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家 |
言论 |
吴起 |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
商鞅 |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选项 |
史实 |
解读 |
A |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
民族平等原则得到了法律认可 |
B |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 |
国家依法组建责任内阁制政府 |
C |
全国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
三权分立机制依法得以确立 |
D |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
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
材料一:明朝中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多数土地集中在豪强手中,农民因贫苦而逃亡,甚至起义。此外,因为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库亏空,财政紧缩。面对这样的危局,公元1581年,首辅张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以挽救明朝的统治。
材料二:雍正帝即位后,实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总体上延续了一条鞭法的做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称为“地丁银”。这一做法取消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较为彻底地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赋役合并和纳税方式的转变。理论上,无地者无需纳税,多地者多纳税,将以前贫者所需缴纳的部分赋税转嫁给了富豪权贵。其实施后,全国人口总数快速上涨,税源也得以稳定。但摊丁入亩本质上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真正改善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各种赋税一律被摊入田赋,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减轻,甚至有所增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沈露璐《两税法研究—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材料: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质传播之路,更是人类的一个文化舞台与文明平台,在此场域中,人类文明空间与时间相互融通、物质与精神齐头并进、人种民族相互交融、宗教与世俗相互适应、文化与艺术相互补充、经济与政治良性互动、战争与和平相互交替,真正具象地释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命题下“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细微肌理,因之也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文化意蕴。
——摘编自林少雄《丝绸之路的文化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以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和1861年的辛西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由彼此对立开始走上相互勾结的道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利益——统治、剥削中国人民,而当时首先表现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只有这样,清政府才能保住它的统治,外国侵略者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北京条约》刚刚签完字,外国侵略者就纷纷提出帮助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建议;186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借师助剿”的方针,英法两国公使也向清政府宣布放弃“中立”,“帮助官军”镇压太平军,中外反动势力由此正式勾结起来。
——摘编自范卫平《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材料二:1900年,某英国侵华代理人曾总结道:“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之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
——摘编自吴民贵《慈禧太后与义和团——兼与丁名楠先生商榷》
材料: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主要把“民族独立和统一”作为主要着眼点来切入民主观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开始,面对异常错综复杂的政局,面对打开国门后从外面世界蜂拥而至并且流派纷繁的“民主”思潮,知识分子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人权自由、个性解放”这样的主题。胡适晚年回忆新文化运动时,认为此次运动具有一种人类解放的要求,即“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还补充说:“家庭革命’这句话,在那时便是流传一时的名言。”胡适更多地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一场学生的爱国运动,强调其文化而不是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意义。他特别关注当时的白话文运动,在他的著作的影响下,许多西方人把这场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汪林茂《“五四”期间浙江新文化运动研究—以“一师风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