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

更新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2高二下·遂宁月考)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的肆虐,人类生命财产健康安全遭受重大损失。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 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 识。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新发展 阶段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领。这说明(   )

    ① 哲学智慧源于创新思维,改造世界需要新理念指导

    ② 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 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时代和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 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产生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下列与“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哲学派别不一致的是:(   )

    ①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气者,理之依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4高一下·怀仁月考) "没有景物,何来情感"与"没有情感,何来景物",从哲学上看,两者争论的焦点是:(   )
    A .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B .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C .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D . 是否承认哲学的基本问题
  • 5.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许多诗人对梅花都有特别的感情。辛弃疾眼里的梅花是“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苏轼心中的梅花则是“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诗人能否正确反映梅花取决于诗人的想象力

    ②不同诗人对梅花的描写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主客体的状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都不约而同将火箭发射日期选在2020年7至8月。为什么这么集中?因为火星探测存在“窗口期”,相关计算得出,在地球上每隔约26个月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2020年7至8月这次“窗口期”,下次火星探测的好时机只能等到2022年。上述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开展科学实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火星探测计划的目的是认识天体运行的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有这样一副对联描绘长沙的著名景点,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与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2020年5月27曰,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由于珠峰地区环境受地球板块运动等因素影响持续发生变化,这已是我国第7次对珠峰开展大规模测绘及科考工作。此次为珠峰“量身高”综合运用了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等多种测绘技术。同以往相比,这次是历史上精度最高的一次测量。12月8日,珠峰高程测量结果正式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表明( )

    ①客观世界总是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珠峰也不例外

    ②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

    ③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对认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对珠峰的准确测量,取决于人们对珠峰自身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当今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下列选项与材料体现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

    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运动是有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相对的

    ④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杨树和柳树的景观生态功能突出固碳滞尘功能强大,对绿化功不可没。然而,每年四五月份,都是杨柳飞絮的季节。为降低飞絮给城市交通、市民健康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工人采取为雄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这表明,园林工人们(    )
    A . 改造了杨柳树生长的自然规律 B . 研制出不飞絮的全新杨柳树种 C . 创造条件,减少了杨柳飞絮 D . 利用规律,改变杨柳飞絮季节
  • 11.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的“智能创作机器人”“上岗”今年两会。这个机器人虽然没有实体形象,却让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编辑“如虎添翼”,为“策采编发”全程提供智能支持。“智能创作机器人”(   )

    ①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能智能分析新闻素材

    ②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两会报道活动

    ③是人脑的产物,可以模拟人的分析和记忆能力

    ④成功研发表明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脑一机接口技术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的全新技术。在该技术的支撑下,人们佩戴着布满灵敏电极的黑色脑电极帽,无须双手操作,即能用“意念”将字符输入指定区域。这表明(   )

    ①意识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科技逐步具有人脑的思维功能   
    ④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意在匡正社会风气,激发斗志。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该条款(   )

    ①属于客观规律,对探究事物本质具有指导作用

    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对处理社会关系具有指导作用

    ③对人们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

    ④具有直接现实性,有利于追求和发展真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图漫画(作者:徐鹏飞)的哲学寓意在于(    )

    ①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认识

    ④认识只有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70周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 - 2025年)》。这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制定和发布该方案蕴含的唯物论哲理有(   )

    ①办事情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③正确的决策对于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继探月工程之后,我国开启了火星探测的征程。航天部门当前的计划显示,火星的探测将实行轨道器加火星车的联合探测方式,计划于2020年实现火星的着陆巡视,2030年实现火星的采样返回,此后还将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大量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柄息地的可能性。这表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能够从认识活动中得到直接经验

    ③客观世界的发展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④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制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此前,人们对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无法解释其他肝炎病例的病因,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这说明(  )

    ①通过不断自我否定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为实践服务是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

    ③实践发展为认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事物间的联系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A .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法逾越的 B .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C . 认识因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而具有反复性 D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19.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茨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黑格尔则轻视中国文化,认为"东亚智慧化身"的孔子不能超越平庸,孔子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同为德国哲学家的二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因为:(  )

    ①认识是无限的上升的
    ②人们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④人们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限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一些政客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一己政治私利,一再污蔑抹黑中国,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炮制并散布针对中国的政治谎言和政治病毒。"事实不容捏造,谎言重复一千遍还是谎言。"这是因为:(  )

    ①D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

    ③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④真理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针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
    A .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B .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 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 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 22.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真理只有一个,这强调了真理的(    )
    A . 客观性 B . 具体性 C . 多样性 D . 条件性
  • 23.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2高二下·中江月考) 超出十进制加法运算范围、进入二进制加法运算范围,原来的真理(IJ-I=2)变成了谬误,原来的谬误(1+1=10)变成了真理。这是由于(    )

    ①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②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③真理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是具体的
    ④真理中包含一定的谬误,没有纯粹的真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 25.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一部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可谓一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史,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 26.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加大,面对这一现实状况,中央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立足于扩大内需,维护国内的产业链安全与供应链安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需要通过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中国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 27.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材料:在全面小康路上书写“绿水青山答卷”,在鄂东南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站在“亚洲第一天坑”前,放眼望去,绿植漫山遍野。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片寸草不生、千疮百孔的矿山。“亚洲第一天坑”是一代代采矿人挖出来的。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 万平方米。为了修复生态、坚持绿色发展,黄石市另辟蹊径谋转型,积极探索“工业+旅游”盈利新模式,将工业遗址改造为文化公园,在露天采矿废弃的岩石堆上种植生态复垦林,改善矿坑周边的植被环境和地质条件。通过全力打造“森林化矿山”,当地形成了“矿在园中、园在绿中、绿在画中”的生态环保格局。起初,乡村旅游示范改造计划遭遇阻碍:由于思想意识保守,当地部分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并不热心。村支书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带头做示范。心门一开天地宽,村民们想通了,小康之路也近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全国首家国家级矿山公园,每年游客量从最初的2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约20万人次。

    请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黄石市是如何打造全国首家国家级矿山公园的?

  • 28. (2022高二下·德阳月考) 公元 2020 年 12 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特产"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探月工程里的奇迹。今天,我们靠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嫦娥奔月",开启了探月圆梦的旅程。

    回顾此次嫦娥五号月球挖"土",自2020年 11月 24日,嫦娥五号发射入轨,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在轨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接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阶段。各环节顺利进行,离不开航天科研人员的科技保障。

    根据中国探月工程规划,嫦娥一号主要进行轨道实验,嫦娥二、三、四号进行着陆实验,嫦娥五号进行天体采样返回实验,将来还会进行无人月球飞船、载人登月,直至建立月球基地,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虽然美国、苏联已经实现月球采样返回,但中国这次成功仍然让外界震惊不已,尤其是俄罗斯专家打破沉默,给出超高评价,他们坦言,从没有人像中国人这样做过。因此,有人说中国的探月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

    1. (1)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探月工程活动是如何彰显实践的特点。
    2. (2) "中国的探月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