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尚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1.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现代文阅读 Ⅰ

    材料一:

    ①近一段时间,“内卷化”成了一个网络热词,被频繁地用于各类社交媒体 针对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对各行各业内日益普遍化的“996”工作 模式的声讨,到对高考负担过重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趋势的担忧,甚至到对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批判与解读,内卷化一词成了公众对复杂现象进行 描述与深入剖析的概念切口。

    ②然而,同基于内卷化概念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的图景相悖的是,人们对内 卷化一词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何,往往不甚明朗。在知乎社区内,排在内卷化话题 讨论区最高位的问题几乎集中在对于这一概念具体所指的释义上。或者说,内卷 化,这一源自文化人类学领域,最初被用作描述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 展阶段问题的专业词汇,其原意已然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经由不断的解构与 重构延伸出了更多新含义。

    ③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 ·戈登威泽提出,用 于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 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 而在中国语境下,内卷化概念最初闻名自历史学家杜赞奇对于古代中国经济生活 的研究成果中:杜赞奇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价劳动力过剩,从 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 状态。其后,历史学家黄宗智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将内 卷化总结概括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从而形成了中国社 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逐渐将内 卷化概念延伸至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当中,以求借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 存在的诸种问题。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内卷化的具体内涵从最初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 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描述,已逐渐产生了演变: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化更 多指代其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却并不能相应地获得更多 回报的“无效努力”的状态;而对于宏观社会而言,诸多个体的内卷化又能够引 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 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

    ⑤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学术机构、 金融领域与互联网行业等部门的青年白领群体。一方面,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等旧问题, 以及“996”工作模式的普遍化、社会阶层固化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 等新问题,这些群体基于自身晋升困难、劳动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暴露于潜在的 经济与健康风险却又无力改变,从而不得不继续从事日益常态化的过度劳动的处 境,往往可以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取得情感上 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近年来愈发陷入通货膨胀化的趋势,社 会竞争的压力并未伴随着全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得到抑制,反而被不断地加 剧,在这一背景下,“高学历”标签在就业市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锦上添 花之物沦为最基本的“敲门砖”,而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白领群体,其“身价” 同样亦相应地快速贬值。

    ⑥在此基础上,内卷化所映射出的,由诸多个体的内卷化所引发整个行业乃 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 率下降的代价,成为一种足以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并同白领群体们所面临的无 奈而迷茫的处境高度契合。

    ⑦内卷化一词的流行,反映出当下大众对于既有社会问题的反思欲望正在逐 渐激活,但即便如此,相关讨论仍存在诸多局限之处。一方面,滥用内卷化一词 对各类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做法仍略显牵强,即便是在 专业的社会科学领域内,面对流变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及其林林总总的症结,没有 任何单一的概念拥有对其一言以蔽之的能力;另一方面,内卷化一词武断而过度 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我们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变得过于简单化。

    (摘自冯皓辰《内卷化:一个学术名词如何赢得考生、社会和时代的共鸣》)

     材料二: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阶层开始固化,“内卷”成了 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就像卷心菜,始终在原地卷自己,既不会再长高了,也 不会再变大了,从此停滞不前。

    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出现新的变化之前,面对这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 如何跳脱出简单自我重复、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的圈层,实现人生的跃迁呢?   首先要做的,不是自怨 自艾,而是反思自己当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 你才能开启自我成长、自我进化,避免被卷入无效的低水平重复中。成长的过程 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实践,去行动。换句话说,你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行动,去 试错,然后通过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来对行动的方向和节奏进行调整。就像你要 学游泳,不是先去找一本游泳的书,而是先下水去试着感知水的属性,然后在练 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进而去调整游泳的动 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学会游泳。所以,认知升级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行动中的 反思。之所以行动中的反思可以对抗内卷,是因为在内卷化的时代,我们会倾向 于在舒适区里画地为牢,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并没有什么用。而行动中反思, 不仅要求我们通过行动来获取认知,并且要在行动中去反思自己获得的认知,去 伪存真,改良我们的行动,然后真正地让我们的认知升级。只有你获得了人与人 之间认知上的差异,你才有可能避免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人为竞争,进而在生活 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于从众,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更分不 清自己人生里的轻重缓急。就像别人加班了,你也一头扎进去加班,别人家小孩 练琴了,你也要给自己家小孩报班,结果就进入了内卷化的陷阱。爱因斯坦曾说, 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这其实就是一个升级解决问题 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改变自身看问题的视角。提升自 己的思维层次,拓展出新的人生视角,发掘出一个全新的人生格局。你才有机会 跳脱出内卷化的生活,从自身真正的价值观出发,打破低效的自我重复,避免无 效的竞争,完成人生的破局。 内卷的一个特点是僵化,我们呆在原有的圈层里, 看似在不断努力不断精进,其实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在生活的各种内卷化 之下,我们很多人会失去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感觉人生无趣无聊。这时候,超越 内卷的关键,就是创新,通过找到新的人生赛道,拓展自身能力圈,从而走出当下的囚徒困境,获得再次发展。

    (摘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跃迁?》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
      A . 内卷化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模式发展到最终的固定状态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 现象。 B . 现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内卷化”,它的内涵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 . 清代时期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所以廉价劳动 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 D . 历史学家黄宗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促进了公众对于 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内卷化本来是个专业化的概念,但是在现在互联网的讨论中其含义也发生了一 些变化。 B . 内卷的特点是僵化,所以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于随波逐流,看似在不断努力精进, 实际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 C . 面对这个内卷化越来越明显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认知能力,让自己 的认知升级。 D . 作为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往往能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 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
    3. (3) 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各项中,符合内卷化效应的是 ( )
      A . 老马近二十年在城里努力打工,长期在某家公司做保安,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B . 唐三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三年换了六份工作,每次刚熟悉工作就离 职,下次重新开始。 C . 图书管理员赵老师工作十几年,虽然一直没有升职,但经常有新研究成果发表。 D . 阿姨抱怨丈夫张先生性格固执,一起过了几十年,经常督促他,他也没有改变。
    4. (4) 在当下的语境中, 内卷化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5. (5)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现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内卷”现象?
  • 2.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

    学会仇恨

    (苏联)  肖洛霍夫

    在战争中,树也跟人一样,各有各的遭遇。我见过一大片被我们的炮火轰倒 的树林。死亡庄严地默默统治着这片被我军炮弹炸得坑坑洼洼的林中空地,只有 空地中央屹立着一棵神奇地保存下来的小桦树,风摇动它那被弹片削得伤痕累累 的树枝,吹得它那嫩绿发亮的叶子沙沙作响。

    夜间德军重炮进行骚扰。隔开一定时间,有节奏地远远响起炮声,几秒钟后, 越过我们的头,在高高的星空中传来炮弹的钢铁轰鸣。

    我们躺在榛树下,格拉西莫夫中尉拿折下的树枝驱赶蚊子,从容不迫地讲着 自己的经历。我尽记忆所及把它转述于下。

    “战前我们厂里来了一批德国机器。装配时每个零件我都要摸上五六遍,里 里外外仔细观察。没话说的,这些机器都是巧手做出来的。我读过德国作家的书, 很喜欢,对德国人民一向怀有敬意…… ”

    “我就这样上了前线,心里想:德国人的技术很强,军队也不错。同这样的 敌人打仗,简直很开心。说实话,这样的敌人本来我就不指望会老实,再说同法 西斯打交道你能指望什么诚实呢,但我也从没想到希特勒军队竟是一帮这样无耻 的匪徒…… ”

    “七月底我们的部队到了前线,二十七日一早投入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们 俘虏了大约十五个人。我如今还记得押着这批吓得脸色发白的德国人,我们的战 士这时冷静下来,个个都把所能给的东西送给俘虏:有人给一锅菜汤,有人给烟 草或者纸烟,有人请他们喝茶。大家拍拍他们的背,管他们叫‘同志’,问‘同 志’干吗出来打仗? ……”

    “有一个军官瞧着这动人的景象说:你们跟这些人称兄道弟,那么亲热。他 们在这儿都成了‘同志’,可你们应该看看,战线那一边的这些‘同志’在干着 什么,他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伤员与和平居民的。他说这话仿佛在我们耳朵上浇 了一瓢冷水,说完走了。”

    “不久我们就开始反攻,这回可真的看了个够……被烧成一片焦土的村庄, 成百个被枪杀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其中一个在我头脑里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她看来只有十一二岁,正上学 去,德国人把她杀害了。她的脸被军刀砍得血肉模糊,手里却紧握着一个打开的 书包,周围狼藉着染血的练习簿和教科书。我们拿雨衣盖住她的身体,默默地站 在一旁。后来战士们又默默地走散了,可我仍站着,仿佛精神错乱,嘴里喃喃地 念着:

    ‘巴尔科夫、波洛文金编,  自然地理,中学教科书。’这是我在草上看到的 一本教科书,这本教科书我是熟识的。我的女儿也在念五年级。”

    格拉西莫夫中尉沉默了好一阵。

    “乌克兰的土地真好,那里的景色也挺美!每一个乡每一个村仿佛就是我们 自己的家乡,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不惜在那里流血,而血据说是能够增加亲 情的……”

    “……我当时没想到会当上法西斯的俘虏,可是当上了。九月里我第一次负 伤,但仍留在队里。到了二十一 日,在波尔塔瓦省的杰尼索夫卡城下我第二次负 伤,被俘虏了。”

    “看守我们的是一批以抢劫发财的德国兵。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 都是些挑选出来的穷凶极恶的坏蛋。譬如,为了寻开心,一个上等兵清早来到铁 丝网边,通过翻译说:‘马上要分发食物了。从左面分起。’”

    “上等兵走了。围墙左面聚集了凡是能站立的人。我们等了一小时,两小时, 三小时。几百具索索发抖的活尸站在刺骨的寒风中……大家站着,等待着。”

    “对面突然出现了几个看守。他们从铁丝网上扔进几块斩碎的马肉。被饥饿 驱使的人们都拥到那里,在沾满泥浆的马肉旁冲突起来……”

    “看守哈哈大笑,随即响起了机枪长久的扫射声。一片叫喊和呻吟。俘虏们 拥向右边铁丝网,地上留下死者和伤者……俘虏营营长是个高个子大尉,他带着

    翻译走到铁丝网边。他好容易忍住笑说:‘刚才分发食物时发生骚乱,这是不能 容忍的。再发生这样的事,我将下令枪毙你们这些俄国猪,决不姑息!快把死人 和伤者收拾掉!’希特勒士兵聚集在俘虏营营长后面,都笑得死去活来。他们很 欣赏长官的‘幽默’……”

    那天晚上我没能听完格拉西莫夫中尉的故事。他因急事被传唤到司令部去了。 不过,过了几天我们又见面了。窑洞里散发出霉味和松脂气。中尉坐在凳子上, 弯着腰,巨大的双手手指交叉放在膝盖上。我瞧着他,不由得想,这姿势他大概 是在俘虏营里养成的吧,交叉着双手,一连几小时默默地、痛苦地徒然沉思着……

    “……真正学会了打仗,也真正学会了恨,学会了爱。在战争这样的试金石 上,各种感情都分得一清二楚。看来,爱和恨怎么也不能混杂在一起,俗话说“骏 马和母鹿不能同套一辆车。”可我们这儿两者却能并驾齐驱!要是我这话里有点 啰嗦,请您原谅,但我是这么想的。”格拉西莫夫中尉结束他的话,在我们交谈 中第一次露出淳朴可爱、带些孩子气的微笑。

    我也第一次发现,这位虽饱经苦难,但仍坚如栎树的三十二岁中尉两鬓银白。 这种由巨大痛苦换来的银白是那么纯洁。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这话仿佛在我们耳朵上浇了一瓢冷水,军官瞧着我们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俘 虏后,表达出对我们行为的不满,这为下文描写法西斯军队的罪行做铺垫。 B . 面对被法西斯军队杀害的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我仍站着,仿佛精神错乱,这 是因为草上的教科书让我对此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女儿的悲惨遭遇。 C . 俘虏营的营长虐待并随意杀害俘虏,士兵们对此毫不在意,反而笑得死去活 来,认为长官很幽默,这个细节表明战争中的法西斯士兵已泯灭人性。 D . 三十二岁的格拉西莫夫中尉已经两鬓银白,这两鬓银白是格拉西莫夫中尉饱 经苦难的结果,更蕴藏了格拉西莫夫中尉对祖国、人民真诚的赤子之心。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通过我倾听主人公的亲身经历,细致描写人物 的感受,容易让读者代入故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B . 小说主要情节的推进通过亲历者讲述的方式展开,格拉西莫夫中尉亲身讲述了自己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和感受,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C . 小说的叙述语言生动而又丰富多彩。既有如“骏马和母鹿不能套一辆车”这样 的俗语,也有精彩的抒情,这使得小说的语言富有感染力。 D . 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推进故事,战争前美丽的乌克兰与战争中一片焦土的 村庄、敌我双方对待俘虏的不同态度,无不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3. (3) 小说开头为什么描写一大片被炮火蹂躏过的树林以及林中空地中央保存下来 的小桦树?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 (4) 苏联文学批评家尤 ·鲁金说:肖洛霍夫的心灵是向人的一切痛苦和所有能够把 人变成大写字母的“人”的美好东西敞开着的。小说表现了肖洛霍夫怎样的心 灵?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 3.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文言文阅读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  日思所以中伤之。

    上之为临淄王也,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 母失职有怨望语。惠妃泣诉于上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 上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九龄曰:“陛下践阼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 宫, 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 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不悦。林甫初无所言,退而私谓宦官之贵 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 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 之动色,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 猎” 。挺之言于九龄曰:  “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由是炅为岐州刺史, 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 宜一造门,与之款昵。 ”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

    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 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 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 日,黜为下邽令。 自是谏争路绝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优/上不从时/九龄 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B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 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C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 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D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 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中书令,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为当 时三省的长官。 B .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车驾”“万乘”“九重”“天子”“皇舆”等 同为帝位代称。 C . 践阼,“阼”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故文中的“践阼”指 的是天子即位。 D . 出,离京为官,外放,外迁。《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 与此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唐玄宗想让李林甫为宰相,为此询同张九龄,张九龄因提否定意见被李林甫 嫉恨。 B . 惠妃哭诉太子有结党谋害之心,唐玄宗欲废太子,张九龄却坚决反对,玄宗 不悦。 C . 在是否废太子上,李林甫当场没表态;惠妃为了达到目的,暗地派人拉拢张 九龄。 D . 严挺之颇受张九龄赏识,却为李林甫怨恨,因为严挺之把他推举的萧炅贬了 官。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②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5. (5)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自是谏争路绝矣”的原因。
  • 4.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韬钤深处

    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注]①韬钤:即《六韬》和《玉钤》,皆是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谋略为“韬钤”。②麈:麈尾,用麈的尾巴做的拂尘。③牙签:即书签。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联用“暂”字,反用“高枕无忧”之意,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异曲 同工。 B . 颔联写诗人置酒会友、谈论兵法的场景,“挥麈”如“羽扇纶巾”,见洒脱 从容。 C . “云护”句中,“牙签满”谓藏书之多,写出诗人是个勤学苦读之人,呼应 诗题。 D . “星含宝剑横”句中,写诗人夜观天象,见七星北斗如剑横放,写出一种兵 戈气。
    2. (2) 汉代班超曾经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 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从尾联看,诗人与班超在抱负、气概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
  • 5.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春江花月夜》中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句子是“。  ”
    2. (2) 面对疫情,白衣卫士集结出征,让人想到《秦风•无衣》中将士们修整铠甲兵 器共赴前线的情景是“ 。 ”
    3. (3) 《谏太宗十思疏》中,戒赏罚不公 (主观),劝说太宗赏罚要有尺度,不因 喜怒而有所偏颇的两条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20 分)
  • 6.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 Ⅰ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 胡同。”胡同是城市的脉络,是生活的场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熟悉家门口的胡同,对它的过往和趣事      , 饱含着深厚 的胡同情结。

    除交通外,胡同还承担着其他功能。元朝定都北京,建立了以四合院为主的 居住模式,四合院的连排相依,自然形成了胡同。不仅它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 好的采光和通风,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北京的胡同有着不同的故事。 在东单船板胡同一带原本有水路和通惠河相连。运粮船一部分继续航行到积水潭, 另一部分在船板胡同卸货售卖,久而久之形成东西走向的繁华街市,由于北京人 将江南产的糯米称为“江米”,       ,这条街也称之为“江米街” 。胡同和 名人是      , 相辅相成的。位于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号称史上“最牛胡同” 之一。很多机构曾在此办公,很多名人在此居住,史家胡同有了“一条胡同,半 个中国”之称。

    胡同是有形的,它规划了北京居民的生活单元;胡同是无形的,它是北京人 心中的文化符号。

    1. (1) 在文中横线空缺处依次填入恰当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择修改正确的一项。( )
      A . 不仅它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 界限依据。 B . 它不仅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 依据。 C . 不仅它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 依据。 D . 它不仅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 界限依据。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 效果。
  • 7.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Ⅱ

    入夏后气温明显升高,大汗淋漓成了日常。不过夏季出汗别不当回事,很有 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健身一族、儿童、佩戴饰品者等人群,更 要_____________。健身一族夏季运动出汗量大,会带走大量的钠和钾。严重 者会发生低血钾。_____________,就会四肢酸软,严重的还会感觉心悸、胸 闷、恶心。 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含有丰富的钾的食物,如瘦猪肉、海产品、牛 肉、小白菜、油莱等。_____________,尤其与儿童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密切 相连。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儿童在正常饮食和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每天从 膳食中摄取的锌基本能达到标准。但多汗儿童,须增加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 瘦肉、鱼虾及动物内脏等,也可适当补充一些锌剂。

    佩戴饰品的人们也要留心:耳环、项链等金属首饰中常含有镍、铬等成分, 尤其是质量不好的合成金属饰品,添加成分更加复杂,一旦出汗,汗水便会和金 属成分发生反应,容易导致接触性皮炎,如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这时应及 时摘去首饰,否则过敏症状加重,形成血疹、水肿甚至出现溃疡。

    1. (1) 下列句子中的“接触”和文中画线处的“接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电灯不亮、电脑起动不了,往往是线路接触不良,电流受阻的缘故。 B .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多接触群众,干部才能增长才干、增长见识。 C . 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接触到惊艳的中国画后,都称赞这种特殊的绘画形 式。 D . 走进奇妙旅程“云上博物馆”,让你足不出户就接触到文明之光和艺术之美。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四、写作 ( 60 分)
  • 8. (2022高二上·尚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我一直认为,在这座城市里,我是个局外人,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现在,我亲眼看到了,就知道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属于这里了。这场疫灾关系到我们所有人。”——阿尔贝·加缪(鼠疫》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在大海里独居……无论是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是人类一员。”——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堂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 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