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 1.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文件指出加强对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管理;完善联合惩戒机制,深入整治低俗庸俗媚俗、泛娱乐化、天价片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促进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国家此举是(   )

    ①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23·广东模拟) 沙洲坝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解决当地饮水难题,毛泽东带领领导干部群众挖了口水井。新中国成立后,这口井被当地群众成为“红井”。作为党关心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红井成为一种精神养料,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沙洲坝人。近年来,沙洲坝结合自身红色历史,通过定期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全力激活红色资源。全力激活红色资源有利于(   )

    ①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④推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发展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高二下·定远开学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插画”问题被摆到了大众眼前。只见这些教科书插图人物表情呆滞、毫无美感,简直就是故意歪曲引导,丑化当代中国儿童形象。“教材插图”事件警示我们(   )

    ①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性质,要警惕西方辱华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尊重审美的多元化表达

    ④我国文化产品需要传播正能量,要坚持文化自信自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4.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2022年7月6日,在长沙博物馆举行的“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特展上,一件唐代瓷器首次面向公众展出。这只长沙窑青釉瓷碗(下图)上题有一首失传的五言唐诗,在《全唐诗》中未见记载——“住在绿池边,朝朝学采莲。水深偏责就,莲尽更移舡(‘舡chuán’同‘船’)。”从中我们感悟到(   )

    ①该诗与唐代民俗风情相互依赖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④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2022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举行。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吉祥物是名为“数宝”的数字使者。随风飘动的头发是数宝的独特造型;头戴以赵州桥为原型、从未来而来的超能VR眼镜,远程物联互动无压力;腰系数字荣光腰带,赋予数宝服务正定数博会的至高使命。吉祥物“数宝”(   )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去码头整点薯条”这个梗是个图片梗。虽然表面上是两只海鸥的对话,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去码头上整点薯条,也就是为了生存吃饭而奔波忙碌,其实是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从文化角度说明(   )

    ①文化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

    ②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③人们还应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

    ④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2022年9月1日,第七届“炫彩世界”——“一带一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举行。这将有利于(   )

    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②促进文明交流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差异

    ③推动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诞生

    ④使“一带一路”沿线成为世界文化中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2022年2月4日,一场令世界惊艳的开幕式点燃了人民的激情和梦想。奥运赛场冰雪健儿为了梦想奋勇拼搏。吉祥物冰墩墩也意外走红,成为这场冰雪盛会超高热度的最佳主角。这说明(   )
    A . 冰墩墩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 B . 文化发展坚守文化立场,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 C .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D . 文化的民族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9.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巧妙蕴含中华文化的冬奥场馆,活泼敦厚的“冰墩墩”,喜庆祥和的“雪容融”,扑面而来的中国年味儿,“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冬奥开闭幕式,构思独到,匠心独运,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这些意蕴隽永的场面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轮美奂、直击人心的深刻印象。材料表明(   )
    A .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C . 创新且恰当的传播形式可以增强文化魅力 D . 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 10. 《墨梅图》是元末明初著名画家王冕的代表作。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画卷左上角题有七绝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该作品(   )

    ①意境高远,源自创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②托物言志,赞美高雅清洁的精神品格

    ③革故鼎新,借鉴吸收西方的绘画艺术

    ④诗画一体,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山河无言,都是故事,某新媒体科普公众号专注于从地理视角讲述中国,汇集了严谨与浪漫、逻辑与想象、辽阔与深入,《什么是武汉》《这里是中国》《100年,我们重塑山河》等文章、图解、视频受到海内外读者喜爱,单个作品最高浏览量达2亿多次,该新媒体科普公众号的成功,在于它(   )

    ①展现了祖国大美山河,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供给

    ②突显了社会效益,建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③介绍了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展示了真实的中国,推动了文化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邀请“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现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这堂意义非凡的国民教育课取得积极反响。开学第一课的成功(   )

    ①取决于形式的新颖、内容的丰富

    ②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③凸显了开放的必要、传播的价值

    ④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因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

    ①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④有利于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2021年7月,一部抗疫题材的国产电影《中国医生》上映仅4日就创下3.74亿的高票房,深受好评,电影通过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援鄂医疗队等为原型,反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该电影和普通电影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绝大部分的场景下,演员们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看不出太多表情,只靠一双眼睛传递讯息。这表明(   )

    ①优秀的电影必须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创造价值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优秀的文化作品要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抗疫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精神武器

    ④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讲好抗疫故事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年1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系统保护,不断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健全革命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和定期排查,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上述做法是基于这些革命文物(   )

    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中国精神和文化成就

    ②承载着党和人民奋勇斗争的光荣历史,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

    ③对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④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文化自信的源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5个小题,共55分)
  • 16.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受到观众喜爱,抖音推出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也非常受欢迎,相关话题播放量已超5亿。《大家聊唐诗》节目分享的“读诗为什么使我们更有力量”吸引了570万人次在线观看。这些出圈的诗词节目充分表明,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下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借助高科技或新的传播平台,古诗词正绽放出新的魅力。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芯片,最大的同心圆,可以激活、开启当代人优雅的生存智慧。但人与人的年龄、职业、身份不同,对诗歌的认识也不同。有人认为,诗意味着一种优雅的生存状态:有人认为,只有诗歌才能够医治理性带来的创痛;还有人认为,诗是参加雅集唱和的一种技能。

    古圣先贤的智慧、品格可以光照当下,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青少年若能够从诗词中读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的力量,进而让古人的诗和当下的人之间产生一种呼应,这样就完成一种诗词上的传承,文化上的赓续。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中国古典优秀诗词的当代价值。

  • 17.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数千年传承发展,我国传统乡村文化丰富多彩。世代累积的族规祖训、家训家风,各种礼仪讲究、原汁原味的乡村婚礼、寿筵、乔迁、丧葬、祭祖、庙会等民俗活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友善、团结和谐,蕴含着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仍然是当代人从中寻找到的心灵的归依和精神的“原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各地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注重保护利用好古镇古街、祠堂民宅、廊桥亭台、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村文化多一点“时光的味道”,承载并留住更多美丽“乡愁”。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资源活态传承和活化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与乡村休闲观光游相结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荧屏重要的创作宝库。近年来,呼应时代之需,电视荧屏掀起了一股“国风”创作潮流。围绕“国风+”而垂直细分的原创节目不断涌现,让更多文化瑰宝走下殿堂,走向大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耕多年,打造出《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现象级国风节目。其中,《典籍里的中国》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等多元手法,以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探寻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河南广播电视台从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获得了创意的灵感,推出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多场中国节日特别节目,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形成了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新主角。新媒体平台通过大屏端高密度、高频率播出,小屏端与快手平台达成深度合作,在微博、快手、抖音、B站、 今日头条、大象新闻客户端等多平台分发,实现了传播的主体化、最大化。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 18.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潮服饰成为时尚聚光灯的焦点。壬寅虎年的央视春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身穿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服装在太空迎接农历新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的国潮服饰成为亮点;时装周舞台上、商店橱窗里的国潮设计层出不穷……国潮服饰以人们对中华美学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以当代国际流行风尚为基础,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构建视觉系统,回应并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今天,国潮服饰出现在人民美好生活的各种场景中,礼服、休服、运动服、家居服等各类服饰中都能看到国潮系类的身影。以醒目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运动服,印有民族特色纹样的外套以及结合珐琅、绒花等传统工艺制成的首饰等,受到众多时尚爱好者喜爱。

    1. (1) 结合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国潮服饰为什么会受到众多时尚爱好者的喜爱?
  • 19. (2022高二上·青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先民们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直观反映四季变化。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借力世界盛会大舞台,一跃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之一,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圈”奠定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而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等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

    1. (1)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 (2) 请就如何传承节气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两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