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兰一中)2022-20...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城市是现代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城市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城市文学聚焦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和城市中各行各业人物,内容主题丰富多彩,创作手法日益多元,作品数量不断增加,并且不断探索适应新媒介新受众的新形式新体裁,以城市为取景框记录蒸蒸日上的中国社会,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验值得总结。

    不同的历史、地理、人文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城市,也塑造了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品格,书写城市历史文化,成为城市文学的重要向度。与乡村相对恬静的生活不同,城市总是与忙碌、效率以及改变相关,城市变迁中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烙印。近年来,一批文学作品聚焦历史文化名城,用纵横捭阖的笔法、跨越千年的视角描绘城市大历史。邱华栋《北京传》从西周时期写到21世纪的现代化北京,在记述不同历史时期城市风貌的同时,深入思考城市文化。作者始终将北京的城市演变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交融,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穿梭于大街小巷找寻城市文化名片。

    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在历史中形成,滋养着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江南城市的细腻雅致、北方城市的粗犷豪放,都给城市文学带来独特质地,为人物描写提供独特视角。迟子建《烟火漫卷》中,主人公刘建国对自己身份的追问,也是对哈尔滨城市品格的追问,折射出“冰城”哈尔滨坚韧的城市文化内涵。

    文学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城市文学也不例外,致力于表现城市纷繁多彩的日常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与开放性,为文学叙事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城市文学以探向现实的笔触和塑造奋斗者的笔调,既呈现着城市生活的五光十色、光鲜动人,也描摹出普通人不凡的奋斗历程和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城市文学走出西方城市文学过度个人化的幽暗峡谷,突出表现真善美。作家徐则臣主张小说回到最基本、最朴素的立场,完成好小说的基本面——语言、故事、结构、意蕴,以及真诚的艺术表达、他的城市书写就以故事的用心架构和情感的真诚观照见长。短篇小说集《北京西郊故事集》中,作者以温情关怀的笔触探入城市,探入人物,写他们的希望与奋斗、温暖与坚强,这样的文学作品在人与城的双向互动中,塑造典型人物,写活时代精神。城市奋斗者的故事被嵌入广阔的社会图景中,成为城市生活机遇与挑战并存,潜能与磨砺俱在的生动写照,超越个人化叙事而具有普遍的情感力量。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火热现实,召唤着报告文学跟进记录。何建明《浦东史诗》用浦东故事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壮举,描绘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有的作品并不直接书写城市,但写作对象与城市建设密切关联。如《中国力量:高铁正在改变中国》记录高铁建设,礼赞国之重器,展现城市互联互通的新气象。

    城市是人们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为新时代城市文学提供了广阔书写空间,在城市治理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今天,期待更多城市文学作品紧跟时代脚步,用一座座城的故事凝聚奋斗力量,展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华章。

    (摘编自张鸿声《城市文学——真情描绘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文化品格,这不仅由城市的历史、地理造就,也由城市文学决定。 B . 新时代城市文学内容丰富,手法多元,以城市为取景框记录社会,取得了创新性发展的经验。 C . 我国新时代城市文学与西方城市文学不同,前者突出真善美,后者过度强调个人化色彩。 D . 新时代城市文学的创作,既有直接书写城市的作品,也有间接书写城市的作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直入话题,指出了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特点,起到了总领下文内容的作用。 B . 文中主要从城市文学所体现的城市的历史及文化品格、日常生活、典型人物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C . 文末总结全文,又展望未来,期待未来有更多能体现时代华章的新时代城市文学。 D . 文章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文体已然成为了我国新时代城市文学中一种适应新媒介新受众的新形式新体裁。 B . 城市文学之所以能体现城市变迁的历史和文化,是因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C . 徐则臣主张新时代城市文学要在完成小说基本面和真诚的艺术表达上下功夫,写活时代精神。 D . 城市文学往往书写普通人不凡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力量,所写人物越普通就越有意义。
  • 2.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似乎说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一种废话式吐槽,已经成为最近这届年轻人之间最流行的梗。微博上,“废话文学大赛”达到了1.1亿的阅读量;豆瓣上也开展了废话文学、豆瓣废话学小组;B站上相关视频播放量轻松上百万……轻松幽默无厘头,“抛开内容不谈,这话还蛮有内容的”,这就是“废话文学”的魅力,它是一场全民狂欢的“不好好讲话”。

    “废话文学”最典型的特征是说了和没说一样。但光废话还达不到“文学”的标准,只有带上点自嘲、讽刺、幽默,才能算一句合格的“废话文学”。“废话文学”考古群发现其渊源似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看着康熙大帝、尔康、甄嬛们一本正经地讲废话,观众老爷们属实是乐疯了。而视频的弹幕以及评论,也迅速成为了网友们交流“废话文学”的场地。“当康熙在怒斥群臣的时候,他在怒斥群臣。”“还好这个视频只有两分半钟,让我浪费了两分半钟的时间。”

    随着网友们对“废话文学”写作的得心应手,“废话文学”也衍生出各大流派。单位换算流,如“七日不见,如隔一周”,“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数学真好,你考虑过苏轼的感受吗?重复表述流,“我曾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非常生气”,“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完全无关”;实事求是流,“股票的规律找到了,不是涨了就是跌了”,大师,全世界欠你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啊!

    如果你以为“废话文学”只有搞笑一个目的,那还是格局太小了。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废话社交教学”正风起云涌,“废话文学”无疑已成为年轻人十分热衷的社交表达方式。“我这么穿还行吧?”“除了上衣、裤子、鞋子不太行以外,其他都还行。”这是陪老妈、女朋友等一切女性生物逛街时的标配语录。“高考考了多少分啊?”“不到750吧。”“有600分没有啊?”“肯定有考600分的学生,考600分以上的学生,那都有600多分。”此文应出自学渣自救手册。“什么时候结婚啊?”“领证之后就结婚。”此类废话套路同样适用于“你什么时候工作、生娃”等七大姑八大姨逢见必问的尴尬问题。“说得挺好的,下次别说了”,既委婉又讽刺,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堪称反击对方讲话的教科书。

    随着互联网发展,资讯高度发达,到处充斥着废话连篇、毫无营养的营销文、八股文、套皮文,人们常常面对的不是信息的海洋,而是废话的海洋。出于对低信息量内容的不满和抗议,这届年轻人开始用“躺平”的方式予以反击。消解无用信息的方法,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对冲。于是“废话”式警句便被改造出来,形成明褒暗贬、饱含戏谑的阴阳怪气的、“你说的是废话,我说的也是废话”的狂欢。

    废话文学是火出圈了,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梗火得有多快,它销声匿迹的速度就有多快。“废话文学”恐怕难以避免走上互联网文学先热后凉的老路,但并不代表其会完全淡出我们的生活。相比于消极躺平的亚文化和充满大道理的“鸡汤文学”,位于两者之间的“废话文学”更能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不断搬砖拼搏中与生活和解的态度。我们并不会在正常的工作秩序中玩梗,但生活中说点废话,至少是打开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节选自《废话文学:“不好好讲话”的全民狂欢》,真知网,李旋、宁珊)

    材料二:

    “废话文学”能迅速发酵流行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是新晋的社交催化剂。虽然无厘头甚至很无聊,但它构筑了一个“共通意义空间”。成长于网络空间的年轻人是分众时代的孤独患者,充满着对建立连接与归属感的渴望。梗文化无疑是一种“最大公约数”和“社交货币”,在“废话文学”的字里行间,情感交流的有效信息其实也在悄然跃动。只要场合、时机运用得当,“废话文学”能创造诙谐、缓解尴尬,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三人行,必有三人,那咱仨就是一路人”,有人抛梗,有人接梗,一传一回,年轻人的社交关系很快就能拉近。

    从快餐、快递到短视频、实时通信,“快”弥漫于现代社会的时空之中。而在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领域,“废话文学”提供了一种延缓交流节奏的可能性。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高强度输入,会给人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使人的习得效率不增反降。在紧张的工作间歇,或与挚友小聚时,为轻松交流气氛,打趣上几句“废话文学”,让思维合理张弛,有助于情绪的调整与积极状态的保持。

    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娱乐精神还得有,让“废话”红一下也无妨,无需大惊小怪,但我们不能陷入波兹曼所揭示的困境——“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们的互联网文化更不能成为波兹曼所警示的文化——“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

    (节选自《废话文学:一种可玩的网络“梗”》,公众号“成林思语”)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股票的规律找到了,不是涨了就是跌了”这样的“废话”充满了自嘲式的幽默和无力感。 B . 《康熙大帝》等历史题材改编的电视剧,有不少废话台词,非常符合“废话文学”标准。 C . 学会了废话套路的年轻人,再遇到诸如考学和结婚之类的盘问,会显得既从容又绵里藏针。 D . 成长于互联网环境的年轻人,以创作和分享“废话文学”,来表达对海量垃圾信息的不满。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废话文学”透露出玩世不恭的气质,折射出当代年轻人不堪工作压力而希望“躺平”的心理。 B . “废话文学”绕口令般通俗,年轻人一说出口,就能传达情感交流的清晰信号,达到社交目的。 C . “废话文学”是柄双刃剑,可能使互联网文化陷入娱乐主义困局,冲淡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D . 在快速率而高强度的工作沟通中,插入点“废话文学”,让头脑更加清醒,是值得一试的办法。
    3. (3) 今年夏天,随着一位有争议的女诗人受人诟病的个别作品引起热议,一首形同废话的“诗”也随之走红,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其走红的原因。

      我想写首诗,

      一共有四句。

      这是第三句,

      这是第四句。

  • 3.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本一:

    细腰楚王

    楚国的军队旌旗招展,在滚动的尘烟中徐徐推进。囚禁着陈、蔡两国国君及其他王族的囚车列着长龙一般的队伍隆隆地向楚国的国都驶来。

    楚灵王坐在雄伟的章华台上,眺望远处浩渺的山水云烟。丝竹之音不绝于耳,轻歌曼舞萦绕左右。灵王斜倚着白玉砌成的栏杆,捋了捋唇上的两撇美须;抬眼望天,轻轻地启动了他两片薄薄的嘴唇:苍天当不负我也!

    灵王一手揽过一个细腰王妃,走到“银波”大镜跟前。他挺胸收腹,舒展双臂,长久地端详着自己灵活的身躯问道:“爱妃看本王身段如何?”

    “美极了。我王一向器宇非凡,今日更是玉树临风。”细腰王妃细细甜甜的嗓音听得楚王如沐春风。“本王今天将大会诸侯,届时还要举行得胜之师的凯旋仪式,本王高兴啊。来,起鼓,且让本王和你们共舞一曲!”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灵王和他的宫女们翩翩起舞。灵王在舞女环绕的亭台中心翻旋如飞,恰似游龙戏凤。一曲舞毕,忽报各国诸侯陆续齐聚台下,等候召见。

    细腰王妃轻轻地为灵王拭去额头上渗出的一层细汗。灵王缓步登上镶金的宝座。他扬起长长的下巴,转身环顾各国诸侯,口中说道:“列位看我楚国将士如何?想我大楚将士,来自江河湖海,善于搏击风浪,四肢矫健,完全不像你们中原大汉,肥硕粗大,行动不便。哈哈!来,为我无敌的楚国将士先干上一杯。”灵王一边干杯,一边示意伴舞。一时铜鼓、铃铛之音乍起,一列列细腰粉黛袅袅而出。灵王和诸侯们在楚国艳舞的香风吹拂下,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中灵王听宫人来报:越王常寿过姗姗而来。肥胖的越国国君很艰难地攀上章华台,他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地向灵王道歉。

    灵王轻蔑地瞥了一眼常寿过肥硕的肚子,半晌才说:“你猪行而来,本王本不该怪你。不过,我们的庆祝会也即将结束,要是不想和蔡侯同列,你还是先行而去吧!不过你既然肥胖如猪,你就得爬着出去。”喘着粗气的常寿过血涌如潮,但他还是伏下肥硕的身躯,爬出章华大厅。灵王导演的这出戏,着实让各国诸侯和众位文武大臣惊出了一头冷汗,个个不由自主地摸起了自己的脸、头和肚子。章华台会盟以后,楚灵王被推举为盟主,主持仲裁各国战和事宜。于是,他安排他的精锐之师开始攻打东方的吴国。

    一日,宫里闲来无事,灵王下令做了一面大镜安置在宫殿外,并颁布新旨:举凡今后,用人以腰,肥者罢黜。于是宫廷内外掀起了一场“罢肥”运动,肥胖的官员一律罢免。稍微有点发胖迹象的大臣们千方百计地减肥。人们不约而同地节制饮食,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尽管他们挖空心思地减肥,可是楚国王宫里十之八九的大臣还是被罢免了。一番折腾之后,楚国举国上下所有机构里都成了清一色的窈窕男女,只是个个面黄肌瘦,弱不禁风。

    一天忽有快马来报:二十万楚军主力在吴国东南遭到十面伏击,已经全军覆没。沉浸在歌舞声中的灵王一时惊诧不已。他匆忙组织了一支由十万人组成的蜂腰部队赶赴前线应敌,可是,越王常寿过伙同那些因为肥胖而被罢免的王族们闯进皇宫杀了他的儿子,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伙同那些因为肥胖而被罢免的王族们闯进皇宫杀了他的儿子,占领了楚国的都城。

    灵王的蜂腰部队很快就被兵强马壮的吴军彻底击溃。灵王落荒而逃。衣着褴褛的灵王逃到故臣申亥的故乡鄢都。

    是夜,刚刚出浴的灵王换上申亥呈上来的衣服。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之后依窗而立。窗外,月明星稀,灵王看见江流、沙滩和荒山莽岭之间满是晃动的火把。火把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楚灵王一时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江河。

    灵王正要问及,门外忽然卷进一股冷风,越王常寿过手持宝剑跨了进来,身后站着两排袒胸露腹的肥硕壮士。灵王轻蔑地扫视了一眼满堂的彪形大汉,习惯性地紧了紧腰带问:“申亥,再看看,王腰身尚灵活否?”“我王身似蛟龙,动若疾风。”申亥声泪俱下地说。“申亥,意欲观王舞乎?”申亥已泣不成声。常寿过逼近秀骨玉肌的灵王,未等灵王扭动身姿,便将锋利的柳叶剑一挥,楚王的细腰片刻就成了两段。(注: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楚灵王的统治,在逃亡途中,他的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

    江风吹过,火苗歪斜,常寿过仔细察看剑刃,竟无一滴血迹沾在上面。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们追求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历史精神”,难道“历史精神”不是客观存在?例如,我们写介子推和苏武,在删除了他们的愚忠、愚孝之后,所留下的只能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了。1943年,郭沫若在一篇短文中提出"失事求似",在文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莱辛在《汉堡剧评》中也曾写道:“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可能发生过的某些事情是真实的,那么有什么阻碍我们把从未听说过的、完全虚构的情节当成真实的历史呢?郭沫若所说的“似”和莱辛所说的“可能发生”应是相同或相似的概念。

    (《京剧·诗·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报》张伯昭)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灵王“捋了捋唇上的两撇美须”轻轻地说出“苍天当不负我也!”,这反映了他在战胜陈、蔡两国之后踌躇满志的心态。 B . 会盟在即,楚灵王仍在庭台中心“翻旋如飞,恰似游龙戏凤”,既表现了楚灵王的自恋,也表现出他内心对诸侯的轻蔑。 C . 被常寿过逼入绝境之后,楚灵王依然关心自己腰身是否灵活,易于翩翩起舞,可见楚灵王到死都执迷不悟,可悲可叹。 D . 宫内外官员千方百计减肥,仍大量被罢免,意在表现楚灵王“用人以腰”旨意之荒诞和官员们的

      懦弱畏怯,不敢反抗。

    2. (2) 材料一文本开头用大量笔墨铺写楚灵王会盟诸侯的场面,结尾则用较少笔墨交代楚灵王遇害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3. (3) 材料二谈到历史小说和戏剧创作的重要原则——“失事求似”,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是如何实践“失事求似”这一创作原则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文言文阅读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罪,进贤举过者有赏;不幸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武王曰:“善哉!”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节选自《说苑·政理》)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B . 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C . 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D . 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封疆在文中指边疆,后也指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两代称总督、巡抚为封疆。 B . “私善”的“私”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私我也”的“私”意思不同。 C . 徭役指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的无偿劳役,包括修城、铺路和戍守边疆等。 D . “遇民如父母之爱子”的“爱”与《过秦论》中“不爱珍器重宝”的“爱”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望指出,实行王道的国家、实行霸道的国家和无道的国家,其富足的对象各不相同。他以民为本,认为正确的治国之法应该让百姓富足。 B . 太公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爱民,即顺应百姓的正当需求,而不要与之相反。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要像父兄对待子弟一样对待自己的人民。 C . 贤能的君主治理国家,不应该无功而赏、无罪而罚、游玩享乐,而应该惩罚有罪之人、赏赐有功之人,让国内的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D . 简公非常信任子产,将郑国朝政委托给他。子产也没有辜负简公的信任,在他的悉心治理下,郑国社会安定,与四方诸侯国也能和平相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②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

  • 5.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赠怀素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注]①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裁相同。 B . 中间六句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 . 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D . 作者在诗中既写自己的观感,又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2. (2) “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但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从表达技巧角度,分析本诗与《蜀道难》的相似之处,来证明本诗为李白所作。
  • 6.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名句名篇默写
    1. (1) 苏轼在《赤壁赋》中塑造的曹操“”文武兼备的英雄形象,已经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
    2. (2) “猿”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例如在《蜀道难》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李白感叹“”;而在《三峡》中,郦道元于树木和山涧之间能听到“”。
    3. (3) “雨”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既有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之贵如油的春雨,又有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之绵绵无尽、涨满池塘的秋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Ⅰ

    “读友”,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我有几位有趣的读友。其中一位擅写杂文,酷爱读书,他经常把读到的好书推荐给我。几十年前,我在琉璃厂买下一套《清稗类钞》,一共十三本,中华书局的版本,就是他推荐给我的。这套书让我______,我从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艺术、世俗人情和各种传奇。虽然这是一套杂书,但是营养丰富,我非常感谢这位读友。另外一位读友是一位著名作家,在一次采风活动中,他跟我聊起赵汝珍写的《古玩指南》,说非常有趣,有各种鲜为人知的收藏知识。回北京后,我马上兴冲冲地买了回来,夜幕降临,这时一点风吹来,消解了这种内心的苦闷,真可谓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作为一个读书人、写书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运的事。北京的高校多,图书馆多,书店多,爱读书的人也多。北京的实体书店数量在全国______,平均每万人就拥有零点八家书店。也因此,北京的阅读活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活动,还以作家的身份谈读书和创作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关系。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______。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称“读友”为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与此类似,其实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称呼,比如把一起旅游的人称“驴友”,请简述“驴友”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3. (3)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D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8.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

    出了胡同口往南走几步,就是井窝子,这里满地是水,有的地方结成薄薄的冰,独轮的水车来一辆去一辆,他们扭着屁股推车,车子吱吱地响,好刺耳,我要堵起耳朵啦!井窝子有两个人在向深井里打水,水打上来倒在一个好大的水槽里,推水的人就在大水槽里接了水再送到各家去。井窝子旁住着一个我的朋友和我一般高的妞儿。我这时停在井窝子旁边不走了,对宋妈说:“宋妈,你去买菜,我等妞儿。”

    妞儿,我第一次是在油盐店里看见她的。那天她两只手端了两个碗,拿了一大枚(民国时期钞票),又买酱,又买醋,又买葱,伙计还逗着说:“妞儿,唱一段才许你走!”妞儿眼里含着泪,手摇晃着,醋都要洒了,我有说不出的气恼,一下窜到妞儿身旁,叉着腰问他们:“凭什么?”

    就这样,我认识了妞儿。

    1. (1) 文中画横线部分是如何突出“我”的童真和义气的?
    2. (2) 文末画波浪线处,从语法上看,既可以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又可以使用其名字“妞儿”,作者为何选择“妞儿”?试着从情感和表达效果分析。
四、写作(60分)
  • 9.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群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女子形象,并常常借助人物所做的诗句来表现她们的品质特点。

    如薛宝钗咏柳絮:“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葬花:“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史湘云咏菊:“萧疏篱畔科头①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贾探春咏菊:“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红楼群芳虽然都凋零了,但她们的优秀品质却千古流芳。你认为以上哪种品质是当下女性最应该拥有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思考。

    (【注】①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