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3八上·海曙期末)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所描写的风景会出现在的省区是(   )
    A . B . C . D .
  • 2. (2023八上·海曙期末) 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是( )
    A . 夏季风的势力强弱有年际差异,使我国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B .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水果糖分富集 C . 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利 D . 降水年际变化不大,每年都风调雨顺
  • 3. (2023八上·海曙期末) 读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丙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 . 乙地流行变脸、蜀绣等巴蜀文化 C . 甲地气候高寒,岩溶地貌广布 D . 该纬线依次经过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 4. (2023八上·海曙期末) 北京是世界首座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受温带季风季候影响,冬冷夏热,气候适宜

      ②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基础好

      ③地形种类多样,符合奥运比赛场馆建设要求

      ④东面濒临黄海,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2. (2) 以下诗词能反映北京特色的是(  )
      A .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 . 红墙碧瓦黯云飞,紫禁城中夜雪微
  • 5. (2023八上·海曙期末) 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红遍了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无限向往。江南水乡景色优美是因为(  )

    ①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②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③傍水民居 极富韵味    ④四合院落 布局严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3八上·海曙期末) “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
    A . 《虎门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7. (2023八上·海曙期末)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 . 师夷长技 B . 民主科学 C . 实业救国 D . 救亡图存
  • 8. (2023八上·海曙期末) “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2023八上·海曙期末)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它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 . 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B . 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 . 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 . 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 10. (2023八上·海曙期末) 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其中“八一枪声”属于下列哪个版块的是( )
    A . 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B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 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 . 百万雄狮横渡长江
  • 11. (2023八上·海曙期末) 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日本投降 C . 签署“双十协定” D . 胜利渡长江
  • 12. (2023八上·海曙期末) 下图是我国近代重大周年历史事件(部分)。下列对空缺部分填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①鸦片战争爆发    ②甲午战争爆发    ③一二•九运动 B . ①金田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C . ①洋务运动开始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卢沟桥事变 D . ①《天津条约》签订    ②黄花岗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 13. (2023八上·海曙期末) 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 . 战略防御 B . 战略相持 C . 战略决战 D . 战略进攻
  • 14. (2023八上·海曙期末) 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以下情景可能出现在1906年上海的有( )

    ①男子剪去辫子
    ②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
    ③《申报》刊登《狂人日记》
    ④市民在拨打电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第21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50分)
  • 15. (2023八上·海曙期末) 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卷空格中写上“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 (1) 小宁认为形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气候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2. (2) 小波从远处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情况并发至朋友圈。
    3. (3)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英军进犯虎门时率兵抵抗,英勇搏斗,以身殉国。
    4. (4)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5. (5) 遵义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16. (2023八上·海曙期末)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 (1) 图示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填名称),有结冰期的是(填名称)
    2. (2) 图中B地形区是,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图中C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D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山脉;
    3. (3) 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表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些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原因

      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退耕还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裁弯取直

    4. (4) 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 .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 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 . 长江中游湖区围湖造田 D . 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 17. (2023八上·海曙期末) 纵观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的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一个古老儒家帝国历尽无比艰难,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逐渐变为一个近代国家。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1840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生产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见下图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革命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五四运动后期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中国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中国新的革命力量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人民日报》

    1. (1) 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中与图1相比较,图2开始采用怎样的生产方式?图2中湖北织布局的创办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中“把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指的是什么制度的终结?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怎样的准备?
  • 18. (2023八上·海曙期末) 中国各社会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 (1) 某同学搜集了若干资料,请将以上观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序号)。
    2. (2) 孙中山在材料二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这三个主张。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其主张所进行的革命实践(至少两项)。
    3. (3) 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过程的不同阶段,并概括这一过程呈现出的特点。
  • 19. (2023八上·海曙期末)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五四精神】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红船精神】
    材料二: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戚红蕾2020年《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长征精神】
    材料三: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感悟精神】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

    1. (1) 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你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2. (2) 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艘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 (3) 【井冈山精神】
      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阶段特征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

      “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

      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

      “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

      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第三阶段

      “中路阶段”——土地革命游击战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的局面。

    4. (4) 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出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胜利会师?
    5. (5)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成为最好的自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