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hè)      补(xiào)      门(yá)      气冲牛(dòu) B . 探(ɡuī)     果(shuò)      越(zhuó)    心贯注(qián) C . (cái)     微(shuāi)     起(dié)     慷淋漓(kǎi) D . 高(mí)      一(jì)        深宵(xiāo)    而不舍(qì)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gēng)        水(yǎo)        堂(nòng)        对(jiào) B . 力(jié)        肉(jiǎo)        油(xié)        铁栏(gǎn) C . (nì)        咳(sou)        家(hé)        秋白(qú) D . (jì)        干(jìng)        上(kǔn)        果理(gē)
  • 3.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哀微        独裁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 B . 梳头        澎湃        目不窥园        警报叠起 C . 抱歉        秩序        迥乎不同        昂首挺胸 D . 赫然        卓越        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
  • 4.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悬涯  宿营地  酣然人梦   惊涛骇浪 B . 篱笆  歇歇脚  百练成钢   苛捐杂税 C . 奔驰  鱼水情  不可捉摸   再接再励 D . 景致  运输员  寒风凛冽   层峦叠嶂
  • 5. (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 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B .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C .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 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 . 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汽车在老山界风景区的路上快速行驶,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B . 为弘扬红军的奉献精神,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纷纷表示赞同。 C . 她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 , 获得了第一名。 D . 最近,老山界风景区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 . 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C . 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 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 8. (2016·广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9.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③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⑤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⑥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A . ②①⑤③④⑥ B . ②⑤①⑥③④ C . ①⑥②⑤③④ D . ②⑤③④①⑥
  • 10. (2019七下·嘉陵期中)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如悬梁刺股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防止自己睡着。

    ②“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③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④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⑤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

    A . ①④②③⑤ B . ②①⑤③④ C . ②①⑤④③ D . ②⑤④①③
  •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 .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 1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 B . 《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所写,文章以文化大革命作为时代背景。 C .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该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 13.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 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 __________,和平可期 , 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 . 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 . 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C . 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 . 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 14. 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的句子语意最肯定、最强烈的一项是(   )

    身体的疲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灵上的倦怠,口头上说自己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但在内心深处并非如此,以致自己并未全力以赴,________

    A . 这样不能将事业做好。 B . 这样可能不能将事业做好。 C . 这样如何能将事业做好呢? D . 也许这样不能将事业做好吧?
  • 1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山界》按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记叙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 .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 . 《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是写“我们”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 D .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既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官兵不愿意内战、希望抗日的心愿。
  • 16. 《邓稼先》一文中,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    )
    A . 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B . 寄托作者对邓稼先的怀念。 C . 对当年在昆明的生活的怀念。 D . 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 17.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 . 不管  还是  或者  就 B . 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 . 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 . 无论  即使  还是  也
  • 18. 选出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    )
    A . 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 . 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 . 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 . 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 19. 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老舍是位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中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让我们感受到老北京的风情。 B . 祥子是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小说中祥子有三次买车的经历,其中最后一次买车梦想破灭是因为攒的钱被孙侦探抢走了。 C . 虎妞欺骗祥子与她结婚,拿钱给祥子买车,一方面对祥子有真诚的付出,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思想,她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D . 小说刻画了各色人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人物画与世态图,同时也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 20. 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 . ③④②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④③①
二、默写诗句(10分)
  • 2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⑤以夸张手法表现木兰矫健身姿的句子是。(《木兰诗》)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 22. 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②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③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④,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寻:不久。②书:写信。③让:责备。④露布:公开的文告。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往事耳  (        )      

      刮目相待(           )

      马鞍  (        )       

      涉猎经史(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卿今涂掌事            但涉猎 B . 始就学              永发愤读书 C . 蒙辞军中多务          自为大有所益 D . 大兄何见事晚乎        洪仲深让而不为报
    3. (3)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一处。

      幼 随 叔 父 洪 仲 自 青 州 入 魏 寻 复 南 奔

    4.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5. (5)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填空), 傅永下决心发奋读书的原因是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四、课内阅读(18分)
  • 23. 阅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20 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 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节选自《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 (1) 请你说说选文中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出了哪些成就。
    2. (2) 从闻一多先生的语言中,概括他作为学者方面的特点。(限8个字)
    3. (3)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中“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是什么?
    4. (4)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 和“做”态度的不同。 B .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加粗词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时的如饥似渴、执着追求,他一定要将中华文化史研究透彻。 C .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衬托了闻一多先生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 D .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和“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都能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沉默寡言,注重实干、不善言辞的人。
    5. (5)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 . 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 . 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 . 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 . 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五、课外阅读(20分)
  • 24. 阅读

    又是榆钱飞满天

    刘亚华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贪图那玩耍,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儿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故乡那些熟透了的榆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飘在优美的《采榆钱》歌声里,又像妈妈温暖的手,轻轻地把我牵回故乡。

    故乡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也许正是因为生在乡野,随处可见树枝的变化,花朵的盛放,野草的生长,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万物的萌动,一到春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发,让人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榆钱是榆钱树盛开的果实,一团团,一簇簇,清新鲜嫩,榆钱生长期不长,若不及时采摘,便会随风飘下,轻如蝶翼。

    还是早春,抬眼看高大的榆钱树,枝头上早挂满了果粒状的榆钱包。小伙伴们总是急不可耐,想吃榆钱的味儿,常常趁大人不注意,爬上树摘了榆钱包,剥开还显青涩的榆钱包,塞进嘴里慢慢品味,提前享受榆钱带来的春天的味道。

    渐渐地,榆钱包长大了,长结实了,待到清明前后,榆钱就打个哈欠,满足地伸个懒腰,绽开绿色的笑脸,这喜人的绿色,映亮了孩子的脸,也映亮了大人们的脸。这时,会爬树的孩子,麻利地攀上树干,摘下榆钱放进嘴里,让自己先品个够,然后,得意洋洋地摘下好些榆钱串儿,掷下树去。看着大家欢喜地捡,欢喜地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小时候缺少吃食,每到四五月间,更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粮食根本无法填饱肚子,这时候,母亲便带着我们去采榆钱。榆钱树高大挺拔,爬上去很困难,母亲便找来一根细长的竹竿,绑上镰刀,然后将竹竿伸进浓密的枝叶间,看准又浓又密的榆钱串儿,轻轻地往下一捋,一串串嫩幽幽的榆钱就飘下来了。母亲负责采摘榆钱,我负责在地上捡,这儿一串,那儿一串。我躬下身欢快地捡,母亲笑嘻嘻地叮嘱我:“别踩着榆钱啦,可嫩着呢,慢慢捡。”

    家乡人对于榆钱的吃法很有研究,不仅拿榆钱蒸麦饭,还做榆钱丸子、榆钱粥、榆钱窝窝,无论哪种做法都是极其美味的。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蒸麦饭和榆钱粥。将洗净的榆钱拌上盐,拌上玉米面或白面放蒸锅里蒸上半小时,拌上用辣椒和豆豉等调成的作料,香得令人垂涎欲滴。榆钱粥的做法更简单,将米粥煮到九分熟时,放入洗净的榆钱,撒上香葱,榆钱粥清爽嫩滑,滋润心肺,难怪欧阳修在吃过榆钱粥后称赞:“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榆钱,这大自然自有的美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听奶奶说,榆钱救过不少老百姓。

    又是榆钱飞满天的季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故乡的那些榆钱,那些美味的榆钱,是不是被人遗忘了飘散在风里,飘落在游子回家的梦境里?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年6期)

    1. (1) 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 (2) 用《采榆钱》的儿歌开头,有什么作用?
    3. (3) 试选择角度品析下面语句。

      待到清明前后,榆钱就打个哈欠,满足地伸个懒腰,绽开绿色的笑脸,这喜人的绿色,映亮了孩子的脸。

    4. (4) 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着大家欢喜地捡,欢喜地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5. (5) 你怎么理解“那些美味的榆钱,是不是被人遗忘了飘散在风里,飘落在游子回家的梦境里? ”的含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