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 . 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 . 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 . 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D .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 2. (2022八上·定远月考)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鸦片战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C .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是光绪帝
  • 3.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对诗中所说解释准确的是(   )
    A . “两劫”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 . “一劫”所处阶段丧失领土最多,“二劫”所处阶段赔款最多 C . 说明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 D . 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 4.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历史学家蒋廷黻在谈到《北京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下列对“为福”理解正确的是( )
    A . 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B . 加强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C . 加快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D . 提高了清政府的国际地位
  • 5.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A . 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 B . 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 C . 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D .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 6.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 .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 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C .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 7. (2022八上·海南月考)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上述说明(   )
    A . 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 B . 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 . 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D . 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 8. (2022八上·定远月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败影响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B .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D . 刺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 9. “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 . 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B .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 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 . 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 10. (2022八上·抚顺期末) 这次战争后,“巨额的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不仅加剧了清廷财政危机, 而且使列强得以控制了清廷除田赋之外的主要财政来源;使馆区的设立,炮台的拆除, 军队的驻扎等,使列强进一步强化了对清廷的政治和军事控制。”这次战争导致(       )
    A . 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为通商口岸 B .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 (2022八上·定远月考)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95年台湾人民抗日保台湾,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爆发,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   )
    A . 西方侵华史 B . 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 中国人民探索史
  • 12.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毛泽东在评价新中国某制度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该制度(   )
    A .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 .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 . 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 . 主要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 13. (2022八上·定远月考) 落后闭塞的时代,报刊作为纸媒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报刊在当时的共同作用在于(   )

    A . 促进戊戌变法的开展 B .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D . 壮大了革命党人的力量
  • 14. (2024九下·沈丘模拟)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 . 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 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 . 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 . 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5. (2023八上·仁化期中) 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场运动,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

    A .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B . 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C . 推动了中国的科学研究 D . 激发了中国教育的大发展
  • 16.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中国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由此可见(   )
    A .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 . 各阶层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 17. (2022八上·定远月考) 烟雨楼旁有条红船。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 .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B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C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D .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 18. (2024九下·蓟州模拟)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 . 北伐的胜利进军 B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双十协定”的签订
  • 19.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小军同学对如图年代尺相关信息点的记录错误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D .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 20. (2024·邯郸模拟)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1.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共产党的领袖,制定了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
    A . 成立中国共产党 B . 创建人民革命军队 C . 领导城市工人运动 D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22.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仔细研读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局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国共之间完全团结合作抗日 B .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C . 全国抗日根据地只分布在北方地区 D . 抗日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泾渭分明
  • 23.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指日寇)屈膝人”,下列哪一史实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军民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
    A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B . 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 C .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D .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24.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持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22八上·定远月考)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
    A .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 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26. (2022八上·定远月考)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改正:

    2. (2) 公车上书失败后,影响最大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有《民报》和《国闻报》。

      改正:

    3. (3) 中国光复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改正:

    4. (4)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 27. (2022八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

    材料二:实际上,五四运动之所以首先是一次学生运动,或者说青年的运动,就是因为所有的社会因素最后都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成为新文化作用于社会力量的枢纽所在。有了这个枢纽,新文化的影响才迅速达到商界、工团,并渐次及于农村社会。

    ——邓秉元《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材料三:“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五四时期,这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是起很大作用的。”

    ——毛泽东

    注:此处五四运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并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 (3) 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广义概念的角度说出毛泽东认为“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的原因。
  • 28. (2022八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十四年抗战”中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 (2) 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次经典战役。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 29. (2022八上·定远月考)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也是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的奋战,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得道多助】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到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战略反攻】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战略决战】

    材料三: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伯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走向胜利】

    材料四:人民解放军强度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总结反思】

    材料五:1948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 (1) “挖蒋根”是指什么?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2. (2) 材料二中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的”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一百多年以来”是指从哪一年以来?
    3. (3) “三大战役”是指哪三次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4. (4)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5. (5) 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