一争议一完善”的过程。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②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③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注重量的积累

    ④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树立创新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漫画《查隐患》启示我们要(   )

    A .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B . 关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转化 C .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D . 关注复杂事物内部主次矛盾的转化
  • 21.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中国入世之初,舆论普遍认为“狼来了”,担心中国的弱势产业难以承受外来竞争的冲击。然而事实证明,中国入世吸引外资企业加快对国内市场的投资布局,形成“鲶鱼”效应,推动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成长。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电动汽车,绿色环保且使用成本低,目前仍然未受消费者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虑”。只要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驾驶者就有“赶紧充电”的焦虑,而这样的里程焦虑几乎是每个电动汽车使用者的心态。从材料可以看出(    )

    ①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渺茫

    ②电动汽车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之处

    ③电动汽车缺点多不是新事物

    ④电动汽车的推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港珠澳大桥开通,这将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激发湾区活力,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表明(   )

    ①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主导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4.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等强原则”是指机械设计时要使每个零件强度相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机器的使用寿命,不会因部分零件报废造成浪费。“等强原则”符合的方法论要求是(   )
    A . 优胜劣汰 B . 重视联系的多样性 C . 系统优化 D .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25.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古代军事家孙武说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对此观点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乱与治存在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属性

    ②怯与勇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③亡与存的区别以两者的相互依赖为前提

    ④死与生的转化寓于两者的相互斗争之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6.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确定了京津冀互联互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合作建设等九方面的重点任务。从哲学上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

    ①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观随意性

    ②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③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④是基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46分)
  • 27.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新时期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到来,则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舆论热点,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强起来”的新时代主旋律。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看,重点采用了“顶天立地”的结构设计,前一部分重点叙述“国计”,后一部分重点关注“民生”,用国计民生的合力阐述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题。影片的前半部分呈现了近5年中国在科技、建设,特别是重大国家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路、桥、车、船、港、大飞机、深潜、航天……场景、设备、工程、技术以它们的恢弘气势,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国力,也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色。之后,影片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近5年来中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等众多民生问题上所出现的新变化。国家的强大,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这一部分对于民生改善的生动呈现,前后呼应,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意义,也阐述了中国强起来的深刻内涵。中国强起来,不仅是国家强而且也是人民强,正如影片所传达,人民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人民强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主旋律从根本上来说,就应该是人民的主旋律。主旋律,如果能够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如果能采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果能够尊重传播规律和借助市场力量,就可以真正成为人民的、大众的、主流的时代旋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国家强”与“人民强”的关系。

  • 28.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华为从通信到手机再到芯片毫无意外地站在行业的顶端。关于华为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再次谈到了两张图片。

    一张是“芭蕾脚”的摄影作品,任正非对它的理解是这样阐述的:“就是因为我们起步太晚,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我们得比别人多吃点苦。所以我们有一只芭蕾脚,一只很烂的脚,痛并快乐着。”这幅照片是华为奋斗者一步步追求极致的真实写照,宣示着华为用“一双烂脚”撑起连接世界的梦想。

    一张是一架二战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弹痕累累的飞机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飞机下面是一行大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华为这两张图片给你的启示。

  • 29. (2022高二上·乌苏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山花瓷是通过特殊的工艺烧制出的一种黑、白、蓝三色于一器的高温窑变釉瓷,状如云霞缥缈,形似水墨浑融。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代名瓷繁华落尽。

    鲁山人没有忘记千年技艺。2006年,王群成等--批热衷花瓷文化的有识之士投身于花瓷复兴事业当中。他们遍访瓷器产地拾捡老瓷片,研究成分:建访老师傅寻求配方,去北京请教专家寻求理论支撑:到汝州、禹州请师傅,反复试制试烧,鲁山花瓷制作技艺得以还原并加以改进,鲁山花瓷制作技艺于2015年获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王群成等人的推动下,该地政府的花瓷小镇项目投入使用,小镇集科研、生产、储备、批发销售、物流、展示、旅游等功能于--体,把陶瓷艺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了花瓷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沉寂数百年的鲁山花瓷迎来新生。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王群成等人的做法为什么能够让鲁山花瓷重获新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