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 2 节 种群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科学下册2.2种群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下·长兴开学考) 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二孩"调整为“全面二孩" ,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A . 数量太少 B . 性别比例失调 C . 死亡率太高 D . 年龄结构不合理
  • 2. 在浙江省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
    A . 一个群落 B . 两个群落 C . 两个种群 D . 至少一个种群
  • 3.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 B .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C . 各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例均为1∶1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量
  • 4. 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
    A . 生态系统 B . 群落 C . 种群 D . 个体
  • 5. 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种群密度,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 . 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 .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
  • 6. (2019·宁波模拟) 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 . 双龙景区内的所有植物 B .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 . 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 . 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
  • 7.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 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C . 同一物种的种群性别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D . 若研究一座城市人中的变化,则迁入率和迁出率不可忽视
  • 8. 生长着各种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来看,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 .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 .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 . 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 .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
  • 9. 荣获“浙江省最美生态景观”荣誉称号的开化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内,瀑飞潭碧,林茂树古,下列选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 该森林公园内全部鸟 B . 该森林公园内全部鲤鱼 C . 该松林公园内全部蝌蚪 D . 该森林公园内全部树木
  • 10.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 . 种群密度 B . 性别比例 C . 出生率 D . 年龄组成
  • 11. 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群个体数量在自然状况下的增长规律的是 ( )
    A . B . C . D .
  • 12. (2017·浙江竞赛) 甲和乙是某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种群,它们两者间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B . 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 .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捕食乙 D . 从图中可以发现甲的数量会超过乙数量的最大值
  • 13.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的幼虫、蛹和成虫②千岛湖的全部生物

    ③天目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西溪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① D . ①②④
  • 14.

    某科研机构利用遥感卫星长期监控一个生态系统的演变,如图所示示意图是根据不同时期卫星所拍摄的该生态系统照片绘制而成的。图中形状和颜色均相同的点表示同一物种,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点表示不同的物种,点的疏密表示单位面积上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下列据图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距今25年前,该生态系统中共有11个种群 B . 距今25年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现在更强 C . 近25年,该生态系统所有生产者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大于自身分解有机物的总量 D . 近25年,该生态系统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但物种数量不变
  • 15.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并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增减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         )

    A . 种群年龄结构    B . 种群性别比例  C . 种群人口密度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二、填空题
  • 16. (2017·浙江竞赛) 酵母菌在营养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常进行 生殖;人们在食用由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面包或馒头时,有时会闻到一股酒味,这是因为面包或馒头在发酵时,其中间几乎处于无氧状态,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
  • 17. (2022九下·长兴开学考) 盐地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植物,能高度吸纳盐碱集聚于体内,实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1. (1) 某地种植的所有盐地碱蓬构成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
    2. (2) 碱蓬能适应高浓度盐碱环境,这是长期的结果。
  • 18. (2021九下·丽水月考) 某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²,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30

    0.48

    226.5

    1. (1)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甲种群数量为5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种群密度为
    2. (2) 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3. (3) 画出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 19. 如图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为持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之后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中的点。
    2. (2)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泊中该经济鱼类的种群密度时,若调查中部分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填“大”或“小”)。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
  • 20. 生物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这个范围可以指种群生存的  或 。在10米2的地里种了50棵玉米,则玉米的种群密度为 ;在一个0.5米3的金鱼缸里养了5条金鱼,则金鱼的种群密度为 。

  • 21. (2023·镇海模拟) 乐成街道灵山景区的秦垟北村拥有100多亩种植的基地,通过统一包装,结合市场分析,借助微商、电商的力量把红嘴毛芋推向了市场,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1. (1) 红嘴毛芋喜湿耐热,土壤肥沃较利于其生长,春季施复合肥为主,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有       
      A . 硝酸钾 B . 硫酸钾 C . 氯化铵 D . 磷酸铵
    2. (2) 该基地种植的所有红嘴毛芋构成了一个
    3. (3) 如图是该基地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 22. (2020九下·拱墅开学考)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草原上的猎豹和高角羚之间有着巧妙的平衡:在捕猎的“生死时速”中,猎豹和高角羚都不会全力以赴,通常只保持在最高速度的80%;猎豹跑得比高角羚更快一点,也更善于加速和减速,但高角羚会在逃跑时频繁做出90°转向的动作来甩掉猎豹;高角羚会在躲避捕食和保存体能之间保持一个平衡,允许少量个体被捕食,猎豹也不会对高角羚赶尽杀绝,维持着自身足以糊口、猎物足以延续的捕猎成功率。
    1. (1) 这片草原上的所有高角羚属于一个
    2. (2) 高角羚在奔跑中突然90°转弯,处于高速追捕中的猎豹会被甩开的原因是
    3. (3) 奔跑需要依靠肌肉,肌肉的合成需要蛋白质,高角羚等食草动物为了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不仅消化道内有大量微生物帮助分解植物中的蛋白质,而且还能重新利用蛋白质的代谢废物 
    4. (4) 猎豹和羚羊这对捕食组合有着互相适应着对方的速度和策略,这是的结果。
  • 2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分数据,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总数/亿

    占人15百分比

    年增长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 (1) 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
      A . 实验法 B . 观察法 C . 调查法 D . 测量法
    2. (2) 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3. (3)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 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渐趋势。
    4. (4) 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填“多于”、“等于”或“少 于”) 女性。
  • 24.

    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须鲸称为一个

    2. (2)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海藻属于

    3. (3) 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25. 种群:生活在 内的  生物个体的    。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2九下·兰溪月考)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葡萄酒便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果酒.图甲是葡萄酒酿制流程图,图乙为容器中的不同培养阶段发酵液中糖类物质和酒精浓度的变化曲线图.

    1. (1) 优质葡萄酒的酿制需要品质优良的葡萄,农业上往往通过(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来保持葡萄的优良性状.
    2. (2) 将图中第 3 步补充完整
    3. (3) 葡萄酒酿制过程中往往需添加适量的 SO2 进行抑菌和抗氧化,发生反应如下:SO2+H2O=H2SO3;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用到的器材都需彻底消毒灭菌,原因是器材上原本存在的微生物可能会影响发酵效果.

      请根据图乙解释酒精浓度从 T 开始升高的原因

  • 27.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1,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和该草鱼种群同化能量的分配及流向(如图2)。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由图1可知在T2到T5时,该草鱼种群数量最可能呈型增长,为实现鱼类资源能可持续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该种群增长规律,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时间所对应的数量水平上。
    2. (2) 图2中“?”可表示的能量,B+C+D可表示的能量。
    3. (3) 一段时间后,由于人为影响导致池塘发生富营养化,最终鱼类主要因为缺少而大量死亡。
  • 28.

    在一个种群中,生物体的死亡常常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若将某一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图,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和年龄关系曲线图。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1. (1) 曲线ab段表示甲动物 。

    2. (2) cd段可表示乙动物 。

    3. (3) 丙曲线表示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应该做好 的保护工作。

四、解答题
  • 29. (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会对物种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某森林中生存着冷杉、云杉卷叶蛾和一种特有鸟类。这种鸟的雏鸟只能以云杉卷叶蛾幼虫为食;云杉卷叶蛾的幼虫只以冷杉嫩芽为食。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对这三种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控制实验的环境温度;测定并记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冷杉开始萌芽、蛾幼虫和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以及冷杉嫩芽、蛾幼虫、雏鸟存在的日期,如图所示。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冷杉开始萌芽和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对于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影响不大。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 (1) 该森林内所有云杉卷叶蛾个体的总和是一个
    2. (2)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属于
    3. (3) 若不考虑气候变化,该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4) 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推测:随着气候变暖,该森林中这种鸟类的数量会(选填“增多”或“减少”)。
  • 30. (2019九下·长兴月考) 长兴图影湿地公园湖泊纵横,环境优美,白鹭经常在这里栖息。湖水中生长着大量鲫鱼、小是、硅藻等,湿地蓄水和净水能力强。其中硅藻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特种,常于水质研究。
    1. (1) 湿地里所有的白鹭构成一个
    2. (2) 硅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     
      A . 水和无机盐 B . 水和氧气 C . 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D . 水和二氧化碳
    3. (3) 小科同学在湿地公园中观察到五种植物P、Q、R、S、T,于是制作了如下图的植物检索表来分辨它们,你认为硅藻应是其中的 。(用字母表示)

  • 3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

    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增长

    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 (1) 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A . 实验法    B . 观察法     C . 调查法    D . 测量法
    2. (2)

      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3. (3)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渐 趋势。

    4. (4) 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