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或做法正确的是 ( )
    A . 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 . 实验做完了没事吃东西 C . 用手拿住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 . 用手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
  • 2.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 12.5 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 这时他应该 ( )
    A . 向左移动游码 B . 增加药品 C . 右盘减砝码 D . 调节平衡螺母
  • 3.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下列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中,不能提高测量精度(观测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的是(   )
    A . 用累积法测量细小物体的长度 B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 . 用准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D .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
  • 4. (2021七上·绍兴期末) 75%的医用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描述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易挥发 B . 沸点 78 ℃ C . 具有可燃性 D . 具有特殊香味
  • 5.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下列关于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 . 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 . 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D . 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 6.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在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结果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 . 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大约 1 平方分米 B .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 200 克 C . 学校课桌高度大约 50 厘米 D . 正常成年人的体积大约 60 立方分米
  • 7.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如图,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

    A . 细胞分化 B . 细胞生长 C . 细胞演化 D . 细胞分裂
  • 8.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根据生物结构的复杂程度,将下列四种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④①③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①④②③
  • 9.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 . 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 .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C . 与人类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 .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 10.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某学生在野外采集了四株植物 P、Q、R 和 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 物,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是哪一株 ( )

    A . P B . Q C . R D . S
  • 11.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B . 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C .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D . 地球的岩石圈好像由七大板块拼好的“七巧板”
  • 12.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小乐观察某岩石标本,并将其外观特征记录如下表,则该岩石标本可能是 ( )

    颜色

    矿物晶体

    气孔结构

    片状结构

    化石

    肉红色

    有明显晶体颗粒

    A . 玄武岩 B . 花岗岩 C . 石灰岩 D . 大理岩
  • 13.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据辽宁台网测定:2020年11月08日06时33分38.7秒,在辽宁沈阳市辽中区(北纬41.67度,东经122.96度)发生M2.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 . 地震是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C . 沈阳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 .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向屋外撤离
  • 14.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夏天,小伟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 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他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 . 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 前者是液化形成的, 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 均为液化,但水蒸气来源不同
  • 15.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纳米)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珠
  • 16.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小乐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在染色后进 行了第二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 . 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B .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中很清晰的红色大液泡 C . 染色时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
  • 17.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测量矿石的质量时,调节好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将被测矿石放在左盘,在天平的右盘加3个砝码。当加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矿石的质量,接下来应该( )
    A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C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 18.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据火山喷发示意图,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 . 火山一般是由②火山口、③岩浆通道和火山锥组成 B . 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有④熔岩流、①火山灰和气体喷发物 C . 岩浆来源于⑤软流层 D . 火山多发生在地壳岩层比较厚的地方
  • 19. (2021七上·绍兴期末) 科学是一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下列叙述中,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 . 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底的地幔物质上涌 B . 奠定科学生物分类学基础,对生物分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达尔文 C . 胡克发现的第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D .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 20. (2021七上·绍兴期末) 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ρ ,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 21. (2021七上·绍兴期末)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 (1) 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cm,物体的长度是cm。
    2. (2) 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3. (3) 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mL,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 22.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 察如图,回答问题:

    1. (1)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 1 甲所示的物像, 可能是图 1 乙所示的步骤的操作 不规范引起的。
    2. (2) 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 2 甲所示的物像,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 a 细胞, 得 到图 2 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 . ①→③→⑤ B . ③→①→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⑥
    3. (3) 图3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B包含哪些细胞结构?(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4. (4)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做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 23.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小明想制造出一杆能直接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3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

    1. (1) 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原刻度kg处。
    2. (2) 杆秤上“0.9 kg”刻度处所对应的液体的密度为kg/m3
  • 24.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下列例子中属于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的有:,属于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来加快蒸发的有:,属于加大液体表面积来加快蒸发的有:

    ①小丽用电吹风的冷风挡吹干头发      ②把地面上的积水扫开

    ③在太阳光下晒萝卜干                ④将农田原来的沟渠灌溉改为管道灌溉

  • 25. (2021七上·绍兴期末) 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名称:A是
    2. (2) 甲村要建一条从青水河取水的管道,量得管道的图上长度为1.5厘米,则管道实际长度应为米。
    3. (3) 某地理小组在大青山附近举行探究活动,夜晚宿营时在选择帐篷驻扎地点上,组内产生了不同意见,在ABCD四处地点中,你认为应该选择处更合适。
  • 26.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有下列四次测量:①用膨胀的木尺测量一铁块的长度;②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6mL;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没有紧密缠绕;④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已经磨损。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27. (2021七上·绍兴期末) 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2. (2) 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
    3. (3) 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 若阴影面积相等,则 ( )
      A . 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B . 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C . 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 . 甲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 28. (2021七上·绍兴期末)          
    1. (1) 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 经常加热油和水, 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A . 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 . 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 . 油能漂在水面上 D . 油比水难蒸发
    2. (2)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 29.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 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 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1. (1) 如图甲,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 失的原因是
    2. (2) 如图乙,用松散的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E处滑落,并在F处沉积。与此现象相似的地质灾害是。在制作山谷模型时,坡面的坡度需大于45°,这是为了模拟形成这一地质灾害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
    3. (3) 如图丙,用铝盆、海绵、蜡烛和水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 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 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该实验模拟板块的张裂, 其中上升的水流类似上涌,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现象是(选 填“山脉”或“大洋”)的形成。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 30. (2021七上·绍兴期末) 蚕在结茧时,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 响蚕丝的出丝率。某同学为了寻找“薄头茧”的成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 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均匀放入 6 片 方格簇中, 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结果见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 1  (5 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 2  (9 月份)

    17. 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 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 (1) 该同学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时, 提出的假设是:
    2. (2) 蚕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
    3. (3) 在这一实验中, 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请 你写出其中两个:
    4. (4)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要使蚕少结“薄头茧”,最好的光照条件是
  • 31. (2021七上·绍兴期末)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 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

    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 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毫升)

    水(毫升)

    观察现象

    12.5

    25

    -8℃未发现凝固

    12.5

    50

    -8℃未发现凝固

    12.5

    75

    -8℃混合液开始凝固

    12.5

    375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

    750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1. (1) 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这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有什 么应用?
    2. (2) 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进一步作出猜想:当时, 混合液在什么温度开 始凝固?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32、33、35小题各4分,第34小题6分,共18分)
  • 32. (2021七上·绍兴期末)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是我们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1. (1) 老师给了一种物质, 请小明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小明探究后作出了熔化图像如 图一。根据图像小明认为这种物质是(填“晶体”或者“非晶体”)。
    2. (2) 小明继续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 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甲、乙、丙三 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二所示。由图二小明获得以下信息: 甲和丙肯定 不是同种物质,他的依据是:。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他的依据是:
    3. (3) 小明又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 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三中 a 线所示。实验时觉得 加热时间太长, 为了缩短加热时间, 改进了实验: 他提高了水的初温。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三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33.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小米很小,直接测量直径有困难,我们可以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小米,将这些小米倒在浅盘上尽量铺开,使之只有一层小米紧密分布,在盘上放一有机刻度板,测出小米所占的面积S,利用d=即可求出直径。与此方法类似,我们可以用油膜法粗测出分子的直径。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厘米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厘米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撒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厘米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忽略不计)。

    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cm3 , 求得 的油膜分子直径为cm。(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并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34. (2021七上·绍兴期末)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2 , 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ρ酒精=0.8×103千克/米3 , ρ=7.9×103千克/米3 , ρ=2.7×103千克/米3)

    1. (1) 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
    2. (2) 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 (3) 将一个质量为5.4千克的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 35. (2021七上·绍兴期末) 酿制白酒的装置如图所示。蒸锅实际是—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当水勾兑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那么,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才能出好酒,输汽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因为。 请计算出“45 度”白酒的密度

    物质

    比热/[焦/(千克·℃)]

    密度/(千克/米3)

    沸点/(℃,1标准大气压)

    4.2×103

    1.0×103

    100

    酒精

    2.4×103

    0.8×103

    78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