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工...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米歇尔·波德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中说:“由1873年经济危机所开启的、并一直持续到1895年的‘大萧条’,既开启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第二阶段,又开启了帝国主义时代。”这说明19世纪末(    )
    A .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呈现不平衡性 B . 经济危机促使了资本主义发展 C . 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中蕴含着发展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殖民扩张
  • 2. 在19世纪欧洲的城市夜晚,商家们开始用煤气灯饰来制作广告,展示商品。据19世纪50年代初伦敦一位旅客记述,裁缝和制服生产者用极为铺张的方法点亮他们的门店,数以千计的汽灯火焰把门店装饰得辉煌灿烂,发出令人眩目的灯火。材料表明,当时的欧洲(    )
    A . 电气时代已经到来 B . 商业革命范围逐渐扩大 C . 物质生活极其丰富 D . 工业化的影响日渐显著
  • 3. 在19世纪的100年里,西欧人逐渐认识到赢得社会地位不是靠爵位或世袭,而是凭个人奋斗、品德高尚、生活方式和“体面”的外在表现,形形色色的中产阶级人士虽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越发感到,必须与社会底层成员分享权力。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基于(    )
    A . 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B .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C . 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 .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推动
  • 4. 19世纪前期,英国形成了大批工厂由乡村迁入城市的浪潮,1839年整个英国有80%的棉纺工厂迁入城市,1850年则达到了90%以上。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 城市交通的便利 C . 蒸汽动力的使用 D . 城市化发展迅速
  • 5. 下图所示为小楚同学为准备一次历史话题演讲比赛时所搜集的素材。小楚同学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20世纪人类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B . 缩短人类时间、空间距离的发明 C . 工业时代的劳动条件和贫富分化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 6. 1833年,英国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 . 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B .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C . 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 . 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 7. 有学者认为,人类的历史虽然长达250万年,人类经济增长却只有250年。但是这250年生产的财富总量,却占到了人类生产财富总量的99.9%。此观点揭示了(    )
    A . 原始资本的血腥积累 B . 全球市场的联系扩大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 8. 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中说,由于蒸汽机的作用,工厂将得以汇合集中起来形成一些巨大而黝黑的工业城市,蒸汽机使无穷的烟云飞翔在这些城市的上空,据此推知(    )
    A . 动力革命推动了城市发展 B . 新能源使用促进了现代化 C . 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D . 技术革命催生了产业升级
  • 9.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根据他开办的工厂估算:“二千五百人中从事劳动的那一部分人给社会生产的实际财富,在不到半个世纪前还需要六十万人才能生产出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庄园经济的解体 B . 工业革命 C . 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殖民扩张
  • 10. 工厂出现之初,三四十个女工挤在没有机器的屋子里。她们实行分工,每道工序一做就是一辈子,结果她们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情,变成了这件事情的大专家。上述材料说明(    )
    A . 机器生产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实现 B . 妇女地位随工厂兴起而不断提高 C .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提高了效率 D . 工业革命改善了工人的生产条件
  • 11. (2024高一下·梅河口期末) 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了家庭,进入工厂开展每天长达15~16小时的工作,儿童也进入了矿井内工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 . 保护了妇女和儿童的经济权益 B . 摧毁了英国的传统手工业 C . 加剧了对弱势群体的劳动剥削 D . 扩大了底层人民就业机会
  • 12. (2024高一下·安顺月考) 19世纪初,英国多个城市出现了工厂中的机器在夜间被人捣毁的现象。那些捣毁机器的人表示这种行为会一直继续,"直到那些工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手艺来养活自己的孩子。这一现象根源于( )
    A . 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B . 垄断组织对社会竞争秩序的破坏 C . 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够完善 D . 工厂制度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破坏
  • 13. 英国于1846年、1849年分别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并在1842年、1844年、1847年和1848年陆续颁布《矿井法》、《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和《公共卫生法》。这些措施(    )
    A . 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 . 有利于机械生产的普及 D . 改变了英国人口结构
  • 14. 1784年,美国政府首次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赴中国进行贸易,这次航行为美国人带来了不小的利润。此后,美国多次突破英国的经济封锁,派商船来华进行贸易。美国此举(    )
    A .   有利于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B . 旨在探索太平洋的新航路 C . 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发展 D . 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 15.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使纺织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瓦特改良的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提高了八至十倍。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迈入“蒸汽时代”,引发了人类社会全领域、全方位的变革。由此可见(    )
    A . 社会变革是技术变革的基础 B . 技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引擎 C . 人类社会的主旋律是大变革 D .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技术变革
  • 16. 1839年,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成立,更加强烈地要求废除阻碍进口外国粮食的谷物法,同盟开展了大量宣传工作:出版周刊、举行集会、收买刊物辱骂反对他们的知识分子、利用雄厚的经济优势制造选民等。1846年议会终于废除了谷物法。谷物法的废除(    )
    A . 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巨大胜利 B . 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变动 C . 英国由此进入自由资本主义 D .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始
  • 17. 如图《世界贸易图》展示了19世纪末世界贸易状况,这主要得益于英国(    )

    A . 垄断了世界贸易机构 B . 制定“2C计划”(开罗-开普敦) C . 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 D .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 18. 瓦特通过专利权在11年内获得了7.6万英镑的收入,买了一座占地40英亩的别墅。178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去世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他立了塑像。为了纪念他,人们用瓦特作为计算功率的一种单位。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 发明家都为了追求富裕生活 B . 成为世界专利发明最多的国家 C . 国家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D . 形成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氛围
二、材料分析题
  • 19.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漫长中世纪的终结发生在18世纪中叶。它对应的是乡村经济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近代工业的诞生。由此,近代工业从英国走向整个欧洲大陆传播开来,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介绍理性思想、科学和近代技术的著作终结了漫长的中世纪。18C末,在政治领域,它对应了法国大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反君主制运动。

    ——摘自(法)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观点二:到1500年,各个社会之间业已建立起复杂的运输网络,方便了彼此间的旅行,通信与交流。新的商业、文化、生物上的互动,随着连接印度、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网络的形成而显现出来。1500年—到1800年间,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

    ——摘自(英)本特利《新全球史》

    观点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世界历史”。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这指各地区之间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也经历了15、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转折后才出现的。

    ——摘自吴于窗《世界史》总序

    1. (1) 根据上述材料,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有哪几种时间界定?
    2. (2) 观点一中法国史学家赖高夫是依据哪些重要事件作出判断的?
    3. (3) 观点二、三界定历史分期的依据有何差异?
    4. (4)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为何会有不同的界定?
  • 20. (2024高一下·潮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了圣多明各,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从而主宰世界蔗糖生产长达一个世纪;当时有句俗话是“糖是讲葡萄牙语的”

    材料二: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蒸种植和糖的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地,甘蔗就这样成为“国际性作物”。作为欧非美“三角贸易”的组成部分,蔗糖贸易见证了全球化平期的苦难历程。

    材料三:从历史角度来说,甘蔗园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它结合了原始的劳动力和现代资本,并采用近代工厂生产线的管理模式,不同分工的奴隶必须严守纪律,依靠先进的提炼技术和机械设备;特别是生产蔗糖需要使用滚轴式碾轧机来压榨甘蔗,可以更有效率地榨出汁液。此外,为了制造蔗糖而研发的机械由风力、水力或牲口驱动,这是当时最复杂也最昂贵的工业科技,它预示了后来用于纺织,钢铁、机械加工和造纸工业的机器发展趋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杜君立《新食货志》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糖是讲葡萄牙语”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甘蔗成为国际性作物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简释大西洋“三角贸易”。
    3. (3) 阅读材料三,请选择一问作答:①甘蔗园并不能称为资本主义,结合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予以阐释说明。②指出甘蔗园与近代工厂在管理模式上的相近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